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学校科技节上,爱动手的小聪同学用橙子做了一个“水果电池”,点亮了发光二极管(LED),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光二极管为水果电池提供电压 B、橙子内部是导体 C、点亮发光二极管是因为自由电荷在移动 D、铜片是负极
-
2、 镓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元素符号 Ga,它的熔点是 29.7℃,沸点是2403℃。如图所示,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温度由 20℃升高到 29.7℃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升温至 36℃。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min 镓吸收的热量为零 B、0-1min 镓的比热容大于 4~5min 镓的比热容 C、在 t=1min 时镓的内能大于 t=4min 时镓的内能 D、在 t=1min 时镓的内能小于 t=4min 时镓的内能
-
3、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锅内炒油料时,油料的温度升高,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油料的内能 B、木柴在灶膛里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木柴在灶膛里燃烧时,灶膛里的木柴逐渐减少,剩余木柴的热值逐渐增大 D、油料越炒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来越多
-
4、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经过0.5s测速仪接收到信号,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离测速仪有m远,第二次发出信号,经过0.4s测速仪接收到信号,则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离测速仪有m远,若两次发出信号之间间隔是0.85s,那么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s,该过程汽车行驶的距离是m,汽车速度是m/s。(超声波速度340m/s)
-
5、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
6、小明家距离学校 1.2km,一天上学,小明先用时 300s慢跑前进了 600m,休息了100s以后,余下的路程以 1m/s的速度步行到达学校。试求:(1)、小明前 300s跑步的速度是多少?(2)、余下路程以 1m/s的速度步行到达学校所用时间是多少?(3)、小明上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跳起来了,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
8、如图,小明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带有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2)、该实验原理是;所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实验时为了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斜面的坡度不宜过(选填“大”或“小”);(3)、AB段距离sAB=cm,小车在全程AC段时间为4s,AC全程平均速度vAC=m/s;(4)、如果在测量 AB 段的平均速度的步骤操作中,若小车还没释放就提前开始计时,则测得时间会偏 , 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均选填“大”或“小”);(5)、小车在AC段运动过程中,全程的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B , 全程所用时间一半的速度为v半 , 则两个速度关系为vBv半(选填“>”,“=”或“<”)。(6)、在图 ABCD 四个图像中能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9、在小锤敲击下,某金属片3s内振动了720次,金属片振动的频率是 , 人耳(填“能”或“不能”)听到金属片振动。
-
10、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11、 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选填“花”或“自己”)为参照物,此时马匹相对于诗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
-
1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机械秒表的读数是s;
-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外科医生常用次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放在播放音乐的喇叭旁的烛火会随着音乐声舞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
14、如图所示,编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用木锤以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的同一个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
15、15℃时,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的最快( )A、铁 B、水 C、软木 D、空气
-
16、下列单位换算是否正确(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0.456m C、36cm=36cm÷100=0.36m D、64dm=64m=6.4m
-
17、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测量四次,结果分别是:5.35cm、5.33cm、5.34cm、5.341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取( )A、5.33cm B、5.34cm C、5.3325cm D、5.333cm
-
1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 50cm B、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 9s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 1.2m/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 15mm
-
19、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和速度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A、s、km/h B、min、m/s C、s、m/s D、h、km/h
-
20、图甲是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2号”,该船在某海域进行科考活动时,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乙所示。经过4s后收到回声,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求此过程中:(1)、声波传播的距离;(2)、发射点到海底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