相关试卷
-
1、下表所示为1530至1599年东南亚出口香料的变化情况(单位: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欧洲和中东
中国
印度、日本和美洲
总数
1530—1539
300
500
500
1300
1540—1549
600
500
500
1600
1550—1559
700
500
700
1900
1560—1569
1300
700
700
2700
1570—1579
1300
900
800
3000
1580—1589
1400
900
900
3200
1590—1599
1400
1000
1000
3400
A、全球航路的开辟 B、香料地位的上升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造船技术的成熟 -
2、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推动的大航海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中国郑和下西洋在时间线上比西洋人早了数十年啊,但是为什么产生的效果却和西洋人截然不同呢?导致反差的根源是( )A、东西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D、中西方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
3、13—15世纪,西欧航海图鉴的编制已使用了等角航线、比例尺、罗盘刻度盘、风向玫瑰图等确定方位和航速的手段,并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和描绘特定形貌。有一位旅行家声称:“航海图鉴是一门科学,是航海的灵魂。”这一时期航海图鉴的进步( )A、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 B、奠定了新航路开辟的基础 C、是文艺复兴重要成果之一 D、体现了近代科技革命成就
-
4、印第安时期的美洲人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粗放”,如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而印第安人并不需要努力改进工具和施肥手段,即使采用简单的手工劳动形式也能凭借水利、地广人稀等因素满足数万人口的土著帝国的生存需要。据此可知,印第安时期美洲( )A、渔猎采集业与定居农业并存 B、生产耕作方式以集体劳作为主 C、原始农业依赖于优越的资源 D、农业发展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
5、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立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649年制定十九阶冠位,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设“置八省百官”;在地方上设立国,由国司治理;设立郡,由郡司治理;设立里,由里长治理,这些措施( )A、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B、促成日本武士道精神 C、壮大了氏族贵族势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6、9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创建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有组织地翻译了大量来自印度、希腊、罗马等地的典籍,持续百余年,被称为“百年翻译运动,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A、论证了阿拉伯人引领文化发展潮流 B、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和特点 C、旨在强调阿拉伯人吸收创新的意义 D、意在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
7、有学者称,法兰克王权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兰克王权基督教化的历史演进。借由教务会议,墨洛温国王不仅在族群众多的高卢论证了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而且逐渐成为法兰克主教团认可的正统基督教君王。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A、教权依附于世俗王权 B、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 C、王权与教权矛盾缓和 D、王权借助宗教维护统治
-
8、13、14世纪时,西欧部分庄园中小麦、黑麦、豆子等作物的种植和役用牲畜的养殖比重下降,而棉花等作物及生猪、专门用于产奶的奶牛比重占据了整个庄园种植和养殖结构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西欧部分庄园( )A、呈现出与市场密切联系的趋势 B、打破了农业集体生产模式 C、封建剥削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D、农业经营领域的获利颇丰
-
9、罗马共和国后期的行省治理,官员滥用权力搜刮钱财;为解决这类现象,罗马加强法律建设,呈现出立法条款细致化、诉讼程序固定化、惩处严厉化倾向;但行省治理并未改善,共和国加速衰亡。这反映出( )A、习惯法不能解决罗马发展的新问题 B、罗马共和国国家治理滞后于现实 C、城邦政治急须发展为帝国政治治理 D、立法已沦为精英政治斗争的工具
-
10、公元前509年,执政官瓦列里乌斯规定:“任何公民在遭到官员们给予的死刑、鞭笞、罚款等处罚时,都有权上诉,要求人民裁判。在上诉期间,即在人民投票表决之前,该公民不应受到官员们的处罚。”这主要说明古罗马( )A、人民享有司法的决定权 B、缺乏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 C、行政权力滥用现象普遍 D、公民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
-
11、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威严赫赫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印度向裸体智者求教,在苏萨举行希腊—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此举旨在( )A、获得当地民族的政治认同 B、塑造亲民爱民的政治形象 C、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D、推行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
12、亚述帝国时期,基层法庭中没有专业法官,最常见的审判人员为由国王任命的市长和“剃头官”等城镇官员。此外,庭审流程上,“返回法庭”的环节不再采用,多是在市长介入下一次性达成“和解”或裁决。这表明亚述帝国时期( )A、司法活动更加公正化和规范化 B、司法审判摆脱形式主义 C、统治者侧重拓展法律适用范围 D、司法渗透鲜明的专制性
-
13、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向全国征税,发展经济:为政令通达,方便军队调动,保证境内的物资流通,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在全国修建驿道;建立强大的军队,迅速扩张波斯帝国。这反映出波斯帝国( )A、治理体系最终形成 B、统治方式影响深远 C、中央权力走向强化 D、君主专制受到挑战
-
14、公元前161年左右出土的一篇巴比伦楔形文字星象日志记载道:公民(pu-li-te-e)按照希腊式样举行了游行(pu-up-pe-e)和祭礼。当中的pu-li-te-e和pu-up-pe-e分别是直接借用希腊语名词。 这说明( )A、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文明的交流与拓展 C、巴比伦已推行城邦民主制 D、宗教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
15、近年,考古人员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埃利都发掘出多座上下叠压在一起的神庙遗址。最上边的神庙规模最大,建造于约公元前3000至前2000年间,最底层的神庙遗址最小,约为公元前4900年用晒干的泥砖砌成的。这一状况( )A、证明当时夯土建筑技术先进 B、反映出基督教历史影响深远 C、说明古代西亚文明绵延至今 D、见证了两河文明的兴起发展
-
16、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1859年在其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开篇感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 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的某一个历史时期,以“××的时代”为例概括一个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
17、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18世纪中后期从英、法等国传入德国以后,由于德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出现了新的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的政治努力成分相对不足。它既不像英国一样是17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不像法国那样以1789年大革命的思想准备而出现,而是……在宣杨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理念的同时,将民族意识的提升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努力的主要目标,希图以此促进德意志民族的统一。由于相关努力纯粹是文化领域的. 它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朵顺《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材料二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俾斯麦任首相。他着手整顿全国经济,统一了全国度量衡和币制,确定马克为货币单位。同时对交通运输的纷杂状况进行了大力整顿,废除国内贸易的障碍,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在对外贸易方面也采取了统一的政策,政府为了鼓励本国工业的发展,改革原有的关税制度,对工农业都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之后,工业出现跳跃式发展。德国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 19世纪最后25年,德国在钢铁、化学、电气、内燃机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
————高德步、王珏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启蒙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概括当时德国出现“跳跃式发展”的原因。结合史实说明德国在现代交通领域“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 -
1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 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 4%,低于9. 8%的入世承诺: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2300 多件,地方政府清理19万多件。这期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摘编自环球网《在20年节点,回顾中国加入WTO历史性时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意义。 -
19、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唐宋之变
材料一
状况时间
北方农田水利工程
南方农田水利工程
全国农田水利工程总数
数量
占全国比例(%)
数量
占全国比例(%)
唐代前期
88
68.2
41
31.8
129
唐代后期
31
27.7
81
72.3
112
————据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
材料二
时间区域
隋大业五年(609)
前后
唐天宝年间 (742-
755)
唐元和年间 (806-
820)
全国总户数 (户)
8907546
8955370
2746150
北方户数所占比例
(%)
75.8
54.9
29.4
南方户数所占比例
(%)
24.2
45.1
70.6
————据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三
时间区域
北宋元丰三年
(1080)
南宋淳熙十四年 (金大定二
十七年,1187)
元至顺元年
(1330)
全国总户数(户)
16570474
19166001
13711174
北方户数所占比例
(%)
30.6
、 35.4
18.9
南方户数所占比例
(%)
69.4
64.6
81.1
————据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出的现象并分析其影响,(2)、据表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指出隋唐、宋元时期人口南北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影响隋唐至宋元时期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因素。 -
20、2023年8月22~24 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会议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这次扩员体现了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决心、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这表明金砖国家( )A、倡导丝路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亚欧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 D、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