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刚开始实验时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此时应该(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改正实验后继续实验;
    (3)、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4)、在测量AB段的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从A滑到C时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 2、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一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看黑板反光是因为发生了反射。
  • 3、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用飞机将干冰撒到高空,利用干冰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
  • 4、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时,两种乐器的波形图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 , 不同的响度和。(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5、把装有食物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烹饪方式,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达到沸点,沸腾。(两空均选填“能”“不能”)

  • 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同样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

  • 7、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oC;若此时不甩就继续测量一个体温为38℃的人,体温计的示数为℃。

  • 8、如图所示是用水壶烧开水的情景,细心的小明发现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气”就是高温水蒸气 B、靠近壶嘴处的温度高,水壶喷出的高温水蒸气很难液化 C、离壶嘴较远处空气中的水蒸气本来就多 D、“白气”是小液滴,是汽化形成的
  • 9、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例子中,与“倒车雷达”相同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发声中的扬声器能使烛焰晃动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 10、下列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路灯下人的影子 B、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夜晚地面上的积水发亮
  • 11、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叶尖露珠 B、山间薄雾 C、枝头白霜 D、河水结冰
  • 12、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是对接时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前,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 B、对接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C、无论选择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飞船始终是运动的 D、地面指挥中心与空间站依靠超声波传递信息
  • 13、对于如图所示的声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图乙:医生用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图丙: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航母舰载机指挥员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14、科学素养之一是能正确认知一些生活常识,下列数据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 B、一秒钟人的心跳约为60次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中学生课桌高约为80cm
  • 15、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某同学在2s将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该同学提升物体的功率是多少?

  • 16、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的变化情况与物质种类和质量的关系”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装置,其中加热装置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完全相同,各液体温度分别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丁所示。

    (1)、比较图丁中甲、乙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2)、为探究物质种类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应选择(选填“甲”、“乙”、“丙”)两装置进行实验;
    (3)、由实验可知,(填“水”或“煤油”)更适合做电热暖气片内进行热循环的介质。
    (4)、图丁中,与a点吸收热量相同的是点(选填“b”、“c”或“d”),理由是
  • 17、请根据如图所示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 1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阅读《天坛的声学三奇》回答问题。

    天坛的声学三奇

    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原来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其建筑独特,结构精巧,是我国最有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特别是人称“声学三奇”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更令人终生难忘。

    回音壁是皇穹宇四周的圆环形围墙,如图1所示。平常情况下,两个人如果相隔几米距离,说话就很难听见。可是在回音壁边上,即使你和同伴在相距几十米的两地轻声对话,彼此还能听得清清楚楚,就像两个人面对面说话一样。原来回音壁表面非常整齐平滑,是声波很好的反射面。一个人在回音壁内侧对着墙低声说话,回音壁的表面能够多次反射声波,可以让说话声传播很远的距离,如图2所示,这就是回音壁的“秘密”。

    三音石位于回音壁的圆心上。从皇穹宇到回音壁大门的大路是一条用白色石块铺的路,三音石就是从皇穹宇数起的第三玦铺路石。只要游亼站在这块石头上拍一下掌,就可以听到三下掌声。这种特殊的声学现象是回音壁造成的。当拍掌声发出后,声波就沿半径传播,经回音壁反射后,又沿原半径返回,就形成第二下掌声;第二下掌声沿半径又传向回音壁,反射后又汇集到圆心,形成了第三下掌声,如图3所示。如果拍手的能量足够大时,还会出现更多下掌声。

    天坛的第三个声学奇迹是圜丘,如图4所示。在圜丘中央的天心石上无论喊话还是拍手,听到的声音都会特别响亮,而站在天心石以外说话,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原来,圜丘的台顶不是真正水平的,而是从中央往四周斜下去。人们站在天心石上喊话,传向四周的声音会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圜丘中央。因为圜丘台顶的半径较短,所以回声与原声间隔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站在天心石上的人觉得声音格外响亮。

    (1)回音壁可以让说话声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表面能够多次 声波;

    (2)当游客在圜丘台顶的天心石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里的“响亮”是指声音的 ;(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

    (3)某同学站在三音石上拍手,0.2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请你估算回音壁的半径,并写出估算过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 20、如图甲是小军和小丽进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若操作准确无误,根据图甲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3)小军和小丽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在答题卡虚线框内制表);

    (4)在实验交流与评估环节中,小丽同学对该实验提出了改进建议:“采用水浴法加热(如图乙),可以使水的温度缓慢升高,便于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