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路上,匆忙行走,会与身边的风景擦肩而过;驻足停留,又可能无缘看到前面更美的风景。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毛泽东的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蕴含着宏阔的历史观。   ①    , 他诗词中的时间跨度大,气势恢宏,场景辽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即使千年、万年,在毛泽东笔下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毛泽东的诗词不只是写人类社会的时间,还写自然历史的时间,跨度极大,意象奇伟。如《念奴娇·昆仑》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自昆仑山诞生以来,时间亿年计。历史的长河、人类的长河、自然的长河、宇宙的长河都在他的笔下从容流淌。从空间跨度看,他诗词中的空间广阔宏远,甚至无边无际。如《沁园春·雪》中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长城内可视作祖国的南方,长城外可视作祖国的北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写大河从西部发源,东流到海。应该说,祖国的东南西北,   ②   。《念奴娇·昆仑》中的“安得倚天抽宝剑”,可以感受到作者顶天立地的形象。《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对上九天、下五洋的广阔空间的把握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奋勇登攀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的诗词时空的描述,拥有着丰富而奇伟的想象,连接着浩渺的历史,体悟出纵贯古今、横亘中外的豪情。毛泽东的诗词站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高度,关心人民疾苦、历史进步、世界和平与发展,蕴含着气势磅礴的大我情怀,增强了我们做中国人的志气和骨气。

    (1)、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2个字。

      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文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也许,几年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B、有些不法商家贩卖假货,假乱真,坑害消费者。 C、他这次的确违反了纪律,但不能此就完全否定他。 D、我们要学会在人生低谷时养精蓄锐,待时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3、 下列与例句“可控”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与更高的产量,让粮食生产更具抵抗风险的能力。杂交水稻的伟大之处也不是口感,而是“可控”。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 B、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 C、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D、今天的“匠”,已经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 4、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B、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提到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名为“瀛洲”,另两座是“蓬莱”“方丈”。 C、《琵琶行》是一首乐府诗,诗歌前面的小序重在抒发迁谪之悲。 D、《短歌行》(对酒当歌)风格质朴刚健,其中“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句语出《诗经·小雅》。
  •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歌(应当)    沉吟至今(沉思吟味,指思念和倾慕贤人) B、绕树三(周,圈)  周公吐哺(吐出嘴里食物) C、契阔谈䜩(离散)    当以(即慷慨,歌声激越不平) D、薄言之(取得)    越度阡(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 6、 下列加点字词词类活用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以赠之  
    ②大江去  
    ③虎瑟兮鸾回车  
    ④赢得仓皇顾  
    ⑤尚能

    参省乎己  
    深林兮惊层巅  
    粪土当年万户侯  
    ⑨云青青兮欲
    ⑩商人别离

    A、①③⑤⑨/②④⑥/⑦/⑧⑩ B、①③⑤/②①/⑥①/⑧⑨⑩ C、①③④⑤/②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⑥⑦/③⑥⑧/⑦/⑨⑩
  • 7、 下列词语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hān)畅  木(nà)  执(niù)  慰(jiè) B、(gě)  (guān)巾  分(niè)  兜(móu) C、(zèng)恶  胸(pú)  (chàng)惘  暖(ài) D、(lǚ)  (liáo)廓    讪(shàn)  (chì)热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怀古伤今,以“”自况,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渴望。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两句是“”。
    (3)、《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之后,“”,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形象地阐述了学习的道理。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是“”。
    (5)、《琵琶行》中,白居易选取两种有代表性的植物来渲染气氛、营造离别情境的诗句是“”;正式演奏前,琵琶女调弦校音,在诗人看来则是“”。
  • 9、阅读下面清诗,完成小题。

    立春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 , 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注]①本诗为杜甫困居夔州时所作,当时国家局势仍动荡不安。古代立春有做“春盘”的习俗:取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②行白玉:行,赐予。古代立春前皇帝会向大臣赐春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虚写,诗人想象此时两京的热闹景象,反衬了现在客居他乡的凄凉。 B、颈联实写,巫峡中那冰冷的滚滚江水,又引发了诗人的无限悲愁。 C、除了直抒胸臆外,诗歌还通过自然景物及人物的行为等方式来抒发感情。 D、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真挚,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本诗与《登高》都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同样是写“悲”,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悲”原因的异同。
  •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陆澄)问:“看书不能 , 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一日,论为学功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 , 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注]①陆澄:王阳明弟子,下文的“先生”即指王阳明。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凡明A不得B行C不去D须反在E自心F上体G当H即可通。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泉,指地下的泉水,不同于现在所说的“人死后所往之地”。 B、明,指懂得、了解,与成语“深明大义”中的“明”意思相同。 C、间,指间断,与《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的“间”意思相同。 D、廓清,意思与“克去”相近,指把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即“拔去病根”。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仅要看得多、解得通,更要在内心上苦下功夫、仔细体会。 B、治学者的心绪安定后,就不要一味地悬空静坐,而要有意识地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C、扫尽心中杂念,在自我反省与自我审视上下功夫,达到意念专诚,才能天理纯全。 D、荀子与王阳明都是儒学大家,二者思想一脉相承,都强调初学者应“静心学习”。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②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5)、不同于材料一的大量设喻,材料二仅在说理关键处运用比喻,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犁

    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

    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

    “五一”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

    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地响。屋里是纺车嘣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

    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

    “大娘!”

    “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

    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

    “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

    “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

    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

    “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

    “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

    “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

    “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

    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

    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

    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

    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

    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

    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

    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

    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

    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

    “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

    “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

    “李连长死在河里了。”

    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

    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

    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

    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

    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

    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撤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

    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

    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李连长的声音后,“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既写出了母女二人与李连长的熟稔,也揭示了“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开始纺织的原因。 B、小说围绕滹沱河展开故事,讲述了赵庄村普通村民赵老金在战士们被敌军围堵后,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却导致十几名战士命丧冰河,赵老金执著打捞战士遗体遗物故事。 C、“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构成了小说特定的环境;滹沱河水面结了冰,小队无法过河,却又不得不跳入河中,增加了文章的悲壮感。 D、“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写出了小菊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战士牺牲的事实给她带来的巨大的痛苦,表现了她对战士们的深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于使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如在战士牺牲后,一些精准的动作描写“织布”“用力”,神态描写“发呆”等传达了小菊的悲愤和痛楚,突出了小菊直爽的性格。 B、小说精心穿插多处环境描写,比如“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着战士们将要牺牲的悲惨结局。 C、小说结尾处写滹沱河“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运用比拟的手法,寄寓了作者对八路军战士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的赞美以及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永存的歌颂。 D、小说在构思和表达上都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李连长只出场一次,他与赵老金家的亲厚已然传递出来。
    (3)、本文同《百合花》一样,具有“诗意化”的特点,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
    (4)、小说以“碑”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媒介变迁的角度看,人类的传播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其中,在手写传播和印刷传播两个时代,文字都是承载信息的主要媒介,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文字复制的效率及成本上。从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到20世纪初电子媒介诞生的数千年漫长岁月中,文字一直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而存在。文字不仅使信息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更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积累成为可能,正是在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与传承中,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文字亦成为凝结人类文明的精粹所在。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媒介正在日渐取代文字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文字阅读也日渐被视听化的观看行为挤占甚至替代。20世纪80年代,以波兹曼为代表的学者担心电视让“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化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相比至少要经过数年学习才能具备读写能力的文字媒介来说,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显然更符合人们的感观需求。信息娱乐化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素养和底蕴,我国的电视文艺工作者一直主动地从文字媒介中汲取养分;电视文学曾令人眼前一亮,但只是昙花一现;电视读书节目在与娱乐节目、综艺节目争夺观众注意力的竞争中几无还手之力。然而,近年来,文字再次成为电视文艺深入开掘的对象,涌现了诸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书简阅中国》等优秀电视作品,让一度边缘化的文字及其承载的文化记忆随着电视节目的破圈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摘编自但午剑《媒介变迁视野下电视文艺的创新与思考》)

    材料二:

    对于现代受众来说,中国古文典籍因其书写文本的䤸故,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知识水平,这也造成了现代受众与古文典籍渐行渐远。而《典籍里的中国》将内容锁定中华文化的优秀典籍,以现代戏剧表演的方式建构仪式现场,活化典籍,打破现代受众与古代文献之间的阅读壁垒。

    传统文化类综艺的文化互通在形式上吸引年轻人注意,表述上建立现代文本编码,呈现上古今碰撞逐步实现观众对典籍文化的认知。如今,青年群体作为媒介参与和意义建构的主要群体,具有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话语表达意愿,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利用社交媒体形成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常将某一议题推向社会进程深处。面对青年文化现象,《典籍里的中国》使用现代化表达方式建立具有引导力的文本编码,其现代日常话语呈现依托于舞台场景营造冲突感和趣味性。古今碰撞的节目表现以读书人撒贝宁为代表,撒贝宁个人风格搞怪有趣,受到具有反叛精神青年的喜欢,他的现代人物形象将现代化思潮审美品味带到古代,古今碰撞产生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现代化表达、穿越符号搭载在现代性文化上,代表着主流文化向青年群体靠拢,实现了主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引导。《楚辞》篇中,撤贝宁将现代橘子带给屈原,求问楚辞何以灿烂不朽,一颗橘子贯穿屈原少年玩乐、青年得志、楚秦交好、国家灭亡全过程,橘子代表屈原对土地上人民情感的隐喻,是爱国家爱人民上下一心的象征。这种现代文学意向表达以穿越元素的搭载为包裹,以情动人,实现观众戏剧情绪共振,家国一体的认知得以建立,使节目获得广泛传播。尤其是在年轻受众中确立有效传播的印象管理路径,用现代化意向、青年文化文本以及更新的传播想象力激活观照人本的文化向心力。

    《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节目选择特定的典籍并从中选择句子进行演绎,节目开始由读书人撒贝宁打开书籍引入,在节目呈现上由访谈间、典读会、戏剧演绎依次向观众展示认知优先级,观众经过节目次序的排列由浅入深逐步了解典籍及背后的故事,使节目和观众建立共识。另外,典籍人物的选择从司马迁到李时珍,再到屈原、孔子、徐霞客、老子,这些经议程设置的典籍承载着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品质。如老子集天下大道传递世人智慧,袁隆平为家国粮食储备奋斗在科研一线,屈原为国投汨罗江明志,这些典籍文本其映射的家国情怀在传播中得以凝聚观众共识。《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国人的共同信仰寓于节目中,进行文化改造、重塑和凝聚,使历史产生个人情感共鸣,更能够使观众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中,不断构建并强化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

    通过对节目的总结发现,它们往往以反复性、强化性重复解释片段来完成意义的搭建。每一期节目选择典籍中具有主题意义的名句进行反复解读,“专家讲解+识读典籍+演员演绎”三重叠加的媒介仪式重复解释,不断积累受众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使节目在生产和传播中被赋予崇高意义和价值。《尚书》篇传递自古华夏一体的想象性主题,《天工开物》传递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心思想,《史记》篇讲述家国一体、天下一家的主题,《本草纲目》传递家国天下、大医精诚的价值信仰,《论语》讲述修己、安人、安百姓的中华民族智慧,《孙子兵法》传递兵者是国之大事的家国之重,《楚辞》传递了为国为民的大国情怀。三重叠加的传播方式使观众接受、认同节目意义。节目不仅通过反复策略建立集体认同,更将价值观融入节目主题中以维系社会意义的生产,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摘编自马欣《媒介文化认同对综艺节目的深度影响——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精粹,其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信息传播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B、电视文学和电视读书节目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这说明电视文艺工作者应当及时停止对文字媒介的开掘和依赖。 C、青年群体常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因其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话语表达意愿,他们具有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D、《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综艺类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其锁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了家国天下的价值信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将文字媒介和电子媒介进行对比,突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大众传播带来影响。 B、材料一列举《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电视作品,表明文字媒介随之再次走入大众视野。 C、材料二对《尚书》等典籍的主题进行分析,表现出优秀文化综艺节目具有的传播价值。 D、材料二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阐明综艺节目在传播过程中都体现出媒介文化认同。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通过大众传媒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节目在生产和传播中被赋予崇高意义和价值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倒计时采用了短视频的形式,从“雨水”到“立春”,从24倒数至1,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展示在世界面前。 B、电视剧《觉醒年代》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清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唤醒了青年群体的红色记忆。 C、“天宫课堂”以太空授课的方式,把航天梦、中国梦播撒到青少年心里,激发了很多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 D、自第一季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带来的诵读中外文学经典的热潮经久不息,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人沉思的文化现象。
    (4)、当代中国电视文艺发展迅速,我们应如何看待波兹曼等学者的“担心”?请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律是否带走了很多生活的乐趣?对此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巨石旁的树很老,岩石的岁数更老,记得山下的地质博物馆说这些岩石来自震旦纪。①那么,它的年纪,这些俯冲而下的岩壁的年纪最少也有五亿多年了。②在更久远的地质时代,地球深处的岩浆上涌,却未突破地壳成为火山,③熔化的岩浆在地下熔合不同成分的物质,渐渐冷凝,就形成了最坚硬的地球岩石圈的部分——花岗岩。④这些闪烁的石英和云母就是在那个熔铸过程中包藏其中的。然后,它们在多少亿年多少千万年的某次某几次强烈的地质运动中拱出地表,造成了眼前这些高山深谷。又在时间深处,被冰川,被水,被风打磨光滑,成砂成粉,风化为土,养育了草与树,养育了浩莽林海。

    数公里长的山道,岩壁时陡时缓地跌落着,一折,又一折,更像一章又一章循序递进的雄壮交响乐。不是贝多芬们制定了程式的四个乐章,而是连绵不绝的十八个乐章。陡直时,就张挂水的白练成为飞瀑与悬泉。这些水流本该发出巨大的喧哗,却被众多幽深如海的树林吸掉了其高音部和中音部,猛厉的奔湍变成了温柔的潺湲。奔涌的岩石歇脚,在一株枫下,在傍着老松的一丛杜鹃下聚为绿潭时,就变成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了。潭水漫溢,无风而有波。古代诗歌写到这样的静潭与飞瀑时,总是要写到猿,写到猿鸣的。“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现在,猿是没有了,时不时有一迭声的鸟鸣响起,倒比水声更尖锐响亮。如此这般,时行时停,____,十八层飞水飘飏,十八口深潭凝碧,两个多小时,就走过了静在米仓深处的十八月潭。

    (1)、文中划横线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说明修改方案,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3)、下列甲乙两句分别放入文中划线处,你觉得哪一句更适合,请简述理由。

    甲:看水看树看水看云    乙:看水,看树,看水,看云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题与立意,通俗地说,就是先了解“要我写什么”,然后确定“   A   ”。动笔之前,要认真审题,全面分析,审慎思考,进而确立写作的中心。

    审题,就是要抓住关键,弄清题旨。要善于抓住题干或给定材料中的关键字句,选有价值的信息,推敲琢磨,提炼归纳,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不要仅仅凭直觉就轻率动笔。重点思考题目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应该如何界定,可以从哪些方面立意。一般而言,“审”得清楚,   B   。立意,基本的要求是要“立”在题目或给定材料的范围之内,否则就是离题、偏题。在此前提下,立意应当具体、明确,不能(①)。比如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话题,如果简单地说“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必须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就不免空泛;而选定一个角度或划定某个范围(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从当下具体的事情做起”),小切口,深挖掘,从特定的题材中体现主旨,才更容易谈得具体深入。

    立意还应该   C    , 写出我的情感态度、我对问题的认识。总在文章中重复别人说滥了的观点,“立”的不是自己的“意”,缺少思考,只能流于俗套。确定独特的立意,需要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地分析事理,并善于从人们(②)的现象中,开掘新的意义,从而形成独特见解。

    (1)、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

            ②

    (2)、请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舟泛水上,与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2)、《<论语>十二章》中“”八字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3)、古人怀远思归,常以想象写对方,如“”,既能拓宽意境,又能深化感情。
  • 1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蝶恋花·种树

    清代·刘琬怀

    携取鸦锄庭畔凿。细草芟除,根节先盘错。漫访橐驼人姓郭,栽培性理须深度。

    滋露流云良不恶。几度春秋,枝叶欣欣托。它日著书青覆阁,龙鳞岂独苍松作。

     【注】①郭橐驼,柳宗元笔下的人物形象,以种树为业。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携取鸦锄庭畔凿”即点明种树的准备工作,词人携带着鸦嘴锄在庭院旁边凿土挖坑,为种树打下基础。 B、“细草芟除,根节先盘错”,词人芟除杂草,发现根节盘错,这为种树增加了难度,但也显示出其细心和决心。 C、“滋露流云良不恶”,是说树苗种植完毕,虽遭受了风吹雨打,但是最后终于长大成材,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D、词的末句,词人说不要以为只有苍松才拥有如龙鳞般的树皮,其他树木也可以,以此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2)、从词人记述的种树经历和感悟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发?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 1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 , 而拙于活己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方孝孺《深虑论》)

    材料二: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 , 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

    汉惩秦之孤立A于是B大建C庶孽而为D诸侯E以为同姓之亲F可以相继而无变G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活,使动用法,与《兼爱》“故亏父而自利”的“亏”用法相同。 B、肆,恣纵,放肆,与《烛之武退秦师》“又欲肆其西封”的“肆”意思不相同。 C、区区,形容微不足道,与《答司马谏议书》“区区向往之至”的“区区”意思相同。 D、“为者败之”中“之”与《陈涉世家》“怅恨久之”的“之”用法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和写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孝孺和老子都同意做事需要未雨绸缪,要在事情未发生时就要图谋打算,要在祸乱产生前就要处理妥当。 B、秦始皇灭六国后,认为周朝灭亡之因是诸侯强大,于是改行郡县制,但未能预见汉帝刘邦于陇亩之中崛起。 C、材料一末段再次点题,并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进行论述,最后以反问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味隽永深长。 D、方孝孺认为要知天下之变,不是靠“智虑”“法术”能做到的,只要以德合“天心”,就能得到上天的眷顾。
    (4)、将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

    ②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材料一作者认为导致历代帝王国家覆灭的根本原因是“深虑”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哪三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关(节选)
    鲁迅

    ①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般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

    ②“站住!”几个人大叫着。

    ③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④“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⑤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糊糊的说,“我记性坏……”

    ⑥“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曾经拜访过先生……先生在城圈边溜溜?”

    ⑦“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⑧“那很好!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⑨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⑩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账房和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刀,木札,预备抄讲义。

    ⑪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在动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得他慢慢的说道:

    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⑬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⑭“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

    ⑮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⑯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

    ⑰“㖇,完了!”

    ⑱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⑲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⑳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

    ㉑老子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一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手。

    ㉒第二天早晨,天气有些阴沉沉,老子觉得心里不舒适,不过仍须编讲义。

    ㉓“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想。

    ㉔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㉕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且声明:这是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轻,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

    ㉖老子再三称谢,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楼,到得关口,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㉗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㉘大家回到关上,好些人跟着关尹喜走进公事房里去。

    ㉙“这就是稿子?”账房先生提起一串木札来,翻着,说。

    ㉚“字倒写得还干净。我看到市上去卖起来,一定会有人要的。”书记先生也凑上去,看着第一片,念道:

    ㉛“‘道可道,非常道’……哼,还是这些老套。真教人听得头痛,讨厌……”

    ㉜“医头痛最好是打打盹。”账房放下了木札,说。

    ㉝“哈哈哈!……我真只好打盹了。老实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恋爱故事,这才去听的。要是早知道他不过这么胡说八道,我就压根儿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

    ㉞“这可只能怪您自己看错了人,”关尹喜笑道。“他那里会有恋爱故事呢?他压根儿就没有过恋爱。”

    ㉟“您怎么知道?”书记诧异的问。

    ㊱“这也只能怪您自己打了瞌睡,没有听到他说‘无为而无不为’。这家伙真是‘心高于天,命薄如纸’,想‘无不为’,就只好‘无为’。一有所爱,就不能无不爱,那里还能恋爱,敢恋爱?”

    ㊲窗外起了一阵风,大家都觉得有些冷。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提到老子“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温和地讽刺了道家思想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窘迫,也是对知识分子脱离生活的反思。 B、“惊叫”“即刻”“万想不到”生动地表现了关尹喜见到老子时的惊喜与尊敬,专门到图书馆去查阅书籍也说明他对道家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 C、当老子正经讲起学问时,大家却都没有了之前的热情,甚至打起瞌睡,表明他们对真正的学问并无兴趣,揭示了世俗社会对老子的盲目崇拜。 D、老子离开时的场景描写很独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近及远,白、黄、青、灰等色彩词语的使用,描绘出了一种既具象又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
    (2)、下列对文中作者采用的描写方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落⑨中对巡警、签子手和牛进行了动作的细节描写,如一个“扛”字展现了巡警的粗鲁,也体现了老子被强行扛到青牛背上的尴尬。 B、段落⑩和㉑中“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这种心理的重复描写,揭示了老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屈服于权力和形势的处境。 C、从段落㉙—㊱的语言描写中,可看出书记、账房先生对老子的不屑与嘲讽,以及关尹喜对老子人生经历的熟悉和对其思想的深刻理解。 D、段落③⑪⑲中老子的外貌描写都用了“呆木头”的比喻,这是为老子画的漫画,刻画出老子木讷呆板、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形象特点。
    (3)、关尹喜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鲁迅自述在《故事新编》的创作中“从认真陷入了油滑”。有人说鲁迅的所谓“油滑”,指的是“现代生活细节对于历史的入侵”,请结合本文说说你对这一阐释的理解。
  •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历来被视作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初声。“君子”人格的极成,不仅仅是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修己以敬”),而且必须贯达在“安人”与“安百姓”的政治实践之中。孔子特别强调:“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表达了对“修己以安百姓”的审慎态度。对此,孔子回答子贡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时的一段话——“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可为佐证。“仁”与“圣”的分际,表明孔子心驰神往尧舜时代的理想政治的原因,与其说是执政者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自我牺牲精神或超凡入圣的道德品格,不如说是他们能够遵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施政原则。

    孟子的内圣外王建立在性善论与民本论的基础之上。表面上看,由“不忍人之心”向“不忍人之政”的扩充,即“内圣”极成“外王”的过程。但是,深究起来却并非如此简单。在回答齐宣王询问“齐桓晋文之事”时,孟子对“保民而王”有详尽的论述。他认为,若想达成“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孟子·梁惠王上》)的外王效果,需要在实施各项政策的过程中扩充自己的“不忍人之心”,并将此心贯注在“制民之产”的经济制度、“薄赋养民”的福利措施、“由养而教”的政治原则之中。孟子的理想世界包括内外两面——内而根于仁心,外而发为仁政。不可否认,“道德”在孟子思想中有着超乎“利”“力”的优先地位,但若因此认为孟子的政治领域即道德领域的延伸,却是曲解了孟子,因为他在肯定“道德”的同时,仍然坚持“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也就是说,孟子并没有否认“先王之法”和圣人的“规矩准绳”,他强调的是在此基础之上再“继之以不忍人之心”。

    与孔子相较而言,孟子标举的“内圣”似乎更加容易达致。在其与齐宣王的对答中,宣王多次强调“寡人有疾”,表示由于自身缺陷难以施行仁政的主张。孟子并没有对“好货”“好色”“好勇”之“疾”予以严斥,而是强调要“与民同之”。可见,孟子强调的是政治主体必须发动内在的“不忍人之心”这种驱策力,在具体的为政过程中关注社会大众的福祉,尽力谋求“外王”的实现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忍人之心”并不等于内圣道德的完满体现,它是“内圣”与“外王”两个相互涵摄范畴的共同基点。

    (摘编自黄建跃《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中国的内圣外王之道,是政治哲学的问题,它是中国哲学的政治教化论。

    “天人合一”无非是要求人如何做人,达到超凡入圣。儒佛都讲超凡入圣,道教到宋明以后也讲超凡入圣,儒、释、道都讲超凡入圣,所以圣人是中国人格境界最高的人。由于中国哲学认为圣人是最高人格,是最有道德、最有学问的人,从传统哲学看,这种人最适宜做王,因此就有内圣外王之道。近代的一些学者,很多人认为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或中国学术的根本,梁启超读《庄子·天下》时就认为“内圣外王之道”一语最早出现在此篇,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学术的根本。

    我想,中国哲学的长处与短处都表现在此。中国哲学的长处是非常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应该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因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但是内圣之学能不能推出外王之道来呢?我想是不行的。如果“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必定走向泛道德主义。儒家学说从某个角度来看,具有非常浓厚的泛道德主义的倾向。因此,从中国哲学的过去可以看出一点来,把道德政治化,另一方面把政治道德化。把道德政治化,从中国历史看,往往美化了现实的政治;把政治道德化,使道德屈从于政治。

    我想,内圣外王之道并不见得是中国学术的精华。内圣是很重要的,把中国传统哲学定在内圣上,非常恰当。由此推出外王之道,可能非常错误,这就导致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而缺乏法治,它所考虑的是统治者的品德是否特别高、特别好。依靠这一点,我认为内圣和外王应该包含不同的内容,它应该是两套,不可能是一套。

    因此,我把儒学定位在内圣之学上,儒学对现代的意义是内圣之学。我们应把内圣和外王分开,圣王都是假想的,在中国的实际生活中没有圣王,只有王圣,就是统治者把自己认作圣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就在于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为什么要使儒学发挥所有的功用呢?只要能发挥应有的功用就可以了。当然,对道家也该如此。现在的误解是,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有民主观念,事实上中国古代只有“民本”思想,那不是现代的民主。

    (摘编自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

    (1)、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对内圣外王之道的追求,不止于“君子”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而是以审慎的态度将道德贯达在政治实践之中。 B、孟子认为要达成“外王”的效果,需要在施政过程中扩充自己的“不忍人之心”,但孟子并不因此否认“法”的作用。 C、传统哲学认为拥有最高人格的圣人是做统治者的最合适人选,儒释道三家因此将超凡入圣作为做人的最高追求。 D、汤一介认为中国历史上并无内圣而外王的实例,往往是统治者在取得统治地位后美化自己,把自己认作了圣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于孔子,孟子的“内圣”标准较低,比如他对齐宣王自身缺陷就比较包容。 B、中国哲学的短处也表现在非常强调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应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C、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圣之学,不可能开辟出能适应现代民主政治要求的外王之道。 D、材料一侧重于讨论内圣与外王的联系,而材料二认为应将内圣与外王分开讨论。
    (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二中“泛道德主义”倾向的一项是(   )
    A、谚语:“先做人后做事,事无不成;先修身再律己,人无不胜。” B、黄宗羲:“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C、康熙:“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 D、朱元璋:“朕于廉能之官,虽或有过,常加宥免。”
    (4)、材料二整理自汤一介教授在某次讲座上的发言稿,请简要分析其作为发言稿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5)、两则材料一“立”一“驳”,因而各自呈现出鲜明的论证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