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著作中,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知识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
2、秦朝实行郡县制,不封诸侯王;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又逐步削夺诸侯王封地和权力,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各地经济交往 B、加强中央集权 C、大力发展封建经济 D、促进民族融合
-
3、黄梅戏《天仙配》中“你耕田来我织布”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化过程包括对非生物能源的利用、机器制造品对手工业品的替代以及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工阶层的壮大增加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历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大量高质量低价格的商品被生产出来,生产力的发展转变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工业化有收益也有代价,它带来了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工业社会,家庭生活急剧变化,男人、妇女和儿童逐渐离开家庭到工厂和矿井工作,常常面临恶劣的条件。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更为公正平等的社会,政府减轻了早期工业时代最严重的一些弊端。政府和工会都为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和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做出努力。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中对19世纪中期的工业时代有如下描述: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
——摘引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给欧洲社会带来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工业革命相关主题,谈谈你对查尔斯·狄更斯“精彩描述”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7年,美国古书商购得一幅标有“文兰”的古地图,将其交给耶鲁大学。这张地图引起了耶鲁大学的重视。根据北欧英雄传说《冰岛人的萨迦》记载,1001年,莱夫·埃里克松率领维京船队从格陵兰岛起航,向西进发,几天后看到一个前所未闻的陆地,将其命名为“文兰”即“美酒之地”。1960年,探险家根据历史传说在北美发掘了当年维京人的住所证实了“文兰”存在的真实性。1965年,耶鲁大学对外公布了《文兰地图》及其研究成果。认为这是一幅大概可以追溯到1440年的古地图。
这幅《文兰地图》是手绘在羊皮纸上的,如果是真的,那它就是欧洲中世纪唯一出现了美洲的地图,说明不止北欧人,整个西欧主流社会在哥伦布航海之前就意识到北美洲的存在。
然而,该地图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争议之源。有人提出地图上格陵兰岛的形状相当准确,这在当时是没办法了解到的。1974年,化学分析师沃尔特·麦克龙研究地图所用墨水,发现其中含有微量锐钛矿成分,这种物质直到1920年才出现,因此这幅地图被宣布为伪造。但几位科学家对麦克龙的结论表示怀疑,有人认为锐钛矿在中世纪可能以副产品的形式出现过。耶鲁大学方面又宣称该地图是真实地图。2002年,人们利用放射性碳定年代法证明了绘制地图的羊皮纸诞生于1434年前后。但与此同时,激光探针光谱分析的结论反而支持了麦克龙的观点。2004年,历史学家、制图师柯尔斯滕·西弗根据墨水、羊皮纸来源等多种因素,判定该地图为现代伪造品。截至2009年,人们对该地图做了进一步研究,包括利用中世纪的方法生产出带有锐钛矿的墨水,结果没有证据证明该地图为伪造。
因此,争论一直存在,无论被证明是真或假,这张地图实际和持久的价值,已经超出了其真实性或欺诈性。
——摘编自博·里芬堡《皇家地理学会伟大的探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探究《文兰地图》出现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辨析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庚子事变后,中国新思想界有人提出了建立国民政治的主张。他们认为:“欲国民能力发达,以竞争图存,必须赋予国民以参政权,建立国民政治。国民政治不但可提高国民能力,且能限制专制权力,保障产权,发展资本主义,以对抗列强的经济压迫”……“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在20世纪初渐成新思想界的共识。其中,革命派主张“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立宪派要求建立“国民的立宪”。
而立宪派则较多地受精英民主论的影响,他们恐惧“下等社会”当政,认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当以中等社会为立足点、主动力,不赞成过早向“下等社会”开放政权。梁启超主张必先“新民”,牖启国民之政治思想,培育其能力,再实行国民政治,不赞成在国民资格未备的条件下实行国民政治。
民国建立后,立宪派强调人民主权说于学理不通,也不适合中国当前之需,且易生流弊;革命党人则将主权在民看作共和政治的本质特征。
思想界围绕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发生的争论持续发酵。
——摘编自邹小站《清末民初思想界关于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思想界围绕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出现的历史背景。(2)、围绕“清末民初革命党人的政治主张及实践”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7、 如表出自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联对外经济贸易》。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
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A、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B、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C、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标 D、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
8、 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这段话旨在( )A、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B、提示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 C、阐明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D、肯定物质生产对理解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
9、 20世纪20年代墨西哥兴起了“壁画运动”,政府经常委托艺术家在公共空间绘制代表墨西哥形象的壁画作品。作品展现了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神、古代墨西哥城的奠基、西班牙武力征服墨西哥的血腥历史、墨西哥革命和现代社会的生活变迁以及学校标志。“壁画运动”表明( )A、墨西哥现代化道路的起步 B、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意识形态色彩被刻意淡化 D、政府建构历史的共同记忆
-
10、 1790年初的巴黎街头,很多时髦女性用红蓝白三色作为衣饰的主色调。如图为大革命时期的女性俱乐部成员共读《导报》,画中人物的服饰上有红蓝白的元素。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 )A、服饰变化引领政治革命的潮流 B、妇女摆脱传统社会的精神束缚 C、社会变革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 D、服饰成为妇女社会角色的载体
-
11、 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这些现象表明( )A、跨区域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B、全球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C、美洲地区原有社会结构走向解体 D、美洲地区文明开始遭受破坏
-
12、 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作者认为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的主要局限是( )A、推崇极端个人主义 B、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C、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D、一定程度造成社会混乱
-
13、 中世纪法国城市兴起于封建领主领地,领主掌握城市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向市民征收苛捐杂税,有的城市人民还须为领主服劳役,人身自由没有保证。11-13世纪,法国北部城市人民开展反封建领主控制的“城市公社运动”,这一运动( )A、使城市摆脱了王权统治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推动了城市的自治与自由 D、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14、 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地区形成了一个文明交流共同体,如表为该地区经济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
地区
经济活动
大多数地区
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古希腊
本地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城邦的社会与政治力量的主体是自由农民
古代埃及
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取原料和一些贵重物品
A、农业技术的发展较快 B、社会阶级分化的进程加快 C、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 D、区域文明交流的规模有限 -
15、如表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一些主张。这些主张( )
言论
出处
他们教孝,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地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集》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
《陈独秀著作选编》
A、反思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B、成为近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C、体现构建新价值观的要求 D、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16、 有学者认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苏联援助的到来,帮助中国共产党高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上取得了共识。一方面,朝鲜战争改变了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更愿意慷慨地帮助中国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计划。另一方面,朝鲜战争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于加强国防力量产生了紧迫感。材料主要表明( )A、国防需求影响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向 B、新中国工业发展受到苏联模式影响 C、朝鲜战争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D、“一五”计划开启基于特殊的国际环境
-
17、 如图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全国范围内抗税活动次数变化图。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清政府的税收来源多样化 B、庚子赔款加剧了统治危机 C、民众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D、列强资本输出加剧
-
18、 “婚姻不问阀阅,直求资财”是宋代较为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庆历中,身为馆阁清贵之职的凌景阳,娶酒店富户孙氏女为妻;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哲宗绍圣年间,许州阳翟县豪民盖渐,家资累巨万计,女三人,“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为子妇”。司马光就此批评道:“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财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这一现象说明( )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婚姻观念改变 B、科举取士导致门阀士族衰落 C、宋代制度变革导致门第观念淡薄 D、理学兴起发展改变社会习俗
-
19、 鸿都门学设立于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二月,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与太学不同的是,鸿都门学开设的课程有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招收的学生也大多是来自各州郡的平民阶层。鸿都门学的设立反映了此时(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颠覆 B、世家大族势力走向没落 C、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D、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凸显
-
20、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这表明周代的宗法制( )A、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D、宗法等级与政治等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