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有密度分别为 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2ρ1ρ2ρ1+ρ2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ρ1+ρ22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1ρ1ρ2)m0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ρ2ρ11)m0
  • 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表达式为.根据表中提供的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可.知此种物质是.

    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1.0×103

    0.9×103

    酒精

    0.8×103

    2.7×103

    水银

    13.6×103

    8.9×103

  • 3、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 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 (ρ=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    ).
    A、0.05 吨 B、0.26 吨 C、2.6 吨 D、50吨
  • 4、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0×103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8.9×103

    煤油

    0.8×103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 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20g,1.0×103kg/m3 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 D、20g,0.8×103kg/m3
  • 6、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统一标本中取出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 m1=12g,V1=2.5cm3,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要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

  • 7、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 m3=.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 8、小燕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测出河中沙子的密度,她将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 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中分别放入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沙子倒入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图所示,沙子质量为g.
    (3)、将左盘中的沙子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筒壁,使沙子表面 , 读出其体积为30cm3.
    (4)、计算出沙子密度为 kg/m3.
  • 9、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不是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首饰店的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合适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实验:

    (1)、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节底板水平;

    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图,则手镯的质量为g;

    C.用电子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将手镯浸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E.用电子天平测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2)、手镯的密度为g/cm3(保留一位小数).
    (3)、测量前,若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则测得的质量偏(选填“小”或“大”).
    (4)、由于溢水管口残留有少量水,由此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选填“小”或“大”).
  • 10、为了测量冰块的密度,把水注满可均匀膨胀,质量和厚度忽略不计的正方体模具中,塞紧注水孔,利用天平测得水的质量.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把注水的模具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水的质量为g.
    (2)、把模具放入冰柜中冷冻,待水全部(填一种物态变化)成冰,将模具取出,用测出模具的边长为5.00cm.冰块的密度为g/cm3.
    (3)、如果在操作时模具没有注满水,可能导致冰块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1、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 1×103m3,测得其质量为2.6kg,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kg/m3 , 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送车.
  • 12、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 , 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cm3 = 0.9 × 103kg/m3 )
  • 13、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 14.4g,体积为20cm3 , 则样本的密度为g/cm3;i课桌的体积为m3.
  • 14、一个容器的质量为 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cm 3 , 此液体的密度是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5、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王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

    ②向量筒中倒入 V1=60mL的水;

    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 V2=65mL处;

    ④取出石块,水面降到了 V3=58mL处;

    ⑤小王认为石块体积测量不够准确,石块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吸附的水清除后,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 V4=66mL处.

    请解答下面问题:

    (1)、该实验原理为(用物理符号表示).
    (2)、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mL处的原因是.
    (3)、请你根据小王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下表格空白处.

    物理量次数

    火山石块的质量 m/g

    V1

    V2

    V3

    V4

    火山石块的体积V/cm3

    火山石块的密度ρ/(g·cm-3)

    1

    60

    65

    58

    66

     

     

    (4)、指出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②.

  • 16、设计与制作:

    给你一只弹簧、两个相同的平底试管、足量的水.请你将一架托盘天平改造成一个可以粗略测量小固体块密度大小的装置____((ρ固>ρ水).

    要求配图说明:(1)装置;(2)刻度原理;(3)使用步骤.


    原理:①将被测固体放入左盘试管,液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②右盘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天平重新平衡,液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

    m=m,m+m0=m+m0(m0=m+m试管),

    所以m图=m水加,

     ρVV,ρρ=VV=hh,ρ=hhρ.若取h左数值为1,由于ρ水=1g/cm3 , 则ρ圆 数值为h合所对应的弹簧示数,单位为g/cm3.
    步骤:①将被测固体放入左盘试管;②右盘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天平重新平衡;③将弹簧上端拉伸(或压缩),使弹簧上示数为“1”的位置与左盘试管液面相平;④此时右盘试管中液面对准的弹簧示数就是被测固体密度值.如:对准示数“3”,则ρ固=3g/cm3

  • 17、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g·cm-3)

    测量值

    6

    370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 18、如图所示的惠女石雕大小跟真人差不多,石头的密度是 2.7×103kg/m3(约是人的3倍),则这尊雕像的质量约为(     ).

    A、2kg B、20kg C、200kg D、2000kg
  • 19、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 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面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 f1 , 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2 , 则f1f2(选填“>”“<”或“=”).
  • 20、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图所示,双黄线右侧的两个机动车道,每车道宽3.6m,一辆长为4.5m、宽为1.8m的轿车 A,以54km/h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行驶在左侧机动车道正中间,某时刻,在距离轿车前方s=22.5m的岔路口的C点,一辆长为1.8m的自行车,突然从非机动车道横穿机动车道,不考虑轿车和自行车车速和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自行车车速只有在范围内才能避免与轿车相撞.所以骑自行车时应随时注意观察周围车辆,按照红绿灯信号要求,保障安全通行.

上一页 428 429 430 431 4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