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有两个实心小球A、B和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将A球放到乙液体,B球放到甲液体,待其静止,此时A球(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设盛甲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1 , B球受到的浮力为F1;盛乙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2 , A球受到的浮力为F2 , 则p1p2 , F1F2

  • 2、如图为嫦娥六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的部分轨迹简化图。返回器在AB段的动能 , 在BC段的机械能 , 在CD段的重力势能(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如图所示为孙颖莎在巴黎奥运会上的一次击球动作。乒乓球拍其中一面选用颗粒状的橡胶材质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运动员通过击打乒乓球的不同位置改变球返回时的轨迹,说明力的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 4、如图所示为常见的近视隐形眼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该隐形眼镜的镜片是透镜,戴上合适度数的隐形眼镜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利用眼睛的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 5、(原创)杨婧茹在江原道冬青奥运会和队友李金恣采用“兔子战术”,利用外道超越开始领滑,早早完成了套圈,分别获得首金和银牌。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单脚滑行时冰面所受压强比双脚站立时要小 B、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若冰面绝对光滑,则运动员无法开始起步 D、人所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6、关于教材中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表明:物体的质量跟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B、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测力计中的弹簧伸长方向要与受力方向一致 C、探究可知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D、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挂上钩码后,可通过调节螺母来调节杠杆平衡
  • 7、2025年3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音响播放国歌是为了提高国歌声的音调 B、参会人员唱出的国歌声是由人的嘴唇振动产生的 C、国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人员的耳中 D、国歌声音嘹亮,是因为其频率高于20000Hz
  • 8、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关于物理量的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0N B、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6×1010Pa 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长度约为0.26m D、老师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 9、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的动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质量相等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F2 ,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 ,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η1<η2 B、F1>F2P1<P2η1=η2 C、F1<F2P1<P2η1=η2 D、F1>F2P1=P2η1=η2
  • 10、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下表是由重庆西站开往昆明南站的某次高铁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

    重庆西

    贵阳北

    富源北

    昆明南

    到站时间

    09:43

    11:06

    11:55

    发车时间

    07:43

    09:48

    11:08

    里程/km

    347

    630

    810

    (1)、求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
    (2)、求列车从重庆西到贵阳北的平均速度。
    (3)、若该高铁列车车身长200m,在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完全通过一个隧道所用的时间是40s,求隧道的长度。
  • 11、在古代陶瓷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称为“晾坯”,如图所示。陶工将刚制作好的湿陶坯放在有太阳且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以去除坯体中的水分。请解释为什么选择有太阳且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坯”。

  • 12、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用“势如奔涛”形容沸腾的水。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小明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填写序号);

    ①温度计②陶土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
    (3)、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4)、持续加热至水沸腾,观察到“势如奔涛”的景象,这是一种(选填“剧烈”或“缓慢”)的汽化现象。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图线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分析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 , 需要热量;
    (5)、降温也能使水沸腾。如图丁所示,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此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 1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B处是AC的中点。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太短,时间较难测出,可采取的措施是
    (3)、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C=cm/s,vAB=cm/s,vBC=cm/s。由此可知小车从A处下滑到C处的过程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处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选填“大”或“小”)。
  • 14、如图所示,这是一个自制温度计,先把装置放入(选填“冷水”或“热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柱降低,然后把装置放入(选填“冷水”或“热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柱升高。由此可知,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 15、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它(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后再读数。

  • 16、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mins。

  • 1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时眼睛应在图中的(选填“A”或“B”)处;铅笔的长度为cm,如果在另一位置读数会造成(选填“误差”或“错误”)。

  • 18、甲、乙两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同时同地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m/s;运动到第8s时,甲、乙两车相距m。

  • 19、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记录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依据是

  • 20、如图所示,这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拔掉保险栓,压下手柄就会看到管口有大量“白气”,“白气”是(选填“二氧化碳”“水蒸气”或“小水滴”)。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