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当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
    (3)、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能否成完整的像?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说明老师戴眼镜的是透镜,该眼镜是矫正(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眼镜。
  • 2、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水温升到90°C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并记入表格,第三次读数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乙的读数是°C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温度/°C

    90

    92

    94


    98

    98

    98

    (2)、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 水的沸点为°C
    (3)、观察到气泡如图丙所示,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 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2)、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能否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3)、将蜡烛①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 4、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时,要按照的顺序;没有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而是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称为加热法;
    (2)、如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段(选填“AB”或“BC”);根据熔化过程中的图像可以知道,海波是种体,其熔点为°C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丙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丙中的(选填“b”“c”或“d”)。
  • 5、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1)、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再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v;
    (2)、实验时应使斜面坡度 , 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3)、若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为3.2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4)、实验中,若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出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将会
  • 6、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器材可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如图甲,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反射,呈现径迹,且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这束光线,而后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r , 是为了探究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
    (3)、如图乙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内。
  • 7、声纹锁是一种新型的智能锁,它利用了声音特性来实现开锁功能,近年来这种方便、安全的身份识别装置得到更多用户青睐。
    (1)、声音锁能辨别不同人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2)、声音是依靠发声者声带的产生,15°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
  • 8、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探月成功并携带1935.3g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1)、与在月球上相比,带回地球的月球样品的质量将会
    (2)、火箭升空时,若以火箭为参照物,嫦娥六号是静止的;而以为参照物,嫦娥六号又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3)、2024年11月8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赠送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月球样品质量变小,其密度将
  • 9、学校承担社会上的大型高规格考试时,校门口会设立测温装置和人脸识别装置。
    (1)、其中测温装置是利用(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强弱来对考生进行体温监测的;
    (2)、人脸识别装置的镜头相当于镜,它对光线有作用,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当人远离镜头时,他的像的大小将
  • 10、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出现以下操作,其中造成密度的计算值偏大的操作是(  )
    A、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中测它的体积 B、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 C、测量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D、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
  • 11、下列常见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自由落下 B、钟表里匀速转动的指针 C、水平传送带上匀速运输的行李 D、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
  • 12、下列例子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响起的门铃声 B、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 C、医生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
  • 13、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19岁的潘展乐游出46秒40的好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赢得了奥运金牌,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潘展乐的身高约为19.2dm B、潘展乐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21.6m/s C、金牌直径约为60cm D、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50min
  • 14、如图所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请作出经过凸透镜以后的折射光线。

  • 15、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 16、如图是相向直线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3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 17、作图题:
    (1)、在图中的“○”内,填上合适的电表符号,使开关闭合时,R1R2并联。

       

    (2)、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灯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 18、在家庭电路中,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电能的多少.一只标有“220V 40W”字样的白炽灯正常工作10h,消耗的电能为度.
  • 19、如图所示为定值电阻R1R2IU图象,由图象可知(  )

    A、R1R2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们的电阻也为0 B、R1R2的电阻大小不变,两者电阻之比为2∶1 C、R1R2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1∶2 D、R1R2并联接入电路,通电后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1∶2
  • 20、小华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选用的小灯泡标有“2.5V”的字样,电源电压恒为4.5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导线不交叉,电压表选择合适的量程);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而电流表有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故障可能是小灯泡(选填“断路”或“短路”);
    (3)、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V。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端适当移动;
    (4)、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灯泡工作时IU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值不同,小灯泡的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
    (5)、小华用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R0阻值已知,电源电压不变(电压未知),请你将以下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按图连接好电路,断开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1

    , 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用R0I1I2表示)。

上一页 833 834 835 836 8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