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量取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2)、实验中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可通过 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用温度计测量加热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甲”或“乙”)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加热时间t/min
0
0.5
1
1.5
2
2.5
3
甲的温度T甲/℃
30
34
38
42
46
50
54
乙的温度T乙/℃
24
32
40
48
56
64
72
-
2、小明家中的燃气热水器将水从20℃加热到44℃,消耗了0.12m3的天然气,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若该燃气热水器的效率为90%,则被加热水的质量为 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
-
3、如图所示,电流表A所测的电流是( )
A、通过L1的电流 B、通过L2的电流 C、通过干路的电流 D、电源被短路 -
4、如图所示是某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对照此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是30% B、减少机械的摩擦可以提高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 C、该汽油机所输出的有用功增多,其热机效率也会提高 D、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机效率将不断提高,但不可能达到100% -
5、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将空气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B、拉开的弹弓将石子弹出的过程,弹性势能增大 C、“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返回舱在减速着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水平路面上疾驰的汽车,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6、小明和小杰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B点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请根据甲图连接乙图的实物图 , 其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2)、当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原因有可能是 , 正确连接之后,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此时读数为 , 电流表放在C点时,测出电流是1A,则流过灯泡L1的电流是 。 -
7、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人用125N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2m求:
(1)、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所做的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8、现有某型号柴油5kg,已知该型号柴油的热值q=4.2×107J/kg,求:(1)、此柴油完全燃烧,可释放多少热量?(2)、若此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则能把多少kg的水从20℃加热到70℃?[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3)、此柴油通过某柴油机,可输出8.4×107J的功,则柴油机的效率η是多少?
-
9、如图所示,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m甲>m乙)。用两个规格相同的加热器连入电路加热,该过程中忽略液体蒸发且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得到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线。
(1)、甲液体第1分钟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分钟内能;甲液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2)、两种液体的比热容c甲c乙(选填“>”“<”或“=”),你判断的依据是 。 -
10、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图1是该过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图2的示意图形象反映两种物态下分子排列的特点。
(1)、如图1,在温度为0℃时,该物质的内能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零;(2)、在t1时刻的分子动能 t4时刻的分子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在t2时刻的内能 t3时刻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请说明判断依据:。(4)、在t1时刻的分子排列可能如图2 (选填“a”或“b”)。 -
11、某人采用图1所示站姿锻炼∶双脚并拢,脚尖C触地,脚后跟踮起,手臂水平,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的A点,B点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锻炼时,躯体保持伸直,手臂弯曲、伸直交替进行。(人体可视为杠杆,C点为支点)
(1)、 在图中画出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 在图中画出墙壁对手掌支持力F的力臂(3)、如图2脚尖离墙壁越远,手掌对墙壁的压力就越(选填"大"或"小"),依据公式F1L1=F2L2 分析,墙壁对手掌支持力F为动力F1,L1、F2、L2三个量的变化是L1、F2 L2(以上三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2、(1)、某组同学在做“探究小灯泡发光”实验,他们有一个小灯泡和一些新的干电池。小灯泡结构及主要部件如图1所示,以下部件必须采用绝缘体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序号)。
A、灯丝 B、支架:支撑灯丝,一端连接灯丝,一端连接螺纹外壳或连接点 C、与支架接触,用于固定支架 D、螺纹外壳 E、分隔环:用于隔开螺纹外壳和连接点 F、连接点(2)、下面能使灯泡发光的是图 , 属于短路的是图 , 属于断路的是图 。
(3)、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2中将两个灯泡、开关连成并联电路,开关控制两个灯泡,并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4)、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应该只闭合开关 , 若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该只闭合开关 , 不能同时闭合的两个开关是 。
-
13、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
14、小勇查资料得知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强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A、毛皮与硬塑料摩擦,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B、毛皮与硬塑料摩擦,硬塑料失去电子带正电 C、毛皮与玻璃摩擦,毛皮、玻璃都失去电子带正电 D、毛皮与硬塑料摩擦,毛皮与硬塑料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
15、如图是汽车日间行车灯的电路图。当汽车启动时,S1闭合,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S2 , 车前大灯L2也亮起。以下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
B、
C、
D、
-
16、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小旋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如图所示,液体每秒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经过实验,小旋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
时间t/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据此可知:甲、乙两种液体从34℃加热到42℃,所吸收热量分别是Q甲、Q乙 , 则( )
A、Q甲>Q乙 B、Q甲<Q乙 C、Q甲=Q乙 D、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气体分子充满整个密闭容器后,分子运动会停止 D、甲物体传递热量给乙物体,但甲的内能不一定大于乙
-
18、R1、R2、R3为不同的定值电阻,L为某一规格小灯泡。通过图甲所示电路中物理量的描述,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2)、电阻R2的阻值。(3)、将灯泡与R3连成如图乙所示电路,求:灯泡L两端电压UL;(4)、若测得通过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求图乙通过电源的电流I。 -
19、如图所示是某品牌汽车汽油机的能量流程图,某次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了0.1kg汽油。求:【汽油的热值为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
(1)、该汽油机的效率;(2)、此行驶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3)、若释放的热量有25%被冷却水吸收,则质量为5kg的冷却水升高的温度。 -
20、同学们利用以下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生电源(调至6V进行实验)、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2)、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选填“左”或“右”)端;(3)、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选填“断路”或“短路”);(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片的位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请将表格未填写的数据补充完整:电压U/V
1.0
1.5
2.0
电流I/A
0.2
0.4
(5)、之后再将另外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实验中若定值电阻从20Ω换成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6)、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