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16世纪中期时期,东欧某一君主将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①这一君主曾被称为“伊凡雷帝” ②这一地区曾发展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③这一地区曾被拜占庭帝国征服 ④这一地区曾一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 通过近十年的东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其领土西起希腊,东至印度河流域,南括埃及,北抵中亚,几乎囊括了旧大陆除东亚之外的全部文明地区。为了对广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统治,亚历山大采取了以下措施( )
①推广希腊文化 ②宣布君权神授 ③地方实行行省制 ④以锁国加强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 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何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以下文明成果与图中文明地域对应正确的是( )A、①诞生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B、②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和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C、③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D、④诞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建立了古代民主政治的典型
-
4、 如图为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变化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后果 B、新经济政策利于粮食增产 C、农业集体化增加粮食产量 D、余粮收集制保障粮食供应 -
5、 列宁指出“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这是因为1903年( )A、《火星报》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 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 C、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D、以布尔什维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政党成立
-
6、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此规定( )A、体现帝国主义强权政治 B、出于集体安全角度考虑 C、有效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D、是委任统治制度的表现
-
7、 发生在一战中的某场战役,被认为挽救了法国。此后,英法联军与德军开始挖壕持久对峙,形成了西线特有的堑壕战。该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
8、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历时数百年,既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客观上推动了这些地区社会制度的转型。这一体系形成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18世纪60年代 D、19世纪中期
-
9、 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只要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余下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这一相关的理论是( )A、唯物史观 B、劳动价值论 C、阶级斗争学说 D、剩余价值学说
-
10、 在何顺果《美国文明三步曲》中指出:“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美国解决第二个关系方式是( )A、进行南北战争 B、进行独立战争 C、发表《独立宣言》 D、实行联邦体制
-
11、 如图为16世纪中后期的海上贸易路线,该图可以用来说明( )A、“三角贸易”的航程路线 B、葡萄牙的海上贸易网络 C、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D、美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
12、 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两个大陆的相遇,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美洲粮食作物输入旧世界。这里的作物包括( )A、小麦、花生 B、马铃薯、玉米 C、水稻、南瓜 D、大麦、甘薯
-
13、 以下是有关日本历史发展的部分大事记。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秦汉之际
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
唐朝时期
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的“和服”
公元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A、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B、东西方文明间相互交融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 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
14、 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几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如图所示是其中一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图。根据地图你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内海 B、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 C、阿拉伯商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奥斯曼人对欧亚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
15、 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指出:“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之上。”“公正而又持久的纪念物”指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吉尔伽美什》 C、《罗马民法大全》 D、《摩诃婆罗多》
-
16、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
联系和影响,文字就是如此。字母文字最早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后向东西方广泛传播并演化。其中成为东方各地多种字母文字源头的是( )
A、埃及字母 B、阿拉马字母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 -
17、 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这主要是凭借( )A、君主专制的建立 B、希腊文化的推广 C、基督教奉为国教 D、《法学汇篡》的颁行
-
18、 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苏美尔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下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A、莎草纸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马丘比丘城
-
1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20世纪下半叶,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与此同时,整个世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强国,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摘译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英文版
材料二:总的来说,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虽波澜起伏却相对平稳。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诸方面大胆改革、积极调整,通过制度创新开发资本主义的潜力,是其化险为夷更直接的依托。通过改革激发活力化解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固定程序和救治“良方”,但改革触及的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而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基本矛盾、维护资本利润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根本目标依然如故。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根据材料一或二的提示,任选一个角度,结合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标题明确,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20、 近代欧洲历史错综复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协议,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处划定了南北走向的界线,规定界线以西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界线以东是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西班牙人随即进入这些地区进行早期殖民,他们征服了南美洲,抢夺当地财富,屠杀当地居民,并且从西非洲输送大量黑人到美洲从事奴隶劳动,进而开发美洲。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托尔德西拉斯协议”的实质,并分别列举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据点或殖民地;结合所学,从“多元文明”的角度,分析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2)、材料二:从17世纪早期开始,英王试图绕开议会增加新的税目,而此前300多年中,设立新的税目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作为圣公会的教徒,国王支持相对浮华的仪式和服从国王权威的主教等级制度,但是议会出现了一些特别胆大而又毫不妥协的声音,这些人要求去除英国教会中与罗马天主教会有关的任何残留因素……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关系陷入僵局,无法进行任何合作,甚至不能进行有效交流。…此后,国王同意,与议会合作统治,保证贵族、商人和其他支持者参与政府事物的决策。——摘自杰里·本特利(JerryBentley)赫伯特·齐格勒(HerbertZiegler)《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阐述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是如何逐步解决的。
(3)、材料三:棉纺织业是第一个进行革命的行业,在其他行业中,我们很难看到有那么多私人企业家被推向革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价钱要比毛纺织品便宜,遂使得它们在国内为自己挣得一个虽然有限却很有用的市场……在西印度群岛,采用奴隶劳动的种植园为英国棉纺织业提供了大量原料,种植园主人反过来又大量购买曼彻斯特的纺织品。……从1750年到1769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10倍以上……带动棉纺织业的新发明———简单方便,投资低廉,通过增加产量,马上可以回本,它的利润不是5%或10%,而是100%,百分之几千……——摘编自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的原因。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请用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