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一位同学很粗心地仅画了三根光线,没有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1)、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是 , 法线是(前两空选填“MM”或“”):玻璃在分界面的侧;(2)、入射光线是(选填“AO”“BO”或“CO”),反射角大小为;(3)、折射光线是(选填“OA”“OB”或“OC”),折射角大小为。
-
2、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3、(1)、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 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如图甲、乙所示,1元硬币的直径为cm。停表的读数为s。(2)、小明利用手机示波软件做家庭实验,在相同的坐标轴中显示了3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响度最小的是图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图的声音(选填序号)。
-
4、如图所示,作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
5、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
-
6、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他看到了放大的正立的“国”字,这是光的现象,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
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cm;(2)、s;(3)、s。
-
8、夏天,太阳光照进树林,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小光斑,小光斑是太阳的像;小明照镜子看到自己镜中的像是小明的像;小明爷爷老花眼,用凸透镜靠近报纸看到正立放大的字是像。(均选填“实”或“虚”)
-
9、如图为北山中学小琪与同学做的家庭实验,将一枚硬币放在空碗底部,观察者能看到碗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选填“进入”或“不进入”)了人的眼睛。然后小琪将碗移到观察者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保持观察者的眼睛、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小琪缓缓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观察者(选填“能”或“不能”)重新看到“硬币”,这是由于光的的缘故。
-
10、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减弱噪声;日常讲话交流是利用声音传递。
-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无关 D、用B超检查人体,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
12、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月亮倒影比天上的月亮距离液面近一些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
13、升旗仪式,播放一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所用的时间约为( )A、16s B、46s C、126s D、256s
-
14、关于物理学习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理解物理概念;②多做实验并联系生活;③多做针对性习题并总结;④多问同学和老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轮船、汽车、工程机械与物理无关 B、桥梁、隧道、建筑与物理无关 C、手机、电脑、互联网与物理无关 D、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
16、下列不属于物理学学习内容的是( )A、声现象和光现象 B、热现象和力现象 C、遗传与变异 D、电现象和物质结构
-
1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未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后如图甲所示,实验时需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实验过程中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实验时测量。(2)、如图乙所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将(选填“保持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3)、如图丙所示是一个加宽的杠杆装置,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若只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点正上方的点,力臂是线段(选填“”“”或“”)。
-
1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将手按在同一水平接触面上滑动时,感觉受到的阻碍也是不同的,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有关。(2)、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前,应先观察不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目的是为了。(3)、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前,应在位置先调零再使用。(4)、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实验是根据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
19、某实验小组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所示,从结构来看,压强计的U形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选填“液体”或“空气”)对左侧液面的压力使压强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升高。(3)、如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来反应被测压强大小的,这种实验方法是法。(4)、实验结束后小组内进行交流,为了使实验过程中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下列方法中有效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 C、容器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5)、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
20、在物理课外拓展活动中,力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两个形状相同的不吸水的长方体连接起来,再用不可伸长轻质细杆将、两物体悬挂后,放入底面积的圆柱形容器中,细杆上端接有一个力传感器,初始时物体与容器底刚好接触但没有压力。从时开始向容器内匀速注水(水始终未溢出),注水速度。已知、两物体的底面积 , , , , 细线长度为 , , 取。求:(1)、物体的体积。(2)、时,物体受到的浮力。(3)、现从水刚好到的下表面开始计时,到刚好浸没为止,写出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