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据记载,宋代江南地区镇江府和秀州华亭县商税收入从熙宁十年(1077年)到嘉定年间(1208—1224年)分别由39502贯962文上升到206298贯298文,10618贯671文上升到48463贯774文。这说明宋代(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异 B、江南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商税成为财政主要来源 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除
-
2、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该协定主要内容有: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机制合法化;货币调节机制多样化。由此可知,《牙买加协定》的通过( )A、解决了全球性国际货币问题 B、冲击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 C、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D、标志着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
3、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周有逾越”;其次规定“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由此可知,《钦定宪法大纲》( )A、意图建立西方民主政治规范 B、体现了统治者自我革命精神 C、旨在维护君主专制政治制度 D、尝试对传统治国模式的突破
-
4、1919年,孙中山发表《孙文学说》,突出了考试院在文官制度中的地位。1921年,他强调“君主时代可以不用考试,在共和时代考试则不可少”。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规定“凡候选及任命官员,无论中央与地方,皆须经中央考试、钦定资格者乃可”。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科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C、考试制度得到广泛支持 D、近代文官制度构想的发展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城市是世界经济组织结构的重要节点,是经济管控、生产与贸易、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以及政治权力的枢纽。下表是公元前400年—公元1800年全球城市发展的时间轴线。
公元前400年
公元前200年
丝绸之路与罗马浪潮
公元元年
200年
400年
600年
800年
1000年
1200年
商业经济浪潮
1400年
后哥伦布时代
1600年
重商主义浪潮
1800年
雅典
长安
长安
开封
北京
罗马
伦敦
伦敦
伦敦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
伊斯坦布尔
威尼斯
阿姆斯特丹
——摘编自【英】格雷格·克拉克《全球城市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任选一个城市,简述其成为全球城市的主要因素。(要求:列出所选城市,不限于题目所给时空,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西方各国一般均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机关主管文官之考任与管理,如英国的文官委员会便是独立的文官考任机关,既不隶属于任何部、会,也不受制于内阁及各部,亦不依附于任何政党,地位中立。但以英、美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各国的考试权,仅是从机构设置上凸显其相对独立性,实质上考试用人,仍属政府权力范畴,“仍在行政权之下”,而未与行政权平起平坐。南京国民政府将“孙中山把考试权从行政权中独立出来的设想”变成了现实,考试权实现了与行政权的平等。
——摘编自张峰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试制度述论》
材料二 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创立于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情发展变化,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专门化管理等问题逐渐显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需要担任更多的服务角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此同时,政府派遣了大批人员考察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西方的政治制度。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
——摘编自解舒晴《中美两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关于考试权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与近代西方国家的不同做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使“孙中山的考试权独立设想变成现实”的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的影响。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周官》记载:“议事以制,政乃不迷。”西汉参加廷议的包括会卿(政府理政大臣)、列侯(国家元老)、二千石(熟悉京师地方情况)、大夫(掌议论)、博士(掌通古今)。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秋序井然,“有军国大事,则议之。由唐历五代,不改其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及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明代的廷议形式为群臣集议,但廷议结果“卒出于一人之见”,“统于一二尊官”。
——摘编自林乾《论中国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材料二 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议会的发展达到了中世纪议会发展史上的巅峰。下院地位进一步提高,议会规程、制度更加完善。议会的基本权力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君主为了更好地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不得不时常对议会的批评做出回应。但是,议会对君主统治的批评和规范并未与其维护王国统治的主要功能相悖。也未否定君主的统治。实际上,由于议会的作用。反而弱化了君主统治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有利于王朝统治机器的可持续运转。
——摘编自李家莉《英国兰开斯特王朝议会君主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廷议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简述该制度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与中国廷议制度的不同,谈谈你对两种制度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
8、21世纪以来,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法、基于生物进化的遗传算法以及辅助学习的模糊逻辑和群体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大规模实践。人工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到智能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活预测、人机交互等领域。这说明人工智能技术( )A、加剧了各国科技发展的不平衡 B、使科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基础 C、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D、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
9、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局势动荡的影响日趋广泛,如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导致全欧洲汇率机制处于半瓦解状态;1997年国际对冲基金冲击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并传导至东亚各国。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 C、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强 D、自由市场的广泛确立
-
10、二战后初期,英国完善《国民保险法》,建立国民救济委员会;美国杜鲁门总统实施了“公平施政”计划;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时注重社会平衡原则。这些福利国家模式的建立说明( )A、国家加强对社会领域的宏观调控 B、社会公平与效率提高达成平衡 C、政府依靠行政手段消除贫富差距 D、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已解决
-
11、1802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责成厂方为儿童开设识字班;1833年,英国政府颁布《工厂法》对儿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之后又强制工厂提供工厂教育;1870年,英国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这些举措旨在( )A、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B、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C、改善童工的工作环境 D、促进英国工厂制度的形成
-
12、如图是古罗马莱奥尼门改造前后的平面图。左边是原来的大门(公元前1世纪中叶),右边是重建后的大门(公元1世纪下半叶)。重建后的莱奥尼门的建筑特色主要是( )A、希腊柱式和拱券相结合 B、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 C、彰显了明显的等级色彩 D、延续了北美民居的理念
-
13、2023年3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正式启用,其中纳入111种新药,价格平均下降60.1%,药品惠及的治疗领域广泛,特别是将国产新冠感染治疗药品全部纳入国家医保药品。这表明中国政府( )A、建立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B、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C、注重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D、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互助体系
-
14、中国通商银行开办后,在北京、福州、天津、广州等地设立了分行,“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分董或经理多为捐纳的候补道员、豪绅、退职官吏,很少是有银行专门知识的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民族工业经营理念落后 B、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C、商业经营管理新旧并存 D、官方强力介入银行经营
-
15、如表为1843年和189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 )
时间
北部地区
西北地区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东南沿海
两广地区
云贵地区
1843年
42
4.9
4.1
4.5
7.4
5.8
7.0
4.0
1893年
4.8
5.4
4.7
5.2
10.6
6.4
8.7
4.5
A、始终处在持续发展中 B、全部都集中于政治中心 C、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 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 -
16、清代中叶,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竞庄”。其中最大的票号是平遥人雷履泰开设的“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材料可用于论证( )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 C、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
-
17、宋人自称“立国在乎台谏”。台谏官是御史、谏官合一的统称,由皇帝直接任命,为“百职之中,期任最重”。宋仁宗时,王随等四人任宰执而少有作为,被左司谏韩琦连疏其过,四人竟同日被罢职。此后台谏弹罢官员屡见不鲜。这表明宋代( )A、吏治腐败问题严重 B、官员管理科学规范 C、监察制度效能提升 D、台谏官员职权扩大
-
18、并海道是秦汉时期与东部海岸线大致平行的重要陆路交通线,沟通了南北18个郡国、十多个港口,并与其他东西向道路相连。沿线人口约占全国的20%,铁官和盐官数量占全国30%以上。并海道的形成和发展( )A、推动了经济重心的东移 B、得益于盐铁官营的实施 C、促进了国家一体化进程 D、保证了东部海疆的安宁
-
19、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柔化技术的国家,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已发明用“退火”处理办法,制造可锻铸铁(又称“韧性铸铁”)的农具和手工工具。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B、农业生产已普遍使用铁农具 C、采用灌钢法生产工艺 D、为铁器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地理大发现,近代史上一个个重要的事件出现了,远洋航行、海外扩张、全球贸易、掠夺殖民地、征服世界、瓜分世界……1493 年,在教皇主导下,由葡萄牙政府和西班牙政府划定了瓜分世界的分界线,线以东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线以西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这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次瓜分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前,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或者是国家整合,东方都比西方更发达。但地理大发现以后,情况反转过来了,西方的优势开始形成,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们千万不要把地理大发现仅仅看作地理的“大发现”,只是找到几条海上通道,或者一块新大陆,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 ,也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提取材料的部分或全部信息,围绕“地理大发现”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