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标有“6V 3.6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定值电阻 , 当S、和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灯L刚好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标有“40Ω 1A”字样。求:(1)、灯泡L的电阻;(2)、当S、和都闭合且的滑片P移至a端时,10s内电流所做的总功;(3)、当S、闭合,断开且的滑片移至b端时,灯泡L实际消耗的功率。
-
2、使用共享单车时,骑行前先要扫码,扫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从车头取出头盔并戴上后,头盔内遥控设备遥控S2闭合,电动机通电工作;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
3、暑假期间某同学乘车沿北海路去海边游玩,所乘汽车的速度表如图甲所示,他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则:(1)、标志牌上“滨海 24km“表示的物理意义;(2)、所乘汽车的行驶速度;(3)、某次汽车以72km/h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鸣笛之前汽车到高山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4、海面上有一艘大型轮船,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静止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6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1)、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时到达海底所用时间;(2)、探测处海洋的深度。
-
5、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可以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原因是玻璃板既可以像平面镜一样成像,又是透明的,从而;(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 的像。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发现无法让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3)、该同学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次实验,分别确定了物与像的三组位置,如图丙所示,分析图中数据可得结论:;(4)、之后该同学又换用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了几次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5)、在实验中,用光屏并没有承接到蜡烛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关于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虚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 C、虚像不清晰
-
6、在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某同学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1)、在组装装置甲时,要分别调节铁夹M和铁圈N的高度,应首先调节的是(填“M”或“N”)的高度,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由图乙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3)、在实验中发现如图丙A、B所示的两种情形,其中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4)、实验时,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
7、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改造前,她通过制作模型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将一只闹钟放入其中,模拟乐器在房间中发声,制作隔音房间模型。(1)、为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该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A.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比较人听到两个隔音盒里发出声音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闹钟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C.在距离鞋盒相同距离处放置如图所示的分贝计(测量声音响度大小的仪器)。
进行测量评估后,她选用了第三种方案,理由是。
(2)、用声级计进行测试,得到如表的数据。次数
1
2
3
4
5
材料
2mm厚白色阻尼隔音毡
2mm厚隔音毡
3mm厚隔音毡
5cm厚波峰吸音棉
5cm厚聚酯纤维吸音棉
分贝计示数/dB
65.8
68.2
63.2
67.1
68.9
分析第次和第次数据可知材料隔音性能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3)、进一步分析数据可知,厚度相同时,下列材料隔音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A、波峰吸音棉 B、聚酯纤维吸音棉 C、隔音毡 D、白色阻尼隔音毡(4)、该同学发现,制作模型过程中,要将各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其方式与下列事例相同的是________。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B、居民区多植树种草 C、戴耳塞 D、城市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 -
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 和C 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小车的速度。(1)、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BC= cm,tBC= s,vBC= m/s;(2)、实验中要使测量时间更准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3)、某同学想测出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提出可以把小车从B 点开始释放,进行测量。这样测量是错误的,原因是 。
-
9、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50°的夹角,某同学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请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保留作图痕迹)
-
10、检查视力时,规定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房间两面墙间的距离为3m,因此借助平面镜来解决房间小的问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符合标准,人应靠近平面镜0.2m B、为符合标准,人应远离平面镜0.3m C、越靠近平面镜看得越清楚,因为像变大了 D、越靠近平面镜看得越清楚,因为像到人的距离变小了
-
11、如图所示,干冰(固态CO2) 常温下易升华,所以常被用来营造舞台上“烟雾”缭绕的仙境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烟雾是水蒸气 B、烟雾是CO2气体 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了热量 D、烟雾是液化形成的
-
12、下列场景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
用鼓声统一划船节奏 B、
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C、
蝙蝠觅食 D、
超声波清洗眼镜
-
13、某车沿着同一方向运动,它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前2s内该车做加速运动 B、2﹣4s该车处于静止状态 C、整个过程该车通过的路程是60m D、整个过程该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
14、在一条细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如图甲所示。当摆动角度很小时,小铁块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摆的周期)是一定的。测量周期的过程中,发现摆的周期较短,用秒表不易准确测量,但可以测铁块来回摆动20次的时间再除以20作为周期就准确得多。这种测量方法与下面为使测量值更准确而采用的测量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A、用如图乙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用如图丙所示的仪器测量圆环的外径 C、用图丁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 D、三次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后取平均值作为铅笔长度的测量值
-
15、将热水、冰水和室温水(水温与室温相同)分别装入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两只纸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珠出现在热水杯内壁,是汽化形成的 B、水珠出现在热杯水外壁,是液化形成的 C、水珠出现在冰水杯内壁,是汽化形成的 D、水珠出现在冰水杯外壁,是液化形成的
-
16、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在固态时是晶体 B、BC段温度不变,没有吸收热量 C、熔化过程从第15min开始 D、增大火力可提高DE段对应的温度
-
17、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纸板NOF可以向前或向后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光线靠近ON时,反射光线远离ON C、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NO方向射到O点,这时没有反射光射出 D、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总等于90°
-
18、超声导盲手杖可以帮助视障人士在出行时探测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当前方有障碍物时,手杖会发出警报声,距障碍物越近警报声越尖锐。声音变尖锐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
-
19、如图所示,先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片,再用力敲击鼓面,同时看到碎纸片“翩翩起舞”。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于碎纸片振动产生的 B、鼓声是由碎纸片振动传播的 C、鼓声很大,属于超声波 D、鼓面振动是通过碎纸片“翩翩起舞”显示出来的
-
20、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兽脊 B、船尾 C、河岸 D、河岸边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