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的是某一内陆城市与某一沿海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B所表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选填“大”或“小”)的特点可知,曲线B表示的是(选填“内陆”或“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 2、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最早发现于神农氏,繁盛于唐宋时期。
    (1)、倒入热水后茶杯变热,是通过 的方式使茶杯内能增大。摩擦生热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
    (2)、茶壶与船闸都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3)、甩一甩杯盖,能把杯盖上的水珠甩出,这是因为水珠具有
  • 3、小东家楼栋单元门设有门禁系统,他回家时需在门禁处进行人脸识别成功或输入密码正确后,该单元门(电动机)自动打开。若人脸识别成功相当于闭合开关S1 , 输入密码正确相当于闭合开关S2 , 则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4、下列对相关现象的微观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天落叶纷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内能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D、温度相同的水,内能可能不同
  • 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燃气灶把质量5kg、初温20℃的水加热到沸腾,共燃烧掉0.08m3的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kg , 天然气的热值是8.4×1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0.04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燃气灶的效率。
  • 7、如图中是某太阳能热水器,向其中注入50kg的水,阳光照射﹣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50℃.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

    (1)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   ,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给水吸收)

  • 8、如图,甲、乙、丙三图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

    (1)、为了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应该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要用相同的热源对它们加热,通过比较来判断它们吸热的多少。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丁),由图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实验表明,(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3)、为了比较酒精和煤油的热值,应该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完全燃烧等质量的燃料后,通过比较(选填序号A:“液体升高的温度”或B:“加热时间”)来判断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放出的热量越多,说明此燃料的热值越
  • 9、在探究液体吸热本领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两者密度不同,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和两支温度计分别浸没在液体中的适当位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种类

    初温/℃

    末温/℃

    温度变化/℃

    加热时间/s

    20

    70

    50

    160

    某液体

    20

    70

    50

    80

    (1)、实验时,一定要保证水和该液体的(选填“体积”或“质量”)相等。
    (2)、实验中由于两个电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相等,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不计热量损失)
    (4)、该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下列选项中的(  )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科学推理法 D、类比法
  • 10、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若干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散开;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a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
    (2)、图b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3)、图c实验表明,
  • 11、2025年2月2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儿童在下水井周围放炮时发生闪爆,两个井盖被顶飞了,一个井盖飞到店里,旁边几辆车受损,小孩没事,所有损失家长将照价赔偿。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类似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下水井中的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的能转化为下水井盖的 , 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次;完成了个冲程。
  •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生态优美,幸福宜居的新农村,我市部分农村地区已用上绿色能源——天然气q=4.2×107J/kg。则完全燃烧200g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J;若这些热量的25%被初温为30℃,质量为12.5kg的水吸收,能使水的温度升高到℃。
  • 13、端碗时很烫手,是通过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 14、生活中常说的“热”包含的意思有热量、温度或者内能:例如今天的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15、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飞越约1.2万公里,准确落入预定海域。该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动机是(选填“电动机”或“热机”),工作时将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能。此过程中能量(选填“守恒”或“不守恒”),这些机械能无法自动转化为内能,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性。
  • 16、2020年国家能源区总投资4.4亿元三峡新能源清水—白驼60兆瓦风电项目,首批7台风电机组已完成并网,其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电能 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 17、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瓶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B、一杯水温度升高10℃跟这杯水温度升高5℃相比,水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2倍 C、一块铜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容越大 D、大铁块的质量是小铁块的质量的2倍,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大铁块吸收的热量是小铁块的2倍,但大、小铁块的比热容是相等的
  • 18、如图所示,关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给瓶内打气,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液化成“白雾” D、迅速下压活塞,厚玻璃管中的硝化棉燃烧,说明管内空气被压缩时,它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 19、神箭飞天,梦想成真;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浩瀚宇宙,它不仅彰显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勇气和智慧,更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崭新飞跃,为人类的太空梦想书写了辉煌篇章。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六个半小时后,承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盛世中华,举国欢腾。发射、对接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神舟十九号飞船的惯性增加 B、飞船在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内能又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九号飞船是运动的 D、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九号飞船外,航天员之间可以直接通过声音进行交流
  • 20、“中国传统茶艺文化”已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泡茶过程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水时蒸气顶起壶盖与内燃机排气冲程的原理相同 B、用开水冲泡茶叶主要是通过做功来改变茶叶的内能 C、打开壶盖就能闻到茶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茶水经过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其所含有热量减少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