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据图可推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 )
A、受俄国革命模式直接影响 B、集中在长江沿岸交通要道
C、与国民革命运动密切相关 D、呈现出范围不断扩大趋势 -
2、1919年,24岁的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阅《新青年》,甚长益心智。我很喜欢看《新青年》和《新潮》,因为他们是传播自由、平等、博爱、互助、劳动的福音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计的。”这说明《新青年》( )A、体现于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B、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领导力量 D、最早在中国传播民主科学 -
3、 北洋政府时期,各地军阀掠夺霸占大量土地。奉系军阀10个头目共拥有土地400万亩,仅张作霖拥有的土地就达150余万亩;广西军阀陆荣廷、谭浩明的土地合计占全省的。同时,曾任北洋政府总统的黎元洪、曹锟等人均直接投资不少近代企业,天津工业资本总额的48.7%为军阀官僚投资。这一现象( )A、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序幕
C、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造成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
4、 清朝前中期,湖广商人收购大量食米由汉口出发,沿江东下,大部分都运往苏州出售。回航时,多半就近载运苏州的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赋役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
5、 明太祖曾在宫门前铸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明代仍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阉”;清朝设立了专门管理皇帝生活起居的机构——内务府,由专门官员执掌,终清一代宦官们“毋得任事”。这反映出( )A、官僚制度的渐趋完善 B、中枢权力机构异化
C、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 D、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
6、 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 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 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
7、如图为南宋刘松年创作的《罗汉图》。该图将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其形象已不再具有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旁绘一小僧展衣接受树上猿猴献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艺术风格变化 B、佛教的传播影响主流思想变动
C、绘画技术进步促进宗教艺术发展 D、儒学世俗化带动社会风气变迁 -
8、 唐代《杂令》规定可“役身折酬”;宋代则不同,太宗至道二年(996)降诏:“凡贫人负富人息钱无以偿,没入男女为奴婢者,限诏到并令检勘,还其父母,敢隐匿者治罪。”这一变化( )A、体现了律令的伦理化 B、推动了社会公平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激化了社会矛盾 -
9、 《资治通鉴•唐纪》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同时,当时也有“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的说法。这反映了三省体制( )A、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B、推动了政治决策民主化
C、削弱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D、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 -
10、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成为霸主们竞相揭起的旗帜,孔子常发“复周”之论;战国时《尚书·大禹谟》托名夏禹“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这反映出当时社会( )A、向往政治统一与稳定 B、处于专制集权萌芽阶段
C、宗法分封体制趋于崩溃 D、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
11、阅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会议主要成果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
《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3年11月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如表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三中全会部分信息。从表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用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会议,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欧洲各国热衷于欧洲统一和欧洲联邦的人士开始将其理想付诸行动。1946年9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讲演,吹响了战后欧洲统一运动的新号角。战后初期,丘吉尔曾在西欧各国旅行,并在瑞士的讲演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主张。同时,丘吉尔还特别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必须在重建欧洲大家庭的进程中共同发挥带头作用。此后,丘吉尔积极地推动欧洲统一运动的发展。1948年5月,“欧洲统一运动国际委员会”发起和组织的“欧洲大会”在荷兰海牙举行,来自欧洲16个国家的700多人参加了大会,其中包括丘吉尔、阿登纳、罗伯特•舒曼等著名政治家以及200多位议员、12名前内阁总理和60多名部长。1949年5月,欧洲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欧洲第一个政府间的政治组织,包括了部长理事会(由成员国外交部部长组成)、议会(由成员国议会代表团组成)和秘书处等机构。此后欧洲联合的步伐大大加快。——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洲源》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欧洲合众国”设想据出的背景。(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欧洲一体化运动的影响。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680年,英国议会中就有人提出反对印度棉织物输入的议案,1700年,英国议会宣布了禁止输入、贩卖和使用印度、波斯和中国染色棉织物的命令。进入19世纪后,英国工业资本提出自由贸易的要求,英国对印度的贸易有所改变,1813年后,英国的棉纱和棉织品充塞了印度市场,1814-1835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品,从不到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印度还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摘编自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
材料二:如图是1800-2000年美国进口产品平均关税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变化。(备注:为保护国内产业,美国对国内不生产的产品免征进口关税,导致了总平均税率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有较大差别)

——据余淼杰等《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印度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印度的影响。(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5-1950年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4年,梁启超发表《新大陆游记》,文章流露出中国大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国的感慨。1918年12月,梁启超与好友游历英、法、德、意等欧洲列国,1920年后发表《游心影录》,态度大转变,向中国青年大声疾呼:“我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指孔子、老子、墨子——引者)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欧游心影录》等
材料二:1922年,罗素撰写《中国问题》,剖析中国社会现实,对中国前景作出预测。当时中国学者们正急切寻求建立共和政府可以借鉴的西方现代思想。罗素参与了当时中国应采取何种政体的辩论,他认为中国应走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和革命式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罗素认为,中国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值得骄傲的文化。中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有潜力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强国。虽然中国迫切需要西方科学,但在罗素看来,传统中国文明提供了关于美好生活的另一个视角,这或对西方世界的不破不立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摘编自[加]路易斯•格林斯潘《罗素在中国》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对东西方文明态度发生转变的背景。(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素的主要观点,并说明罗素和梁启超关于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现代的启示。 -
15、 1960年,伊朗、伊拉克、委内瑞拉等五国为了应对西方石油公司垄断,维护石油收入,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1973年,“欧佩克”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偏袒以色列的欧美国家实行了禁运,造成了油价暴涨和西方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这一状况( )A、巩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成果 B、造成世界市场贸易混乱
C、冲击了原有的国际经济秩序 D、推动了全球化深入发展 -
16、如表是20世纪之交美国国会立法新设立的政府机构。这体现出当时美国( )
时间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1887年
州际商业委员会
协调执行针对铁路行为的禁令
1906年
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908年
联邦调查局
强化跨州犯罪刑事司法管辖
1913年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加强对银行监管
1914年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反垄断贸易
1916年
国家公园管理局
管理美国的国家公园、国家纪念区以及其他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遗产
A、联邦体制遭受破坏 B、工业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
C、各州权力相对削弱 D、信奉凯思斯主义经济理念 -
17、 如图是19世纪末的政治漫画《丢下领航员》。威廉二世即位后,与宰相傻斯麦发生多次冲突于是,他在1890年解除傻斯麦的首相职务。他认为傻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这一现象反映出德国( )
A、君主个人权力的强大 B、责任内间制度实施困难
C、宰相和皇帝互相制衡 D、民主宪政传统表失殆尽 -
18、 19世纪中叶,由于大量人口流入,加上伦敦市的污水管道系统未连接到苏豪区,当地居民将污水排入泰晤士河,水源污染导致1854年伦敦霍乱大爆发。由此可以推断,霍乱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的迅猛推进 B、化学工业产生产重污染
C、医疗技术发展落后 D、政府公共卫生意识淡薄 -
19、 1541年,加尔文教控制下的日内瓦议会立法限制人们佩戴奢侈的首饰,并禁止制作宗教物品与此同时,大批在国内受到迫害的法国钟表匠来到瑞士,本地手工业者转而从事钟表制作,日内瓦很快成为世界钟表业中心。这反映出( )A、工匠精神决定了经济发展成果 B、宗教改革推动日内瓦经济发展
C、人文主义精神缓和了社会矛盾 D、政治制度的差异促成技术转移 -
20、 12世纪后期,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在位期间发动战争,将英王的诺曼底及安茹并入王室领地。同时积极争取小封建领主和教会的支持,大力扩展城市自治权,并且将市政宪章实行到诸侯领地内的城市中。其主要目的在于( )A、巩固庄园经济 B、推动城市发展 C、塑造民族国家 D、实现王权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