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东欧各国出现了改革的浪潮,其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B、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干涉 C、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D、东欧各国脱离社会主义阵营
  • 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 3、2019年,美国国务院正式宣布,美国于8月2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引起舆论哗然。当年《中导条约》的签订说明(  )
    A、国际军控体系走向崩溃 B、国际裁军取得重大进展 C、苏联推行战略收缩政策 D、苏美两国就此放弃对抗
  • 4、二战后,法国一位领导人曾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A、欧洲通过联合增强实力 B、美欧结盟对抗法西斯 C、强化美国对欧洲的领导 D、申请加入不结盟运动
  • 5、他曾担任墨西哥国民革命党主席,在担任墨西哥总统之后,于1934~1940年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他”是指(  )
    A、卡德纳斯 B、卡尔德隆 C、桑地诺 D、扎格鲁尔
  • 6、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其高举的红黑两色战旗象征着
    A、自由或死亡 B、打倒美帝国主义 C、非暴力不合作 D、反抗法西斯侵略
  • 7、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了高潮,其中下列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
    A、埃及的抗英斗争 B、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C、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D、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 9、英国考古学家哈佛菲尔德说道:“有言道希腊教人为人,而罗马开化人类,这就是帝国的功业;而其采取的形式则是罗马化。”这里“罗马化”理解准确的是
    A、先进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 B、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具有开创性 C、罗马文化与希腊文化存在一定继承性 D、罗马文化以其先进的法律影响世界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部分国家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概况

    国家

    相关法案

    主要规定

    美国

    《义务教育法》(由马萨诸塞州颁布,1852年)等

    8~12岁儿童每年至少就学12周(到19世纪末,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州颁布了实施义务教育的法令)

    英国

    《初等教育法》(1870年)

    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由财政拨款开办的公立初等学校,每周的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

    德国

    《普通学校法》(1872年)

    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基础学校(4年制)和高等国民学校(4年制)

    法国

    《费里教育法》(1881~1882年)

    6~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迫性的世俗化义务教育;免费

    ——据文进荣《从历史的视角看西方义务教育的发展》整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西方国家近代教育发展的某一特征,提出一个关于其背景或影响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体现材料信息,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 11、1982年苏联历史教科书中,某章的标题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2016年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去掉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概念,并引入了“伟大的 1917 年俄国革命”这一概念。这表明俄罗斯(     )
    A、历史研究要多元化 B、经济衰退和国际地位下降 C、力图淡化意识形态 D、缓和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
  • 12、1960年,全球“南方国家”利用它们在联合国的数量优势,使联合国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准许殖民地国家及民族独立之宣言》。当时没有国家投票反对这一反殖民宣言。这表明
    A、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B、“南方国家”主导联合国 C、多极化政治格局建立 D、去殖民化成为世界潮流
  • 13、国际标准化组织自1961年以来,对集装箱国际标准作过多次补充、增减和修改,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了标准化,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了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集装箱的标准化(     )
    A、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B、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彰显了西方文化侵略本质
  • 14、二战期间,好莱坞导演威廉惠勒在接拍《忠勇之家》时,军方要求他不要在影片中诋毁德国人,制作“仇恨电影”。他坚持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讲故事,《忠勇之家》拍至一半时,他接到军方官员电话:“我一直在想你说的话,也许你是对的,你就以你想要的方式做吧。”军方态度改变的直接原因是(     )
    A、《慕尼黑协定》签订 B、德国突袭波兰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 15、在斯大林当政时期,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高价买进工业品;一五计划开始时,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提高了11%,消费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下降了11%,这说明苏联在斯大林时期(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全力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C、开展了余粮收集制 D、忽视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 16、一战前,法国官方估计会有5%~12%的逃兵,但1914年时只有1.5%的人躲避征募;1914年7月至1915年3月,英国志愿从军者从75万人增加到175万人;德国人“不曾萌生违抗命令的想法”。上述现象说明当时(     )
    A、西欧国家增强战争动员力度 B、协约国占据军事力量优势 C、西欧激进民族主义氛围浓厚 D、世界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
  • 17、巴黎公社秘书长曾谈道:“我们每天收到大批口头和书面的建议,其中有些是个人提出的,有些是在俱乐部或在国际支部通过的。这往往是一些很好的建议,应该提交公社审查。”事实上,有些群众意见直接成为公社的决策。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C、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 D、践行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 18、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时任总统林肯和俄国时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作者(     )

    A、主张美俄合作防范西欧的殖民扩张 B、揭露了美俄企图联手争夺世界霸权 C、赞扬二人推动了部分国民获得自由 D、宣扬美国民主优越于俄国专制制度
  • 19、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一些浪漫派作家逃离城市,遁入乡村,抛出一些推崇和歌颂农村“原初生活形态”的乡土文学作品。特别是德意志帝国时期,乡土文学呈现出高度繁荣的景象。这体现了(     )
    A、工业化进程中价值观念的冲突 B、对工业化扩散至农村的期盼 C、农村发展中对历史传统的延续 D、知识分子力图消除职业歧视
  • 20、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指出:“在一个文明与商业化的社会里,要求公众更为注意的是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教育,而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教育”。该言论(     )
    A、体现了重商主义的本质特点 B、强化国家对教育的干预 C、实现了英国教育的公平发展 D、顺应了机器化生产需求
上一页 232 233 234 235 2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