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香海大桥落成贯通,全长29.8km,缩短了香洲至斗门的行驶时间。小珠一家驾车到斗门游玩,途经香海大桥某段时,观察到大桥设置了限速100km/h的标志牌,如图1所示。若汽车行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前0.05h,汽车行驶了3km。求:
(1)、若全程按最高速度行驶,通过大桥需要时间是多少h;(2)、汽车在前0.05h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汽车0.2h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2、彤彤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彤彤同学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样做的优点是。(2)、从85℃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如图乙所示是1min时的温度计示数,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3)、彤彤同学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丙所示,则图(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4)、如图丁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一条即可)。(5)、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 此时水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温度(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
3、如图所示是小组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和“声音的特性”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 ,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物质的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4)、如图丁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有变化。若拨动钢尺的力大小保持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听到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变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
-
5、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如图所示)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阅兵式上,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以身边的战士为参照物,该战士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6、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nm;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填“A”或“B”)刻度尺,该刻度尺分度值是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s;

-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 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可以降低体温,属于汽化现象 C、冬天,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D、家庭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属于液化现象
-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教室里不同学生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不同 B、即使物体正在振动,我们也不一定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 C、地震、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波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表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
9、小明家用天然气做饭时,将一壶质量为1.5kg的水由20℃烧至100℃时,消耗了天然气0.02m3 ,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6×107J/m3 , 求:(1)、壶中水吸收的热量;(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用天然气烧水时的效率。
-
10、小南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时,用到了弹簧测力计、圆柱体G、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其实验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下图所示。
(1)、圆柱体G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N;(2)、分析比较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分析比较图A、D、E,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3)、圆柱体G的体积是m3;用图示实验数据可以测出盐水的密度kg/m3(保留一位小数);(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南想利用浮力知识来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于是找来了刻度尺、水、水槽、柱形的薄壁玻璃杯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玻璃杯漂浮在盛有水的玻璃水槽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1;
②金属块轻轻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2;
③将金属块从水槽中取出平稳放在玻璃杯中,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
④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则小明测出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用已知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⑤同组的小宁对小南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认为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水,导致测量的密度会产生误差。小南坚持认为所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不受影响,请你分析所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不受影响的原因:。
-
11、如图所示,这是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2)、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图连好实物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可能是;(3)、纠正错误后,图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物图,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点电流。若在图丙中把a导线的左端由电流表的“0.6”接线柱改接在“-”接线柱上,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点的电流;(以上两空均选填“A”、“B”或“C”)(4)、小安换用(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灯泡做了三次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5)、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用表格中字母描述)。实验次数
A处电流IA/A
B处电流IB/A
C处电流IC/A
1
0.10
0.12
0.22
2
0.14
0.22
0.36
3
0.10
0.24
0.34
-
12、(1)、如下图所示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操作过程,液体压强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来表示的,这种物理实验方法叫做法;通过比较C、D两个步骤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
(2)、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小明用如下图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①实验前应称取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②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选填“甲”或“乙”)的温度变化更快;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为Q甲Q乙(选填“>”、“=”或“<”)。
-
13、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完全相同的木块A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选填“>”、“=”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在甲实验中,若拉力增大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选填“>”、“=”或“<”)2N;(3)、比较乙、丙两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压力大小相等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 -
14、(1)、如图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的情景,请画出运动员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请根据水中的折射光线大致画出它在空气中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3)、请按照电路图把实物图连接起来。(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
15、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A , 则B的重力是N;当L=2cm时,pA∶pB=。

-
16、小明起床后发现房间的玻璃内侧出现水雾,这是水蒸气通过(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形成的,阳光出现后水雾消失了,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
17、小南用10N的水平力把重6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N;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2024年5月,比亚迪推出的DM-i超级混动技术能够切换电力和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最高可达到40%,成为全球量产车的领先技术,其发动机是汽油发动机,通过汽油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如图是汽油机一个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图(选填“乙”或“丙”)相同。

-
19、关于如图所示的各种电现象,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丝绸得到了电子 B、图乙:验电器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验电器B,使验电器B中的金属箔带同种正电荷而张开 C、图丙:摩擦后的气球能够吸引细水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图丁:用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排斥,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
20、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将一只鸡蛋先后浸入两杯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水中沉底,在盐水中悬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排开两种液体的重力相等 B、鸡蛋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 C、图中甲烧杯比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小 D、图中甲烧杯比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