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15.0cm D、继续给水凸透镜加水,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
  • 2、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为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 100℃ 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熔化过程经历了10 min
  • 3、神舟十八号历经192 天后,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三位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于2024年11月4号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返回时舱外温度达2000℃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围涂上固状涂层的防热材料,固状涂层在高温下变成气态,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保证舱内温度在25℃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状涂层发生了熔化现象 B、固状涂层发生了汽化现象 C、固状涂层发生了凝华现象 D、固状涂层发生了升华现象
  • 4、2024年3月4广西气象台发布了回南天预警,“回南天”一般出现在突然的回温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冷的水蒸气遇到热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液化现象 B、冷的水蒸气遇到热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汽化现象 C、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液化现象 D、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面和地面时发生了汽化现象
  • 5、小宇和家人去宁明花山摄影留念。为了让照片能够出现花山壁画,于是后退了几步才拍摄,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 6、下列现象属于物质凝华形成的是(       )
    A、樟脑片放一段时间后变小 B、秋天晚上草尖上形成的露珠 C、原野上的大雾 D、冬天干燥的地上形成霜
  • 7、下列各种物质中,全是晶体的是(            )
    A、冰、水、松香 B、铜、固态水银、海波 C、玻璃、沥青、石蜡 D、铝、固态酒精、石墨
  • 8、如图所示,图中描绘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其中属于凝固的是(            )
    A、厚厚的冰层 B、荷叶上晶莹的露珠 C、山林间的薄雾 D、枝头上的奇景雾凇
  • 9、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吸热后就会立即沸腾 B、液体温度达到了沸点一定会沸腾 C、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温度一定是100℃
  • 10、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宁明的明江河水温度为50℃ D、发高烧时人体的温度可达40℃
  • 11、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地质员在山谷内用力敲打石块,1s后听到从左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一次回声,又经过2s后听到从右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二次回声,当时的声速为340m/s , 声音传播的路径如图所示。求:

    (1)、敲石处距左边峭壁的距离;
    (2)、这个山谷的宽度。
  • 12、国庆假期间,明明和家人驾车从家里到某地旅游,细心的明明通过高德地图,查询到了从家里到目的地的路程为270km , 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

    (1)、若整个路程以这个速度行驶,明明和家人到达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
    (2)、返程回家用了4小时,家人驾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13、小聪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后折,这个步骤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在(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
  • 14、如图所示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规律制成的,读取温度值时,如图所示正确的方法是(选填“A”“B”或“C”);
    (2)、实验中待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水沸腾后再记录四次,并填写在上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实验中在烧杯口处看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想提高水的沸点,于是他们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这种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 15、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2s , 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3)、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4)、若将斜面的倾角增大,小车仍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的平均速度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 16、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 17、礼堂的投影屏幕采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光发生反射,如图所示,小猫和小聪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

  • 18、姑苏城内河畔的景色秀丽迷人,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游览.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的.
  • 19、如图所示,小物体的长度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是

  • 2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熔点是48℃ D、加热到第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
上一页 166 167 168 169 1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