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可用于说明( )
    A、非洲振兴的障碍已被扫除 B、非洲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C、雅尔塔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D、世界殖民体系日益崩溃
  • 2、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从苏联实际出发,提出了苏联农业的改革措施:取消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由国家实行统一采购;取消集体农庄庄员耕种自留地的限制,改革集体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制度等。由此可知,这些改革措施( )
    A、没有考虑苏联的国情 B、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 C、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D、有利于苏联农业的发展
  • 3、据如表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1947~1979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情况表

    届次

    谈判时间

    参加国家/个

    主要议题

    1

    1947.4~1947.10

    23

    关税减让

    2

    1949.4~1949.10

    33

    关税减让

    3

    1950.9~1951.4

    39

    关税减让

    4

    1956.1~1956.5

    28

    关税减让

    5

    1960.9~1962.7

    45

    关税减让

    6

    1964.5~1967.6

    54

    关税减让、反倾销

    7

    1973.9~1979.4

    102

    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

    A、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成为协调各国矛盾最主要组织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致力于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 4、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针对黑人实施种族灭绝。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为共产主义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受到两极格局的冲击 B、冷战意识根深蒂固 C、霸权主义已日益形成 D、种族问题完美解决
  • 5、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实行决议“全体一致”的原则。1945年,联合国成立,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国一致”的原则。这一变化( )
    A、完善了集体安全体制 B、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C、防止了局部战争发生 D、得益于第三世界的兴起
  • 6、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随后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这表明拉美地区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B、深受中国革命的影响 C、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建立 D、革命出现新领导力量
  • 7、1930年3月的一天清晨,甘地带领80名信徒,来到一个修道院宣誓,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炎炎烈日下徒步开始进行“食盐进军”。在路途中,每过一个村庄和乡镇时,甘地都向群众宣传他的斗争策略。这一情景出现在(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卡德纳斯改革
  • 8、图为苏俄(联)1921~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统计图。这一状况得益于( )

    A、苏联模式的形成 B、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 9、“一战”结束后,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的中国劳工,成为声援“五四运动”的重要力量,有的后来还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由此可见,一战华工( )
    A、改善了清政府的国际形象 B、助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展 C、提高了中国工人政治地位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 10、拉丁美洲人民经过艰苦斗争,推翻了殖民统治,基本获得独立,但独立后的拉丁美洲未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直到19世纪末,拉丁美洲还没有一个国家出现现代工厂。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拉美各国的政局动荡 B、西方大国的政治渗透 C、社会经济基础根深蒂固 D、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
  • 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列强通过种族灭绝、破坏文化和掠夺资源来发展资本主义。19世纪末,恩格斯指出,“非洲已被直接租给(皇家尼日尔公司、英国南非公司等)各个公司。”这反映了当时( )
    A、英国日不落帝国形成 B、殖民体系已逐渐崩溃 C、列强殖民手段的更新 D、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 12、恩格斯认为,“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观点阐述了( )
    A、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B、阶级斗争的基本学说 C、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D、剩余价值的主要理论
  • 13、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禁止私人和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归的工人居住;没收逃亡厂主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等措施。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满足法国民众普遍诉求 D、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 14、19世纪后半期,许多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和利用技术创新,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实验来追寻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工厂取代手工作坊 B、生产和技术的日益集中 C、科学与技术的脱节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
  • 15、(19世纪的英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教会了人们守时,“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反映出当时( )
    A、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B、英国钟表技术领先世界 C、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D、电气时代改变人民生活
  • 16、1776年7月,美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9年8月,法国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由此可知,这两个文件都( )
    A、打破了封建专制思想 B、蕴含了理性主义观念 C、推动了工人运动兴起 D、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 17、16世纪初,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17世纪初,伽利略因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哥白尼学说,而被判处终身监禁。这可用于说明近代科学的兴起( )
    A、推动了西欧城市出现 B、冲击了封建神权统治 C、壮大了基督教会实力 D、促进了人文主义出现
  • 18、18世纪的法国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便包括“浪荡小说”,18世纪中后期,这些故意抹黑教会人士的“浪荡小说”传播和流通范围大大扩展,受众大量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启蒙运动的发展 B、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C、封建势力过于薄弱 D、民众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 19、据学者统计,从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欧,导致西欧白银数量增长了约5倍,这一现象( )
    A、加速了西欧资本输出 B、引起了西欧的商业革命 C、促进美洲社会的发展 D、冲击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20、图1、图2是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由此可知16世纪( )

    A、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开阔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C、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益频繁 D、北美殖民地的日益建立
上一页 310 311 312 313 3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