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古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乌尔第三王朝以来,奴隶制私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伊新、拉尔萨等邦都曾制定法典似代替过去不成文的习惯法。汉谟拉比即位后,便吸取以前各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惯法,制定法典。法典大概在其在位第30年后刻石颁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在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法学家起了突出的作用,这表现为:解答法律问题;指导诉讼;撰写契据;注释、整理和编辑罗马法的各种渊源,并著书立说。其中,解答和著述对罗马法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裁判官告示和罗马法学家的解答、著述是紧密联系的,前者为法学家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六世纪,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565年在位)进行的系统的、大规模的法典编纂,不仅是罗马法学之树结合的果实得以收获、罗马法律得以传至后世的一个关键性步骤,也是法律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

    ——何勤华《略论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概括对罗马法形成和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结合所学,简述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

  • 2、 “我国工人阶级为了自己和国家的利益还远不能把全部政权夺到自己的手中来。把这样的政权强加给它,就意味着把它推上最大的历史灾难的道路,这样的灾难同时也是整个俄国的最大灾难”。普列汉诺夫的这段话 ( )
    A、站在了工人阶级的对立面 B、意在反对十月革命 C、客观分析了俄国的革命情况 D、与列宁的观点不谋而合
  • 3、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 “德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同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相比,德国将在整个欧洲文明更进步的条件下,拥有发展得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这个变革,因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马、恩认为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B、马、恩把两种性质的革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C、当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英法更发达 D、当时德国社会制度比英法更先进
  • 4、 16 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
    A、法国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 B、伏尔泰对中国古代制度表示赞赏 C、启蒙运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D、启蒙运动的出现有历史的必然性
  • 5、 有学者这样描述西欧封建社会: “西欧中世纪是多元的政治体制,在王权和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契约关系或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社会的下层,领主与佃户之间、领主与农奴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权力与义务关系。”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其他社会力量”包括教会和封建领主 B、“佃户”的义务主要是耕种领主自营地 C、西欧政治的多元特性使国王“统而不治” D、国王作为统治者,有权管理各级封建主
  • 6、 僭主是指不依合法程序不经公民授权而僭取国家权力者。古希腊僭主庇西特拉图统治期间,贯彻梭伦改革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提高工商业者和农民政治经济地位的措施,亚里士多德评价其统治:“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但他曾两次遭贵族放逐,由此可知,庇西特拉图统治时期( )
    A、僭主政治导致雅典民主衰落 B、注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以独裁形式推动了民主进程 D、雅典的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
  • 7、 1996年 2 月 15 日,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问世 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的隆重纪念仪式上,再次按动了这台已沉睡了多年的庞大电子计算机的启动电钮。当年这台机器的问世 ( )
    A、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 B、使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 C、推动了新科技革命的出现 D、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冷战
  • 8、 1949 年 1 月 20 日,杜鲁门在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1、支持联合国;2、继续推行世界经济复兴计划;3、加强与爱好自由国家的合作,反对侵略威胁;4、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针对以上原则,美国当时主要采取的手段包括 ( )

    ①推行杜鲁门主义 ②实行马歇尔计划 ③建立北约 ④扶持民主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 下图为20世纪某场重要战役的战场所在地,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役 ( )

    A、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 B、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C、直接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使双方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
  • 10、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步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是 ( )
    A、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B、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 C、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 11、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宣传画《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该漫画表明当时的苏联( )

    A、农业集体化成果显著 B、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试图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D、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平衡
  • 12、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认为该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不能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 13、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在战后的三年中,尽管双方动用了大量的武器,再三发劫攻势,但在这条战线上任何一方的移动都未超过10英里。……与各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最后变成了阵地战和消耗战。”导致西线的战斗最后变成阵地战和消耗战的原因不包括( )
    A、新式武器的运用 B、意大利的临时倒戈 C、德国速决战的破产 D、交战双方的势均力敌
  • 14、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共同创立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以下观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是 ( )
    A、反对自由放任,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B、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C、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平等的权利 D、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 15、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工厂法,要求工厂车间必须有通风和定期消毒等基本卫生条件,规定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超过12 小时;1824年,英国废止了禁止工人结社的法律;183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济贫法修正案》,改善了济贫状况;1847年英国实行《十小时工作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工人工作条件的改善 B、资本主义国家力图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C、是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不断斗争的结果 D、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资产阶级统治
  • 16、 近代某国家颁布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有关该近代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确立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D、借助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
  • 17、 美国《独立宣言》中阐述道:“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并且成立新的政府”。这其中体现了哪些思想( )

    ①天赋人权 ②自由平等 ③社会契约 ④人民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8、 某文章中这样写道:“赎罪罚应与自恨,即真正的内心忏悔同步进行,直到进入天国。”……“必须训示基督徒,教皇赦免信众,更需要和期望的是他们的虔诚祈祷,而不是其钱财。”对这篇文章理解有误的是 ( )
    A、成为引发宗教改革的导火索 B、公开否认对上帝的信仰 C、认为仅依靠虔诚的信仰即可得救 D、抗议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
  • 19、 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有关这位“诗人”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他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

    ②他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

    ③他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④他的作品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和宣扬人性的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0、 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殖民地通过掠夺金银财富或香料贸易大发横财,在西欧疯狂采购,促进了英国纺织品的生产。17世纪,荷兰人垄断全球的海上商业,英国作为商业链条的一部分,提供纺织品等手工业产品。18 世纪,英国殖民霸权确立……这段话可以用来印证早期西欧殖民扩张( )
    A、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B、在欧洲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C、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
上一页 295 296 297 298 2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