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甲是一种测力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横梁OA上下表面各贴一张完全一样的应变电阻片R1和R2 , 串联在有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图乙)。在A端施加向下的力F,横梁向下弯曲,R1被拉伸,R2被压缩,根据它们两端电压的差值即可测量力F的大小。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通过R1和R2的电流相等 B、R2的电阻减小 C、R1两端的电压小于R2两端的电压 D、R1和R2两端电压的差值越大,A端受到的压力越大
  •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是两只电表,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请在圆圈内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的代表符号(  )

    A、甲乙都是电压表 B、甲乙都是电流表 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D、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 3、做同样的有用功,甲、乙柴油机用时和消耗柴油对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柴油机

    完成工作量

    时间

    消耗柴油

    相同

    3h

    5kg

    2h

    6kg

    A、甲的功率小;热机效率高 B、甲放出的热量多;做功快 C、乙的功率小;热机效率高 D、甲所用的柴油的热值比乙用的高
  • 4、如图所示的各种电路,同种元件的参数均相等,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灯从亮到熄灭的电路是(  )
    A、    B、        C、    D、   
  • 5、如图是身高测量仪的电路原理图。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随身高的增高而上滑。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显示身高,身高越高,示数越大 B、电流表示数显示身高,身高越高,示数越大 C、身高越高,加在R0两端的电压越大 D、身高越高,电路的总电阻越大
  • 6、关于公式:R=U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由电压决定 B、导体电阻的大小由电压、电流共同决定 C、导体的电阻,可以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表示 D、导体中电流为零时,导体电阻是零
  • 7、小华同学用小灯泡、电池、开关和导线等来模拟路口的交通信号为,要求红、绿、黄灯都可独立发光,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 8、同一电路中的两只小灯泡,用电压表测量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后,发现两只灯泡两端电压相等,由此可以判断两只灯泡(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一定不是串联 D、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 9、小星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两个实验。

    (1)图甲所示的装置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2)小星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一边认真观察现象,一边记录温度计A和B的示数。图乙是温度计A在某时刻的示数,其读数为℃;

    (3)小星将实验中记录的温度计A和B的温度数据分别绘制了图丙和图丁所示的图像。通过分析图丙中温度计A的图象可知该冰的熔点是℃;

    (4)通过分析图丁中温度计B的图象可知,当地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5)通过观察A、B温度计的图象,小星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有相同规律是:

    (6)小星发现试管中的碎冰在t3时刻以后,与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律一样,所以他认为这时试管中的水沸腾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为什么?

  • 10、如图所示为小华、小为同学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acd粗细相同,b较粗),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两根琴弦。

    (2)若他们选择琴弦a和b,是为了研究音调高低与的关系。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选填“能”或“不能”)。

    (4)两位同学所用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法。

  • 11、小明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

    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液态,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 D、乙为固态,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
  • 13、今年6月,时逢夏收,却偏遇阴雨天气,收割的新鲜小麦含水量高,需及时脱水变为干粮后才能堆积保存,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小麦中水分蒸发的措施是(  )
    A、开放政府大院、广场等场地作为晒场,将小麦充分摊开晾晒 B、用谷物烘干机将小麦烘干 C、将小麦装在袋中,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 D、将小麦平铺在通风的场地进行晾晒
  • 14、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C、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在减少,密度变小 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 15、如图所示,小华发现风铃的金属管互相撞击时,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为探究金属管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她用下表所示的几种金属管进行研究.其中在探究音调与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金属管的编号是(  )

    编号

    材料

    长度/cm

    20

    20

    40

    20

    40

    横截面积/cm2

    0.3

    0.7

    0.5

    0.5

    0.5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③
  • 16、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有的反映出了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B、家用声波清洗机是声传递能量的实例 C、把脉(切脉)——利用声音音色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D、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
  • 17、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小艾”,它可以与人讲话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人和“小艾”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C、有时对着“小艾”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它没有反应,说明需要发出频率足够高的声音才能使“小艾”接收到声音信号 D、你发出的声音和“小艾”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其他人的耳朵中的,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 18、如图所示,小明吹奏长笛。并在A,B处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话筒,笛声通过话筒传到两个设置相同的示波器,得出如图的波形图,对比话筒的波形,关于A话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从小明传到A话筒,频率变小 B、笛声从小明传到A话筒,响度不变 C、笛声从小明传到A话筒,音色相同 D、笛声从小明传到A话筒,声速变小
  • 19、重庆轻轨李子坝站,因其“空中列车穿楼而过”成为蜚声中外的“网红车站”在别处人们听到轻轨运行时所发出的噪声,而在此处居住的居民在家中却丝毫察觉不到轻轨的来往,关于轻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在轻轨中的乘客感觉楼是迎面而来是以楼为参照物 B、楼中居民听不到轻轨的声音,是人们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C、轻轨从进站到出站,轻轨所做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D、轻轨中播报的到站提示的声音,是声音能传传递能量
  • 20、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 2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前 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第6s 的速度为2.5m/s
上一页 815 816 817 818 8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