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跳绳计数器,如图甲、乙电路所示.已知电源电压U1=12V,U2=6V,电阻箱R2调到1kΩ, R3是个标有"6V 3W"的自动计数器,R1是一种光敏元件.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信号触发器两端电压UAB=U0时就使乙图电路中S2闭合,使自动计数器计数一次。图丙是对某位同学的跳绳项目进行测试后,信号触发器记录的某一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自动计数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如丙图,该同学跳绳一分钟,自动计数器消耗的电能 . (设该同学测试过程中每次跳绳的时间相等,中间没停顿);

    (3)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信号触发器接通受控电路时,U0和R1的电阻的值为多少

    (4)由于整个装置工作时间较长, 导致U1的电压逐渐减小,现场又没有适合 U1的电源更换,为了能使计数器正常工作,可以对甲图电路做的调节是

  • 2、小华在探究电磁现象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①在图甲中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知:电路中有产生;

    ②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偏转(选填“左”或“右”);

    ③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有关;

    (2)图乙装置的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对通电导体;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图中的金属棒最好选用(填字母代号)。

    A.铁棒

    B.玻璃棒

    C.铝棒

  • 3、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依次将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R(欧)

    5

    10

    20

    电流I(安)

    0.4

    0.2

    0.1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

    (2)完成第1次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电阻,改接10欧电阻。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是依据 (选填“电流”或“电压”)表示数;

    (3)用20欧定值电阻替换10欧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如表所示数据。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如图2所示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根据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4)要完成本次实验,电源最多只能将 节干电池 联。

  •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装登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质量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该实验通过比较比较热值(选填“升高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该实验通过比较比较比热容大小。(选填“升高温度”或“加热时间”)

    (2)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会偏(选填“大”或“小”),原因可能是:

  • 5、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现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流最大为 0.5 A,并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电流,要求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

  • 6、关于能量、能源及材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当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波长与频率成正比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 7、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通电的酸、碱、盐水溶液周围会产生磁场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 8、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导体 D、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球到金属箔
  • 9、如图薄片组成45°直角三角形,按图(A)接法M、N间电阻为R,则按图(B)接法P、Q间电阻是

  • 10、路灯给市民出行带来方便,我们发现同排路灯即使一盏灯烧了,其他仍然亮着,这是因为各盏路灯间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用电高峰期,路灯比较暗,这时路灯的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了解冰箱内压缩机和灯泡连接情况的过程中,打开冰箱门后,看到灯亮但压缩机不工作的现象,可以断定压缩机和灯泡是联。电阻箱的读数是Ω。

  • 12、聊城公交车新上的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内燃机是汽车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的机器,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
  • 13、受长江中上游强降雨影响,6月29日三峡枢纽开启今年首次泄洪。如图甲,泄洪时主要将拦河坝储存的水的 能转化为动能;未开启泄洪孔时,通过图乙所示水力发电装置将该能量转化为 能。

  • 14、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智能电动汽车,装有平视显示系统(简称HUD)。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使显示器上的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部分光路如图乙所示。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具有单向透光功能,还可以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汽车的后视镜壳、内饰门板和门把手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未来汽车排放会越“低碳”,汽车本身则会越“高碳”。

    (1)、电动汽车充电时,为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应将汽车金属外壳接
    (2)、碳纤维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大显身手,与它自身的轻量化、高强度等优点有关。碳纤维不适合制造下列哪种用品____;
    A、羽毛球拍 B、钓鱼竿 C、哑铃 D、自行车
    (3)、画出从显示器S点发出的光经反射镜、挡风玻璃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4)、假设车内光照度(单位勒克斯,符号lx)恒定,车外光照度和玻璃透明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
    (5)、已知该汽车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空车质量

    2t

    续航里程

    600km

    电池容量

    72kW·h

    电池能量密度

    120(W·h)/kg

    ①若汽车快充20分钟即可将电池电量由20%充至70%,该汽车快充充电功率

    ②电池能量密度即电池单位质量储存的能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该车电池的质量

  • 15、某电蒸锅有防干烧功能,可实现温度过高时自动停止加热。其内部由加热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加热电路有高、低温两个挡位,已知U1=220V,R2=121Ω,高温挡电功率1500W。控制电路电压U2=6V,R0=10Ω,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锅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0.15A时,衔铁吸合,触点断开,停止加热。(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Rt温度/℃

    40

    80

    100

    140

    160

    200

    Rt电阻/Ω

    100

    50

    40

    30

    25

    20

    (1)、控制电路工作时电磁铁的上端为极;
    (2)、加热电路停止加热时电蒸锅内的温度
    (3)、低温挡的电功率和R1的阻值
  • 16、如图所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小刚在水平地面与车厢间用木板搭一斜面装载货物。

    (1)、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画出货物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已知此斜面长s=3m,高h=1m,小刚沿斜面方向用400N的推力将重900N的货物以1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推到顶端(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箱子大小),此过程中推力的功率为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为N。
  • 17、王莲是一种大型浮叶草本,叶片布满气室、边缘向上卷起,具有粗壮的叶脉支撑结构,因而能产生巨大的浮力,植物园在其观赏期向游客开设载人体验活动。为安全起见,工作人员将一泡沫板置于叶片上方(泡沫板和叶片的面积视为相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8kg的游客坐在泡沫板上进行体验。已知叶片底面积为1.4m2 , 其浸入水中的最大安全深度为5cm。(叶片及泡沫板质量均忽略不计,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该游客体验时,泡沫板对叶片的压强;
    (2)、叶片所能承载的最大重力。
  • 18、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待测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阻值约为8Ω。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灯泡发光情况

    1

    1.5

    0.24

    较暗

    2

    2.5

    0.30

    正常发光

    3

    2.8

    0.32

    较亮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V。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端滑动;
    (3)、多次实验后,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可知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闭合开关前小灯泡阻值可能为____;
    A、 B、 C、6.3Ω D、10Ω
    (5)、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为W。结合实验数据和发光情况,可知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其
  • 19、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安装完毕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接下来应该____,直到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
    A、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B、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2)、气密性良好的微小压强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3)、下列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本实验完全不同的是____;
    A、探究平面镜成像 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如图乙所示,某次实验时,测得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为4cm,则探头在此位置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a(ρ=1.0×103kg/m3 , ρ盐水=1.03×103kg/m3);
    (5)、某实验小组对压强计进行了改装,将U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两容器内分别装有A、B两种不同液体,现将两探头置于相同深度,U形管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ρA ρB(选填“>”、“<”或“=”)。
  •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cm;
    (2)、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现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使像重新变清晰,可以只将光屏向移动,或者在不移动光屏的情况下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4)、某同学发现家中的半瓶矿泉水标签背面印有产品信息,现象如图丙所示,其物理原理是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