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有学者表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过了30年,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便宣告结束。一个原因——有关民族自决的种种口号的影响和海外服役对成千上万名带着新思想和新观念返回家园的士兵所起的扰乱性影响。”这一观点表明( )A、一战进一步激发了印度民族民主意识 B、印度一战参战士兵成为独立运动主力 C、民族自决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D、一战削弱了英国海外殖民的统治力量
-
2、拿破仑进入马德里,以“解放者”的姿态对居民说:“我取消了异端裁判所……我取消了封建权利……一切特殊的裁判权都是攫取的,是违背国民权利的。”而西班牙人则认为“法国人的皇帝”是“我们的幸福的敌人”。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促成西班牙统一 ②打击了封建势力
③传播了启蒙思想 ④激发了民族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君主和曾经的马其顿统帅一样,掌管政治、军事以及财务;他们在宫廷里讲希腊语,穿希腊服装,不与当地人通婚,但却自称上承埃及法老的统治,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表;他们不再像东征时期一般鼓励建立新城,境内大多数希腊人聚居在数个高度希腊化的自治市中。这表明,托勒密王朝的统治( )A、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化传播 B、具有明显的集权化倾向 C、彻底抛弃了希腊的政治传统 D、借鉴了罗马帝国的经验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跨国公司把一种全新产品打入一个国家时,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个国家中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就需要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口味,使他们接受这种产品。如果跨国公司成功了,它实际上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经营环境。这说明( )A、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经济全球化要求文化创新发展 C、跨国公司促进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D、国际贸易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
5、《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及元狩元年……骞(张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古印度)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汉武帝)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汉武帝派人“指求身毒国”( )A、是古代中印直接交往的史证 B、旨在联合大夏以扼制匈奴 C、导致佛教由此路线传入中国 D、利于西南丝绸之路的探索
-
6、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把“仁、智、勇、义、礼、信”确定为中学课程的重要内容;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共同价值白皮书》进一步树立“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民众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此举反映出( )A、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B、国家治理水平的强化 C、中西文化碰撞交流 D、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
7、清朝前期,出现了闯关东的移民潮。满族以食肉为主到逐渐流行食用黍、玉米等粮食作物,并学会布帛制衣,“以搭布制袍,或用茧绸,色尚蓝灰”;四合院等汉族传统特色的建筑形式,逐渐影响东北房屋的设计和建造。由此可见闯关东( )A、改变了东北文化结构 B、增加了东北人口压力 C、丰富了东北社会生活 D、促进了东北经济繁荣
-
8、玛雅人笃信宗教,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玉米神等。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视为上帝的化身。此外,他们还推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玛雅国家兼管宗教事务,首都即为宗教中心。这些说明( )A、玛雅祭祀活动与政治密切相关 B、宗教崇拜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C、玛雅人的生活充满着宗教色彩 D、太阳神在国家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
9、中世纪早期的西欧,教育主要由基督教会掌握。修道院不仅教授宗教知识,还传授数学、医学、科学等知识。教会抄写室还抄写大量的古典文献。这在当时有利于( )A、推动近代科学革命 B、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 C、文艺复兴运动开展 D、广大民众思想的解放
-
10、顺化皇城是越南阮氏王朝的皇宫,皇城为方形,有4个城门,四周有护城河;皇城内有太和殿、勤政殿、文明殿、光明殿、延寿宫,正殿黄瓦白墙,门前立有“正大光明”的牌坊。该古城建设( )A、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B、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C、突出了城市的军事功能 D、蕴含传统农耕文明理念
-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871—1892年,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中,有大约23%是熟练工人,他们带来了钢铁、纺织等工业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力量。在持续100多年的移民潮中,外来移民都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排斥。就美国政府来说,其移民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1920年以后,美国彻底结束了自由移民的时代,开始实行有配额的限制性移民政策。由于就业、宗教和民族问题上的矛盾,1880—1920年美国排外主义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最大的首推1887年成立的“美国保护协会”,该协会到处煽风点火,将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出现的政治腐败、市政建设滞后、犯罪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都归咎于新移民的到来。
——摘编自邵体平《美国的移民现象》
材料二 美国建国之初,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为主体的美国白人就对外来移民疑虑重重,试图限制或同化。有美国总统曾直言,除了有用的技术工人和一些特定及有专长的人外,无需鼓励其他移民。由于担心法国大革命在美国引起骚乱,美国政府于1798年制定《归化法》《外侨法》《敌对外侨法》和《外国人叛乱法》等法律,使外来移民更难归化为美国公民,并授权总统监禁和驱逐危险移民或来自敌对国家的移民。值得指出的是,《敌对外侨法》至今仍有效。黑人是美国最早的移民群体之一。黑人移居美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强迫移居,抵美后遭到非人虐待,毫无人权可言。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但最初的宪法却不承认黑人的公民权,并制定了“五分之三条款”,即在分配众议院席位时将黑人奴隶实际人口乘以五分之三。白人对黑人的奴役历史至今仍对黑人后裔造成严重伤害,使其生命权、发展权和政治权利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侵犯难移民人权的事实真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晚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侵犯移民人权的因素。 -
12、 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维护文化多样性,这是保护人类文明多元性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修缮、复原和拓展应用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A、要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 B、应以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来衡量 C、应运用最新技术进行改造与升级 D、必须通过国际之间的合作来完成
-
13、 19世纪60—80年代,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与西方学生不相上下,但对实验、实际操演、体力劳动以及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排外倾向依然普遍存在 B、新式学堂生源质量堪忧 C、传统观念阻碍学习西方 D、洋务运动缺乏务实精神
-
14、 20世纪80年代,为遏止社会上的重利风气,在新加坡政府的号召下,新加坡各界广泛宣传儒家伦理道德,图书馆建立了专门介绍孔子思想的书橱,《南洋商报》等各大华文报刊发表了大量关于儒学伦理的社论,国际儒学研究会等机构也纷纷成立。上述举措意在( )A、提升华人的社会地位 B、构建新加坡文化的多样性 C、塑造新的社会价值观 D、抵制西方社会的文化渗透
-
15、 民族文化主义是一种对母语文化的强烈认同,政治民族主义则是对民族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强调对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忠诚。19世纪初,德意志地区的民族主义开始由文化向政治转变。这是由于( )A、德意志统一的实现 B、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C、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D、工业革命推动作用
-
16、 1243年,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后,下令在交通要道设驿站,建立新的居民点,由当地居民专门负责接待和迎送过往使臣和商旅。拔都的这一规定( )A、确保了丝路贸易的畅通 B、利于巩固蒙古贵族统治 C、拓展了元朝政权的疆域 D、提高了政务运行的成本
-
17、 如表所示为2015—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及占比情况。这一情况( )
时间
高技术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家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企业占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
2015年
795
17.6%
2016年
798
20.4%
2017年
1032
20.7%
2018年
1478
24.1%
2019年
1266
23.5%
A、反映了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的加速 B、顺应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C、揭示了跨国公司资本扩张的本质 D、表明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
18、 在上古时期的西亚文化中,新月象征着一种新生力量,这一意象后来在伊斯兰艺术中得到广泛运用。如图所示是新疆吐鲁番市出土的南北朝后期当地生产的新月纹彩绘木豆。该木豆可用于印证当时( )A、战乱中断了中原文化的西传 B、伊斯兰教完成了中国化 C、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D、西域地区多元文化对立
-
19、 如表所示为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全球劳动力的流动概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
时间
劳动力主要流出区域
劳动力主要流入区域
二战后初期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非洲
中东
20世纪90年代
东欧
西欧、北美
A、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战乱 B、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D、地中海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
20、 魏晋时期,北方大量流民侨居南方,但“至(北魏)孝文帝立而崇经礼土,浸浸华化,于是中原士族向之避难在江左者,又相率慕化来归”。这一变化( )A、得益于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 B、加速了南方政权的衰败 C、缓解了江南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南北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