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40
0.5
②
钢
(a)
(b)
③
钢
60
1.0
④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分别为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2)、如果选用①②可以验证猜想二,选用②③可以猜想三,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分别是:(a);
(b)。
(3)、选用编号为①③的两根琴弦(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因为。 -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填写公式)。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2)、实验中为了测量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3)、将金属片放到C点,使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测得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为2s,测量出小车从A点到C点用时3.2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4)、下列选项是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的小车从A点到C点的s-t图像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
B、
C、
D、
-
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中,a、b两组同学在同一间教室里分别用如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进行实验。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1)、开始实验时,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热水而不是冷水的目的是(选填“增长”或“缩短”)实验时间;(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3)、由图丙可判断水的沸点为℃;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4)、a组的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丁、戊所示,其中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景。
-
4、我们在家煮面条时,煮锅上方的油烟机在未开启时表面会出现水雾。水雾是怎样形成的?过一会儿水雾消失了又是为什么呢?
-
5、将一装有10℃水的水盆放入10℃的恒温冷库室中,0~t1期间水放热降温,t1~t2期间水放热凝固成冰,t2~t3期间冰放热降温直至室温。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0~t3时间内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
6、使用不同力度两次敲击同一音叉时,同一设置的示波器获取两列声波波形图。一次重敲的声波波形图如甲所示,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轻敲时的大致声波波形图。
-
7、学校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消防员给同学们介绍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当按下阀门,灭火器会喷出液态二氧化碳。它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来(选填“升高”或“降低”)易燃物温度的。
-
8、学校在举行防震逃生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 说明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
9、如图所示,在“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集热器,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该物质在白天温度较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较低时会变为固态。这说明从白天到夜间,“正十一烷”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
-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橡皮的宽度,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该橡皮的宽度为cm。
-
11、对以下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冰吸热熔化形成的 C、“云开雾散旭风暖”——雾是水吸热汽化形成的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固形成的
-
12、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二胡就不发声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发出声音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两位航天员,不通过无线电设备,无法直接说话进行交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3、“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在2024年6月2日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点着陆,并成功采集月壤,如图所示为“嫦娥六号”采集月背土壤后留下的形似“中”字的痕迹。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顺利返回地球,着陆器永久留在月球背面。以下关于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中”字为参照物,永久留在月球背面的着陆器是运动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永久留在月球背面的着陆器是静止的 C、返回器返回的过程中,以月球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D、返回器返回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
14、如图所示是一位成年人手上放着一种小型照相机,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相机的长度L约为( )A、0.2cm B、1cm C、8cm D、20cm
-
15、四位同学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得到四个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A、58cm=58×10-2=0.58m B、58cm=58cm×10-2=0.58m C、58cm=58cm×10-2m=0.58m D、58cm=58×10-2m=0.58m
-
16、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但在高温加热状态下其营养成分容易受到破坏。生活当中常用“水浴法”对牛奶加热,如图甲所示,把质量为300g的凉牛奶置于盛有热水的敞口玻璃杯中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牛奶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已知 , 。求:(1)、牛奶不再升温时吸收的热量;(2)、若吸收热量占40%,则水总共放出多少热量;(3)、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示数是0.6A,而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所示(1)、灯L1两端的电压U1;(2)、通过灯L1的电流I1;(3)、通过灯L2的电流I2;(4)、灯L2两端的电压U2。
-
18、顺口溜“五月五、过端午、蒸粽子、赛龙舟”,生动的呈现了田阳当地端午文化习俗。蒸粽子是利用水沸腾产生的蒸气进行加热。若在1标准太气压下将2.5kg的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在此过程中,求: ,(1)、水吸收的热量;(2)、采用煤炉加热,需要完全燃烧1.2kg煤,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
19、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处于状态;电流表应(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3)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
①.
②.
-
2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那么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3)、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中数据可以得出液体比热容较大。(4)、若想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小明购买了一盒薯片,取出几片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 , 他又观察到包装盒上印有“质量:”,他据此算出了整盒薯片能提供的热量为J。这个结果与包装盒上注明的“能量”不等,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