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1所示为某学习小组的晓畅同学“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其中hA>hB=hCmA=mB<mC

    (1)、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D被小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来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晓畅同学比较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晓畅同学由此实验联想到某段道路限速牌上标明“100”和“80”字样,(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100km/h;
    (5)、该实验小组的另一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下列实验器材:一块厚泡沫,三个相同的铁钉,三个铝块m1m2m3m1=m2<m3).他做了如下实验:将铁钉插入泡沫的相同深度,分别将三个铝块由空中静止释放撞击铁钉,铁钉进入泡沫的深度如图2所示。

    ①在这个实验中,铝块在下落的过程中,它的能转化为动能;

    ②由a、b两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物体质量相同时, , 重力势能越大,比较两次实验的情况,说明铝块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铝块的重力势能越大。

  • 2、图甲是小灯泡L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将小灯泡L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4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40Ω。求:

    (1)、只闭合开关S时,小灯泡L的电阻;
    (2)、闭合开关S和S1后,电流表的示数:
    (3)、闭合开关S和S1后,电路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
  • 3、如图,工人利用斜面往车上搬运箱子。已知斜面长3m,高1m,箱子的重为720N,工人的推力为300N,搬运时间为3s。求:

    (1)、斜面的有用功;
    (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 4、小科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

    (1)、小科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至最端(选填“左”或“右”);
    (2)、小科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根据I-R图像可知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他改换成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变大了,接下来他向(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恢复原来的示数:
    (3)、根据图中所示的I-R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的结论: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4)、当小科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若要完成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Ω;
    (5)、小科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阻(伏安法),闭合开关后,发现两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
  • 5、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100g)、初温(10℃)都相同的两种液体A、B,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2)、加热到4min时,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是℃,如果液体B的比热容为2×103J/(kg) , 则液体B吸收的热量是J;
    (3)、为了比较甲、乙液体的吸热本领,小明提出两种比较方案: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②让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4)、冬天,如果你想自制暖手袋,由图丙可知,应选液体(选填“A”或“B”)作为供暖物质效果更佳。
  • 6、
    (1)、如图所示为某天小亮家的电能表,半个月后电能表示数变化为。该这段时间内家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kW·h;小亮关闭家中其它用电器,让家中的电饭锅单独工作,观察到电饭锅工作一段时间内指示灯闪烁32次,则这段时间内电饭锅消耗电能为kW·h;小亮家里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W。

    (2)、小水同学利用图中的电路,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其横截面积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需选用的电阻丝是;若选用甲、丙两电阻丝,(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 7、请在如图的圆圈中填上合适的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后,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 8、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 9、在相距10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每1m输电线的电阻是0.01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检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V时,电流表示数为0.1A,则甲地到短路位置的输电线的总电阻是Ω,短路位置距离甲地km,检测过程中,电流通过乙地(选填“有”或“无”)。

  • 10、如图所示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只要将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电动自行车就通电了,扭动右手把,电动自行车就可以加速前进,则右手把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选填“开关”或“滑动变阻器”),给电动车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选填“电源”或“用电器”),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上标有“40V   10Ah”,则将该电池充满储存的电能为J。

  • 11、如图是小勇连接的实验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只灯泡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来排查故障。假定该电路中灯泡L1已开路,则当他用导线连接L1两端时,L1L2(均选填“不发光”或“发光”)。更换灯泡L1后,两只灯泡都能发光,则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选填“L1流向L2”或“L2流向L1”)。

  • 12、有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电阻RARB , 各自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则此时干路中的电流为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另一电源上时,通过RA的电流为0.2A,则RA的电功率为W,RB的电功率为W。

  • 13、工人师傅借助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将货物匀速提升了4m,则拉力通过的距离是m,使用滑轮组提升货物的好处是(选填“省力”或“省功”),如果增加货物质量,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4、下面有关电学的一些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家用冰箱电流约为5A B、人体安全电压是36V C、家用电灯功率约为20W D、人体电阻约为1Ω
  • 15、如图所示,现将一重G1=8100N的实心铝块在水中匀速上提h=2m(未露出水面),已知每个滑轮重G2=900N,不计绳重和各种摩擦,不计水的阻力。已知铝的密度ρ=2.7×103kg/m3 , 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2)、若绳端拉力的功率为P=540W,则铝块上升的速度为多大?
  • 16、如图,容器中装有深度为10 cm,质量为60 g的水,已知容器的质量为30 g,底面积为5 cm2

    (1)、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17、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会 (选填“内凹”或“外凸”).
    (2)、通过比较C、D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得到结论:.
  • 18、 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三次实验时必需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相同;实验发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的距离就 (选填“越长”或“越短”),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2)、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  , 来改变阻力的大小。
    (3)、本实验最后得到结论: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 19、如图1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请画出F2的力臂L2;在图2中画出物体A以初速度v沿斜面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图1

    图2

  • 20、、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可看成柱形)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物体的体积是 cm3 , 物体的密度是 kg/m3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