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明选择蜡烛和海波探究“不同的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蜡烛、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使试管内的物质。(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蜡烛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眼睛分别在如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如图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第10min海波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4)、如图丁是小明绘制的蜡烛的熔化图象,蜡烛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如图甲,是小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如图乙,是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3)、小红用质量为: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丙中的a线,由a线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降低”);(4)、由图丙中的a线可知,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等于”)1标准大气压;(5)、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丙中的。(选填“b”或“c”或“d”)。
-
3、(1)、在如图所示虚框内画出如图所示实物电路对应的电路图;(2)、在图中,已知通过灯L2的电流为0.4A,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
4、摩擦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业中应用广泛,焊接过程中界面相互摩擦,使界面及其附近温度升高,实现焊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
-
5、关于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将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会飘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B、
图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小球一定带负电 C、
图中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而带负电 D、
图中的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时,金属棒中的电流从B流向A
-
6、在古代民间,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一种“省油灯”如图所示。使用时往上方容器中注油,往下方夹层里注水。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说:“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唇窍中,可省油之半。”比热容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的比热容比铜大,从火焰吸收相同的热量,陶瓷升温比铜大 B、瓷质油灯中油的温度比铜质油灯中油的温度低,油蒸发慢,因此省油 C、夹层中冷水吸收热量,进一步降低了油的蒸发速度 D、在燃烧过程中,油的密度和比热容都变小
-
7、“双减”政策下,要求中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图是小明在家中制作番茄炒蛋时的情景。下列关于此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番茄和鸡蛋的内能 B、从冰箱中刚拿出来的鸡蛋是没有内能的 C、蛋壳能轻松被敲碎,说明蛋壳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D、饭菜热时香气四溢而放凉后几乎闻不到香味,说明温度越高时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
8、如图所示是丁丁同学做串联电路实验的实物电路,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都不亮.为了检查故障,丁丁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仍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还不亮;接触e、f两点时,两灯都亮了.则下列对电路故障判断正确的是(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开关S断路 D、灯L2短路
-
9、如图所示,小明将A、B两种不同的金属片分别插入土豆,制成“土豆电池”,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以下关于电路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片A是电源的负极 B、电流从“电池”的A金属片流出 C、若发光二极管断路,电压表没有示数 D、若断开开关,A,B两金属片间没有电压
-
10、田阳的烧烤美味而独特,远近闻名。如下图是烤肉串架在炭火上烤的情景。关于烤肉串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烤肉温度越高,内能越多 B、肉烤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C、木炭在燃烧的过程中,热值不变 D、很远就闻到肉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
11、暑假期间,小兰从湖南永州乘火车去北京旅游,她乘坐的火车长500m。途中当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兰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65s。求:(1)、该隧道的长度;(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3)、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1.2km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28s,计算火车完全在桥上时过桥的平均速度。
-
12、海洋有着丰富的资源,某科考队员驾驶探测船,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2400m后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用超声测距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进行探测,1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如图所示,已知海水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探测船行驶时的速度;(2)、此处海水的深度。
-
13、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1)、设计实验时,小明选择用加热烧杯中的水的方法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水浴法,采用这种方法加热比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好处是;(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烛蜡熔化的图像是图(选填“①”或“②”);(4)、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14、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驶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下表是小明在网上查到的同一辆汽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产生噪声的测试数据。
实验次数
车速km/h
水泥路面噪声
沥青路面噪声
1
72
85.4
78.5
2
108
92.6
80.6
(1)、表格中有一个不足之处:。(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①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与路面的材料(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同一辆汽车在同一路面上行驶时,车速越(选填“快”或“慢”),噪声越大。
(3)、请你猜想: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写出一个因素)有关。 -
15、为了更好开展春耕和缓解干旱,某市进行了人工降雨以增大降水量,如图所示。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将干冰播撒在大气中,干冰会迅速并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成小水滴,形成降水。(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6、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7、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右行驶,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其中(选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前10s时间内,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选填“左”或“右”)行驶。
-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读数时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
19、乌龟和兔子在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比赛,看谁先到处的终点,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比赛过程中,乌龟和兔子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比赛过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在比赛过程中,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始终向前运动 D、在比赛过程中,乌龟比兔子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
20、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D、警报声可以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