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傍晚,小明在家做作业,从窗户外传来楼下嘈杂的广场舞声音,于是他就将窗户关上,这样传来的广场舞的声音就变小了,小明这是从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小明妈妈则去楼下和跳舞的阿姨们沟通,将广场舞音乐声的调小(选填;音调/音色/响度),这是从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
  • 2、小明利用水结成的冰来给发烧中的爸爸进行物理降温,其主要利用冰熔化时要(选填“吸热”或“放热”)。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橘子。
  • 3、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体温计的设计原理是 ,如图此时体温计的读数是℃。

  • 4、一列长为1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该车速度为m/s,此时火车上的坐着的乘客相对于道路两旁的树木是的(选填:运动 / 静止);火车全部通过1000m长的铁路桥s。
  • 5、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叫停表,它的示数是s。

  • 6、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 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华后升华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 7、2020年6月,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 静止。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D、火星
  • 8、下列实例中,不是应用了超声波的是(  )
    A、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 B、监测声波,预报海啸、台风 C、蝙蝠利用声波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D、医生利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
  • 9、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1min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2m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40摄氏度
  • 10、下面是小哲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连接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所以它们是串联的

    ②电吹风既能吹冷风也能吹热风,说明电热丝与电动机是并联的

    ③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④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③正确
  • 11、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汽车在运动时ETC卡相对于汽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汽车通行ETC通道的过程(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机械运动;
    (3)、某市郊区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上标记着“限速50”和“距收费站2km”的字样,如果此时汽车正以16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照这样的速度行驶,经过s汽车就可以到达ETC收费站;
    (4)、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车高为1.6m的SUV车通过该ETC通道,车距离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假设栏杆机横杆水平段同时抬起,以SUV车的高度,车速太快、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请你运用题目所给的条件,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m/s。
  • 12、小琳同学学习了“声现象”以后:

    (1)、她进行“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在图甲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且松紧程度一致,若她选择a、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的关系;若她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两根弦线做实验;
    (2)、她观察到家里音箱上的扬声器开关开启时,纸盆有振动。于是她在一个扬声器的纸盆上放上小纸团如图乙,接上录放机。播放音乐时小纸团跳动,停止播放时小纸团也停止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调大音量,纸团跳得更(选填“高”或“低”),说明发声体的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她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她(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 13、2024年6月30日下午创下10个世界之最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深中通道又称“深中大桥”是连接深圳市和中山市以及广州市南沙区的大桥,该桥全长24km。国庆节期间小明自驾游通过深中大桥,在入口处通过车窗看见路边的标识牌如图所示。

    (1)、图2中“100”的含义是
    (2)、若驾车以图3速度表当中的速度过桥,则需要多少时间
    (3)、若小明驾车用了15min过桥,请问小明有没有超速行驶
  • 14、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弥漫着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实质是浮在空气中的(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实验结束后撤掉酒精灯,烧杯中的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4)、若要缩短实验中水到达沸腾的时间,可以进行的改进方案是
    (5)、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中A、B所示,则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 15、明明在“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秒表的显示时刻(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除秒表外还要用到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m/s,全程的平均速度vAC=m/s;
    (5)、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通过实验观察:小车通过斜面做的是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 1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 , 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制冷时,用0℃的冰比用0℃的水效果好,是因为
  • 17、
    (1)、如图甲是某汽车行驶时的情景图,请在图乙中画出该汽车运动的v-t图像。

    (2)、在某课外活动中,小明从左至右用同样的力敲3个瓶子,发现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变高,请分别用直线画出如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

    (3)、请你在下如图中画出海波这种晶体凝固时的大致图线。

  • 18、汽车在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司机发现前方路口信号灯变为红灯,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m,则开始刹车后第0.5s时,汽车速度为m/s。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物理量是

  • 19、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如图丙所示,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造出来的。

  • 20、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图中读数为35(填单位),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