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义和团运动是在反侵略、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的。这场运动  (  )

    ①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②有效地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深渊

    ③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有学者强调:要从维新派本身去寻求失败的原因,如果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该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措施过于细密且进程过于激进 B、没有坚强的组织领导 C、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 D、缺乏成功的社会环境
  • 3、张同学在查阅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不平等条约的评价时,发现了如下材料:该材料评价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4、有人曾沉痛地说:堂堂“天朝上国”竟然被一个“蕞尔三岛”的东方小国打败,奇耻大辱。”更有诗云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所反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裂缝,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该运动是 ( )
    A、清末新政 B、预备立宪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6、某同学制作了某一近代书籍的知识卡片。根据卡片内容判断该书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B、《瀛寰志略》 C、《资政新篇》 D、《民报》
  • 7、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均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B、建立军事基地,侵略亚洲他国 C、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 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批条约列强从中国获得的权益有( )

    ①协定关税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领事裁判权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繁盛时期,大量通俗、白话小说不断涌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百姓生活的富足安康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菜 C、文化知识逐渐普及 D、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 10、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守仁
  • 11、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
    A、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B、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D、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
  • 12、孙同学在梳理明清政治制度的知识时,记录了“废丞相制”“设立内阁制”“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君主专制加强 C、国家疆域奠定 D、文学成就显著
  • 1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这些是明朝军事家戚继光的著名诗句。从诗句可以看出他为巩固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在( )
    A、抗击倭寇,稳定东南沿海 B、打击葡萄牙,收复澳门 C、打败荷兰,收复台湾 D、打败瓦剌,守卫北京
  • 14、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因直接领导六部而政务繁忙。为解决此问题,逐渐形成了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它是( )
    A、内朝 B、参知政事 C、内阁 D、军机处
  • 15、公元 10~13 世纪是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他们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右表是刘同学梳理知识时制作的知识表格,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
    A、北魏、金、辽、唐 B、辽、西夏、金、隋 C、辽、元、西夏、唐 D、辽、西夏、金、元
  • 16、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这首歌曲将古典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歌词中所涉及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祖冲之 D、柳公权
  • 17、文学是一定历史的反映。下列文学作品所反映的选官制分别是( )

    ①“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科举制-世袭制-察举制 C、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D、察举制-科举制-世袭制
  • 18、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用汉字、穿汉服、与汉人通婚。这些做法( )
    A、推动了民族交融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导致了政权并立 D、激化了民族矛盾
  • 19、以下属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

    ①自然环境优越 ②劳动力和技术因素 ③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④高产作物的大量引进

    A、A B、B C、C D、D
  • 20、右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政治  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
    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军事反击匈奴袭扰
    A、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C、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上一页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