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国际货币体系通常由间期最强大的经济体所主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进行阐释。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
①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
②
《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 1917年
③
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 1917年
④
《旅法华工近状》, 《东方杂志》, 1917年
⑤
《大战中的中国: 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
⑥
《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 (译件) , 1918年
⑦
《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 1919年
⑧
《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 出版年不详
⑨
《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旅欧周刊》, 1920年
⑩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一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
材料二 探究主题
甲
华工赴欧的原因
乙
英法对华工的态度
丙
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
丁
一战后华工的境遇
(1)、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探究主题,列出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也没有一个共同的国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每个城市自成一个国家。只有某些东西把希腊联合在一起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体育运动。……为了纪念众神之父宙斯,人们每隔四年在其圣地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盛大的赛会。那里有大的神庙,也有一座运动场,所有希腊人,斯巴达人、雅典人等都来到那里,以显示他们在短跑、掷铁饼等方面的才能。
——(英)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从远古到现代》
材料二 (雅典)仅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权。而且,这种民主权利本身有时也流于形式,失之过滥;公民大会往往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煽惑之下,通过了一些怀有偏见的错误决议,伤及无辜,扼杀了新的思想。所以,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各城邦的关系以及奥林匹亚遗址在当时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写出雅典城邦被排除于公民权之外的人员构成。雅典民主政治“无可逾越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
4、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A、保持国家特色产业结构 B、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安全 D、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
5、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俄罗斯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黄金时代”,有人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由此可见,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A、代表了俄罗斯社会共同的认知 B、随着认识角度的拓展日趋全面 C、有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 D、缺少对俄罗斯历史的整体认识
-
6、1965~1991年,法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9%提高到68%,实现了经济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又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促使法国产业结构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B、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 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
7、下面是冷战时期苏联的漫画《他正在敲诈》。漫画中山姆大叔一身妇人装束,一手紧紧抓住狮子的尾巴,另一只手则高举马歇尔计划的拍子用力地敲打这头皮包骨头的狮子。该漫画( )A、反映了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 B、表明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 C、反映出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加深 D、揭示了美国援助西欧的真实意图
-
8、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特殊作用 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
9、1876年,埃及成立青年协会,其主要成员为具有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地主豪绅;1879年,青年协会并入祖国党,并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这表明埃及( )A、青年领导祖国独立运动 B、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形成群众性的反帝浪潮 D、积极开展武装抗英
-
10、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C、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
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欧洲借鉴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
12、1895年,威廉二世宣布: “德意志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上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知识、勤奋都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德国要(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从而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称霸全世界
-
13、1884年柏林会议后,英国提出了“2C”计划,企图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纵贯非洲的帝国,法国提出了“2S”计划,打算建立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横跨非洲的帝国,德国制定一套沿赤道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侵略计划。这些行动表明( )A、西方列强开始侵入了非洲 B、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C、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形成 D、列强加快瓜分非洲的进程
-
14、在欧洲,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重返一些大学的校园,马克思主义文献电子数据也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西方社会每遇到一次危机,就会引发一场“马克思主义研究热”。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深受欧洲民众普遍关注 B、欧洲国家开始认同马克思主义学说 C、马克思主义学说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D、马克思主义研究热已是学界新潮流
-
15、19世纪的英国存在这样的景象:高雅的绅士常常与普通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有时候还必须到处给别人让路。于是有人认为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也有人称赞铁路将使“封建制度永远一去不返”。这反映了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工业革命加剧了英国的阶层流动 C、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D、科技发展冲击传统的社会关系
-
16、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场“实验”更大的意义在于( )A、否定了君主的作用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
17、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C、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
18、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用方言进行写作。很多作家在作品中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写作语言也从拉丁文转向本民族语言。由此可以看出( )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B、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形成 C、其目标是反对封建庄园统治 D、这些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
19、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
-
20、中古时期,在欧洲,西欧出现了封建社会,东欧拜占庭一度强大;在亚洲,突厥人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大佬败新”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先后兴起;在中南美洲,印第安入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这表明世界各区域文明( )A、具有多元面貌 B、完全没有联系 C、前后相继发展 D、宗教信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