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的联系开始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来自于三角洲地区布托的考古文物告诉我们,埃及文明与两河文明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角洲地区。在布托的史前文化考古层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两件最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则是抛光的圆锥体,它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文化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泥钉和抛光的圆柱体都与埃及史前文化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这表明他们肯定是异域之物,而他们却有典型的两河文明的特征。如果这个推断正确的话,那么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之间的联系就完全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000年。
——摘编自郭丹彤《试论两河文明和埃及文明的共性和关系》
材料二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摘编自【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角洲地区布托出土的考古文物的史料类型及其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
2、习近平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得引领”。虽然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但冷战的零和对战思维、霸权逻辑、傲慢的“历史终结论”心态,却仍在国际关系中挥之不去。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新理念、新思维、新共识来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架构。对此,中国(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实行睦邻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 C、积极推进区域经济政治合作 D、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讲话时说:当今世界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这表明(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苏冷战局势已趋于缓和 D、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
4、英国议会在1992年通过了新的社会保障法,规定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参加者的缴费资格年限必须达到规定的最长年数(如表所示)。英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
英国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中的工龄与缴费资格年限关联度
养老金制度参加者工作年限
相对应的养老金缴费资格年限
10
9
11——20
18
21——30
27
31——40
36
41年以上
36年以上
A、表明外来移民挤占了社会福利 B、鼓励劳动者要多劳多得 C、继续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
5、1963年,受美国中央情报局资助的美国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当务之急,美国要通过接纳留学生来帮助目标国培养稳定的领导层,让外国青年接受美国价值观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苏联在此已经走在我们前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地位 B、美苏意识形态斗争激烈 C、冷战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人才 D、美苏斗争方式发生转变
-
6、对于新经济政策的效果,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曾说道:“在莫斯科时,二月我到俄人家里,黑面包是唯一的食品,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很不稳定。”据此可知,新经济政策( )A、存在一定的弊端 B、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保证了国内战争取得胜利
-
7、关于委任统治制度,《国际联盟条约》第22条中规定: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以此种人民之保佐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责任而亦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保佐。由此表明委任统治制度( )A、利用大国资源扶持小国家 B、标志着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C、是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挑战 D、实质是英法维护殖民统治的工具
-
8、下表是1870年-1900年间世界船舶数据(单位:百万吨),该数据可以用来佐证( )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
14.1
2.7
1880
14.5
5.5
1890
12.0
10.2
1900
10.0
16.2
A、社会阶级结构变化 B、全球联系日益紧密 C、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D、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
9、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规定如果要获得救济,就必须进入济贫院。但在济贫院,人们必须遵守严酷的纪律,从事繁重的劳动,家庭也要被拆散。这( )A、表明英国法治建设逐步完善 B、更有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C、实质上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D、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
-
10、马克思在回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指出:“这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意在说明( )A、巴黎公社不是无产阶级革命 B、公社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贡献 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尚不成熟 D、巴黎公社起义的斗争方式落后
-
11、1979年,美国时任总统吉米·卡特面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对能源未来的担忧,特召集50个州的州长举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能源峰会,这也是美国建国200多年来第一次由总统召集50个州的州长参加的会议。该做法体现了美国( )A、三权分立原则 B、实行联邦共和制 C、邦联运作低效 D、建立君主立宪制
-
12、1853年,马克思以印度为例对全球时局做出了精辟分析:“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其意在强调( )A、殖民掠夺影响殖民地国家的历史命运 B、殖民侵略有利于印度的民主政治发展 C、西方国家通过资本渗透推动印度发展 D、殖民统治中断了亚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威廉·哈维(1578—1657年)之所以能做出关于心脏和血液运动的伟大发现,是因为他坚决反对对体力劳动的蔑视。数十年间,他一直进行各种艰苦的实验。这说明( )A、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重要 B、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依赖劳动实践 C、科学进步受到神学的阻碍 D、重视劳动的精神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
14、在15、16世纪的欧洲,手书新闻和单页印刷新闻已经较为流行。僧侣、贵族和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对外界事物很关切。一些人专门搜集消息,编写“通报”,内容包括当时的欧洲战事、王室消息和贸易商情等。这反映了( )A、新闻从业人员专业化 B、新航路开辟后的现实需要 C、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D、印刷技术促进了文化发展
-
15、中古时期的西欧社会,在政治上,由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文化上,天主教会神学、日耳曼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这表明中古时期的西欧( )A、人文社会具有单一性 B、经济社会具有落后性 C、社会结构具有多元性 D、政治主体具有统一性
-
16、阅读下表内容,据此可知( )
帝国
秦王朝
罗马帝国
印加帝国
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元首制
行省制
国王
四大政区
A、区域文明之间有一定渊源 B、人类文明进程具有相似性 C、专制主义是帝国普遍选择 D、世界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 -
17、地中海曾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民主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区域历史发展的不同理解。其中,对“民主之海”的理解相对准确的是( )A、罗马帝国的发展壮大 B、罗马法律的发展历程 C、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古希腊对外贸易繁荣
-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2019版)自录(部分)
上述材料展示了近代西方国家殖民扩张以后,亚非拉人民的三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围绕“国家独立与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年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编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由于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因此双方都认识到要尽力避免冲突。西方不能再采取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这有利于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雅尔塔体系将原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都受到约束。各国人民与政府的维护和平、控制战争的意识都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在雅尔塔体系下,西欧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中国的政权更迭使亚太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亚洲和非洲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中立主义势力,这些成为冲击大国强权政治的民主力量。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之处,并简要说明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网的建设和形成是英国工业化走向成熟的标志。铁路运输基本上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铁路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全面繁荣。1830年,铁路大约产生了5000万英镑的收入增长,解决了25万工人的就业。铁路建设极大地增加了对钢铁、机器、煤炭的需求,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铁路加快了原料和产品的流通,铁路把城市和乡村、把城市和城市、把各个工业区连接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武寅等主编《世界历史·第5卷》
材料二 到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新技术使得思想、贸易物资和人们能够来到更远的地方。随着西欧的新兴国家、北美、俄国和日本开启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全球影响加强了。到20世纪之初,工业强国凭借技术优势征服和占领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地域,它们已经把世界划分成了大帝国,他们锻造出来的全球联系并没有哺育出和谐。恰恰相反,刺激了他们之间对国际地位的激烈竞争。这种不和谐与列强之间的纠纷结合起来,造成了激烈的冲突,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时代。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铁路建设促进经济全面繁荣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