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国古代的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中,蝉声是通过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听声音能判断出是蝉还是鸟在鸣叫,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
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20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第2~4s内是运动的 C、物体在第0~2s内和第4~6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
3、小刚从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为( )A、21:10 B、10:51 C、10:21 D、12:01
-
4、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动的幅度
-
5、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超声比次声传播得更快 B、在空气中,声音冬天比夏天传播得更快 C、在空气中,原声比回声传播得更快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将变大
-
6、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往往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7、图中灯泡L1的电阻是6 Ω,L2的电阻是4 Ω,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1=0.8A;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2=0.5A。求灯泡L3 的阻值和电源电压。
-
8、标有“6V;3W”的小灯泡与10的定值电阻串联,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A?此时定值电阻的功率是多少W?
-
9、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1)、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使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灯泡变暗;(2)、小明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灯泡不亮,则电路故障是。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A,小灯泡的阻值是(小数点后保留一位)。(3)、当电压值改变的时候,小灯泡的阻值(选填“变化”或“不变”);原因:。
-
10、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图2的实物。
-
11、热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请你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冲程;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叫。热机工作时用水而不用其他液体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
12、白炽电灯上标有“220V;44W”字样,若灯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A,灯丝的电阻为 , 额定功率是W。
-
13、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1A,若通过导体的电流是250mA,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若两端电压为0,该导体的电阻。
-
14、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是能够提供电压的装置;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V;一节干电池的两端的正常电压应为V。
-
15、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使L1、L2并联,则( )A、只闭合S1 B、只闭合S2 C、只闭合S1、S2 D、只闭合S1、S3
-
16、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汽油、盐水 B、黄铜、石墨 C、人体、大地 D、塑料、陶瓷
-
17、以下情景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动机在通电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和次声波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1)、童话《大象招聘》中有这样的描述,大象办的农场饱受老鼠的困扰,大象想招聘一些猫来灭鼠。如图甲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单位为Hz)。①大象与猫之间(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招聘中语言沟通;
②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③如果有地震发生,(选填“大象”或“猫”)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波;
(2)、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等特点;(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40s、0.26s、0.40s、0.24s、0.4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是图乙中的(选填字母);(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 -
19、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时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其目的是;(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选填“虚”或“实”);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现保持光源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另一位置,发现光屏上也成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所在位置的刻度是cm;(4)、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遮挡住了透镜的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5)、在如图情景中,换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向左移动蜡烛,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B、向左移动透镜,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清晰的实像 C、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
20、如图所示,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并且这个玻璃板最好选择厚度为(选填“2mm”或“5mm”)的;(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蜡烛B直到与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的;(3)、如图乙,为了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眼睛应在②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结果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4)、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___;(填序号)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左半边镜子成完整像,右半边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5)、绝大多数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出现在车的(选填“正前方”“前上方”或“前下方”)。汽车的后视镜能够扩大视野(如图丁),是镜,对光线有(“会聚”或“发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