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75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57.5%,军费开支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3%、苏联的洲际导弹和自由艇发射的导弹从1963年分别约占美国的23.6%和44.6%到1975年在数量上超过美国。这说明( )
    A、军备竞赛威胁世界和平 B、美国的综合国力逐渐衰弱
    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畸形 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主导
  • 2、 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是(  )
    A、农业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工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C、服务业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D、“中间阶层”逐渐消失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4、 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
    A、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B、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 5、1921年11月,美、英、日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在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就拆散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和瓜分中国等问题达成协议,建立起了华盛顿体系。据此可知,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A、表明了欧洲的世界优势丧失 B、奠定了国际联盟成立基础
    C、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 D、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 6、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独立运动。拉开这一运动序幕的是(  )
    A、阿根廷的独立 B、巴西的独立 C、墨西哥的独立 D、海地的独立
  • 7、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权利法案》的发表
  • 8、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和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葡萄等农作物和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甘薯和花生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表明新航路开辟促进(  )
    A、世界动植物大交流 B、交通工具的革命
    C、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D、美洲原住民人口增加
  • 9、 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麦 D、水稻
  • 10、 在世界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B、各国王权日趋衰弱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教权的强化 D、城市自治导致地方割据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1980年中国、苏联、美国、日本四国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A

    B

    C

    D

    1950

    61

    8785

    2733

    484

    1955

    285

    10617

    4527

    941

    1965

    1223

    11926

    9102

    4116

    1975

    2390

    10582

    14134

    10231

    1980

    3712

    10080

    14800

    11141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钢产量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 分别提取材料以表格中的钢产量信息,并据此说明与ABCD相对应的国家。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英国,医生群体遵守严格的三等级秩序,内科医生、外科医生、药剂师三大群体等级依次降低,且各自成立协会,维护等级分离。1805年,药剂师不断向议会请愿,要求破除等级秩序。1815年,一个新的阶层——外科医生——药剂师群体(全科医生)正在崛起,他们从事着全面的医疗工作,逐渐成为城镇和乡村中医生职业势力最为庞大的群体。1886年,英政府颁布《医疗法》,英国开始进入以全科医生为主导的医疗服务模式中。1911年,《全民保险法案》颁布,要求各郡的保险委员会选择一些当地信誉较好的全科医生并与其签订合同,使其一周中有两天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其余时间仍可继续从事私人医疗服务。

           ——摘编自王广坤《19世纪英国全科医生群体的崛起及影响》等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培训农村卫生员。他们“不拿工资,在家种地”,一般都经过社区医院的短期培训,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无论内外科、妇产科还是小儿科,多少都通点。他们不坐班,群众有病随叫随到。群众基本上“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大队”。与此同时,农村卫生员还通过家庭卫生宣传、计划免疫推广以及指导农村的饮用水源、粪便垃圾、厕所、牲畜圈棚改造等义务工作,承载了社会动员、国家控制、树立典型等多重政治含义。他们被广大农民称作“合作医疗的台柱子”,是“信得过,养得起,管得着,用得上”的医生。

    ——摘编自龙长安、汪雪微《“赤脚医生”对国家建设的重要贡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英国全科医生制度产生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英国全科医生与新中国农村卫生员的相同点,并分析新中国农村卫生员制度实施的意义。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材料二:中国农业发展始终依循两条道路前行,一条以广度开发为主,主要体现在耕地扩展,政策的调整;另一条则为深度开发,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的提升、农作物复种制度的出现,以及高产作物的引进。玉米、甘薯未引进之前,南方水稻,北方旱地作物粟、黍、冬小麦以及高粱拥有用地与产量的优势。文献记载玉米种植从“种罕”到“遍艺之”,经历了近百年时间,对明清时期的中国影响深刻,有学者提出康乾盛世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造就的。 
    至20世纪30年代在全国的统计中,玉米的占地比例如下,甘肃6.5%、广西17.2%、河北15%、黑龙江5.3%、湖北10.7%、湖南3.9%、吉林5.4%、辽宁12.6%、山西5.4%、陕西11.3%、四川13.2%、新疆19.2%,安徽等十四省占地比例很低,几乎视作零。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传入中国的路径,分析对玉米全国性种植影响最大的路径及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玉米在中国全国性传播的因素。评析“康乾盛世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造就的”这一观点。
  • 14、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重庆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现存约 5万余尊,以佛教造像为主。石刻中的“牧牛”“醉酒”“养鸡女”等雕像,是生产和生活的生动表现,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菩萨不披袈裟,头着花冠,身饰缨络,颇似一尊宋代仕女像;另一尊母子像,母亲头包青丝帕,坦胸露乳,怀抱一男孩作喂奶状。这种头包丝帕的习俗,至今仍在大足边远农村地区沿袭。而“父母恩重经变图”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喂奶、母子同床等画面,并刻偈语:“三千条律令,不孝最为先,人间遭辟历(霹雳),地狱饮洋铜。” 
    在一处接连开凿的三个洞窟中,居中一洞为佛像,佛左右侍立十大菩萨;左为道君洞,太上老君像高洁古朴,左右侍立“大法”“真人”14尊像;右为文宣王洞,孔子头戴束巾,左右侍立颜回、仲由等十大弟子。 
    ——摘编自刘长久等《大足石刻研究》等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大足石刻所体现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足石刻特点形成的原因。
  • 15、1972年,苏联重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阿铁路建设项目以开发油田和铜矿资源,在全国征召志愿者(海报如图),并承诺参与铁路修建的志愿者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苏联重视 ( )
    A、优化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 B、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
    C、引进西方技术开发远东地区 D、调动社会资源优先发展工业
  • 16、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帝国东部地主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说“他们自己负担劳动,如今陷入经济上的殊死搏斗,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工业化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B、普鲁士贵族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
    C、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D、社会福利改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 17、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
    A、扩张促进了交通发展 B、道路系统是其建筑最主要特征
    C、交通发展维系了帝国稳定 D、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交通发展
  • 18、如图为1960年创作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  )

    A、说明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
    C、表明妇女成为工业建设主力军 D、展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 19、 如图为近代中国经济区位示意图。这一空间秩序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D、区域经济分工的发展
  • 20、1864年,清政府与西班牙签订的《和好贸易条约》中特别规定:华商到小吕宋地方贸易,该国应照最好之国相待,若日后“有何优待别国商人之处,应照最优之国以待中国商人,用昭平允”。其后中意、中奥通商条约,也都添加了类似条款。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 B、初步实现了外交近代化
    C、为赴外商民争取了权益 D、废除了片面最惠国特权
上一页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