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汽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10m。假设行车绿灯亮起瞬间,每辆车都同时加速启动,6s后速度都达到12m/s,该过程中小车通过了36m,之后以12m/s的速度匀速通过路口。该路口绿灯亮的时间20s,而且按倒计时显示。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绿灯通行的汽车,车头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求:

    (1)、小车从启动加速到12m/s的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次行车绿灯时间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3)、与汽车同时等待的还有与车道平行的人行横道的人(人与第一辆车头齐平),车行道与人行道绿灯同时亮起,人行道上的人与汽车同时出发。已知v=1.5m/s,人行横道长24m。当人刚走完人行道时,求最前面的汽车车头距他多少米?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纤的奥秘

    光纤电缆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发明光纤电缆的,就是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光纤电缆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光可以从弯曲的玻璃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如图甲)(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如图乙),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入射角再增大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如图丙),这样光就在玻璃中传播,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图丁),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它只有在如上述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图1是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的图像。

       

    所以,一般弯曲的光学纤维(简称光纤),只要它的玻璃芯的透明度高、均匀,并且芯与外皮层之间的分界面光滑,就是一根好的光导管。一根头发般细小的光纤,其传输的信息量相当于一条饭桌般粗大的铜“线”,为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础,数以万计的光学纤维构成的光学纤维束(如图2),它不仅能传导光能,也能将图像从一端传到另一端。传光能的纤维束称传光束,同时能传图像的纤维束称传像束。

    (1)完成上文中的空格

    (2)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填“有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3)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入射角必须满足条件才会发生全反射

    A.大于42°             B.小于42°             C.大于45°             D.小于45°

    (4)某些自行车的尾灯也采用了全反射被镜的原理,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的构造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 3、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 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204m C、汽车的行驶速度是20m/s 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
  • 4、小刘与小王住在同一个小区,周末他们都要去同一个书店看书。他们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小区大门口出发,小刘走路,小王骑自行车。当小王以4m/s的速度骑车用时12min到达书店,却发现书店关门了,于是他立刻沿原路返回。又过了4min他遇到了正在走路的小刘,于是载着小刘一起回家了。小王从小区出发到返回一共用时20min,如图是他们的路程与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刘走路一共用了20min B、小王骑车返回的速度是6m/s C、他们小区距离书店1440m D、当小王到达书店时,小刘距书店还有1800m
  • 5、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折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 6、甲、乙、丙三个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一定匀速下降,且v>v , 丙可能停在空中 B、甲、乙一定匀速下降,且v>v , 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v C、甲、乙一定匀速上升,且v>v , 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v D、甲、乙、丙都在匀速上升,且v<v<v
  • 7、四中的操场正在举办运动会,同学们激情飞扬,关于运动会上出现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的加油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4×100m的接力赛中,两运动员在交接棒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相对静止,才对交接棒有利。 C、百米赛跑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的声音后计时,对应的运动员成绩会变差。 D、音箱发出的很大声音,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对他们来说,这个声音是噪音。
  • 8、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王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另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用蜡烛B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B”)这一侧观察;
    (3)、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5)、如图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的像将(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关于镜面对称。
  • 9、小敏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她想: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程度相同。

    (1)若她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

    (2)若她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弦线做实验;

    (3)小敏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4)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10、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乐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若测得纸锥在甲、乙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12.40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平均速度为m/s;

    (2)、在图2中,能正确反映出该纸锥从甲位置下落到丙位置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在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同学们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纸锥的质量。为了验证猜想,简要的做法是选择形状相同、质量不同的纸锥从(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竖直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最大速度,并分析最大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 11、科考船“雪龙号”在南极考察时,静止在一座冰山前鸣笛后4秒听到回声,若在鸣笛后它以2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这座冰山,(空气中声速为340m/s,保留一位小数)。求:

    (1)冰山离船有多远?

    (2)坐在行驶的船上的人多久能听到回声?

  • 12、暑假里小勇一家要乘G2885次列车从成都到重庆旅游,他们乘坐出租汽车前往成都火车东站,在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G2885次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

    车次

    发站

    发车时间

    到站

    到站时间

    运行距离

    G2885次

    成都东

    09:41

    重庆西

    11:18

    300km

    求:

    (1)、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出租车从该交通标志牌处到达成都火车东站,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G2885次列车由成都东站驶往重庆西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已知G2885次列车车身长度为200m,列车途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1050m的大桥,求该次列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多少s?
  • 1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

  • 14、有一种利用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为;当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 , 表示液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15、如图所示是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相同时间内的波形示意图,图像中,和B物体发声响度相同的是 , 响度较大、音调较高的波形是(两空均选填“A”、“B”、“C”或“D”)。

  • 16、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为机械停表,则停表记录的时间为s。

  • 17、某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站立于扶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s,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50s B、20s C、15s D、12s
  • 18、下列事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明说,可以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亮的距离 B、小红说,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测量海面到海底的距离 C、小李说,汽车司机用钢管敲打汽车轮胎是主要是利用音调来判断轮胎内加气是否充足 D、小陈说,在相同温度和介质的情况下,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要快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 19、下面是从粗心的小乐的物理笔记本摘抄下来的,请你指出其中有错的是(       )
    A、v的大小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B、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C、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D、物体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后半程平均速度为1.5v,则全程平均速度为1.25v
  • 20、2023年7月28日晚上,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开幕式上金色烟火绽放,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几声巨响,带有“12”至“1”数字的倒计时烟花字母依次腾空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灿烂的烟花不是光源 B、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可以沿曲线传播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D、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上一页 842 843 844 845 8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