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10月25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为了防止发射台被烧坏,发射台下方修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发射火箭时火焰喷到水面,水发生 (物态变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发生 现象,就形成了火箭尾部大量的“白气”了。
-
2、如图所示,用鱼叉叉鱼时人看到的“鱼”是由光的形成的像,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选填“浅”或“深”)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上。
-
3、学习了《声现象》这一章后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图所示,我们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理得出 。
-
4、如图所示,图中木条的长度为 cm;图中温度计读数为℃。
-
5、珍珍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如图甲所示的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不仅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此时漫画中的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应满足u>2f C、透过水杯看到变“胖”的老鼠是实像 D、将漫画离水杯远一些,老鼠的像会变更“瘦”一些
-
6、我国研发团队经过一千多天的日夜奋战,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手撕钢”的密度为7.9g/cm3 , 虽与铁的密度相同,但厚度只有0.015mm,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手撕钢”的厚度为15nm B、2m2“手撕钢”的质量为237g C、“手撕钢”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不变 D、用“手撕钢”做的手术刀轻薄灵活,“轻”是指密度小
-
7、同学们想要判断一下老师佩戴的眼镜是近视镜还是远视镜,大家想到了很多办法,一部分同学将眼镜放在阳光下,呈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分析可知,老师佩戴的眼镜是( )A、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D、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
8、“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古人利用晷针的影子来测定时间,蕴含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如图情境中也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小孔成像 B、
海市蜃楼 C、
杯弓蛇影 D、
雨后彩虹
-
9、如图所示,一束光沿着AO斜射入装有水的水槽。入射光线将在水中发生偏折。若在水槽的左侧垫了一块小石头,保持光线AO斜射方向不变,当水面恢复平静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将增大 B、折射角将减小 C、折射角不变 D、折射角将增大
-
10、关于物态变化的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A、撕开雪糕纸雪糕上附着的冰霜是升华现象 B、白炽灯用久后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升华后凝华造成的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到冷,是因为水发生升华吸热现象 D、冬天,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
11、如图是某同学煮饺子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煮饺子时,我们可以看到锅内气泡“翻滚”,这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为了使饺子更快煮熟,我们可以用加大火力的办法 C、煮饺子时,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造成的烫伤可能要比热水烫伤更严重 D、油炸饺子比水煮饺子的温度更高,是因为油的沸点更高
-
12、2024年10月11日,某老年大学主办的“礼颂盛世,共谱华章”欢度国庆文艺演出活动隆重举行。演出活动进行时,现场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音色美 C、响度大 D、传播速度快
-
13、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乐用装有沙子的柱形带盖玻璃瓶依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下列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通过实验,可知C中玻璃瓶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2)通过实验步骤A、B、C可得结论;通过实验步骤 , 可得猜想1是正确的;
(3)为验证猜想3,小乐将玻璃瓶中的沙子倒掉一些,并擦干瓶外的水,按步骤A和D得出浮力大小;重复上述操作多次,若发现 , 则说明猜想3错误;
(4)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为验证猜想小乐用橡皮泥代替了装沙子的玻璃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细线拴上橡皮泥,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橡皮泥缓慢地 ,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② , 重复上述步骤,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
③比较F1和F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
-
14、小华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过程如下:(1)、请用笔画出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2)、正确连接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选填“A端”、“B端”),再闭合开关;(3)、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几乎不变,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4)、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包括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注意在框内设计表格,超出答题区域部分不予评分;(5)、若不再添加实验器材,利用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15、小明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调节并固定铁圈B在“适当”位置,这里的“适当位置”是指。(2)、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3)、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图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70
82
91
96
98
98
98
(4)、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小明发现:沸腾前,随着持续吸热,水的温度持续升高;小军仔细研究沸腾前的数据还发现:在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还有的特点。(5)、小明知道在冰中加盐可以改变冰的熔点,由此提出了问题:在水中加盐,会改变水的沸点吗?于是他利用两组相同的仪器,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盐水加热,记录实验数据如下:t/min
0
1
2
3
4
5
6
7
8
32
50
65
79
89
98
98.5
98.5
98.5
32
48
62
75
84
92
98
98
98
针对实验数据分析,小明认为盐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盐水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同桌小军看到小明的数据后认为盐水的沸点比水的高,你赞同谁的观点,并给出判断依据:。
-
16、小铭在做电学实验时,将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他发现灯泡比更亮。他猜想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猜想一:是由于更靠近电源正极。猜想二:是由于通过的电流比通过的电流大。
为验证猜想,小铭做了以下实验。
(1)、为验证猜想一,他断开开关S;对调灯泡和的位置,闭合开关S,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说明:猜想一错误;(2)、为验证猜想二,他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图中A、B、C三点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均相同。小铭又对比了其他组的数据,发现其他小组三点的电流也都相等,于是他发现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由此说明,猜想二错误;(3)、他与其他同学讨论后,猜想两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灯泡的不同;(4)、小铭在实验将要结束时,在原电路中添加了一根导线,想连接一个并联电路,如图乙所示,在检查电路时,发现电路连接有问题,若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正确,可以改动导线或。(选填“a”“b”“c”“d”或“e”) -
17、如图甲所示,这是一款两档调温餐桌饭菜保温板(以下简称“饭菜保温板”),其内部电路简图如图乙所示。、均为发热电阻,且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均不变。当开关和都闭合时,饭菜保温板处于加热挡位,开始对饭菜进行加热。已知 , 加热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求:(1)、加热时,通过的电流是多少安;(2)、加热电阻的阻值是多少欧?
-
18、为估算家中使用天然气给水加热的加热效率,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查看家中的天然气表,示数为;
②将2kg的水倒入烧水壶中并测出水温为20℃,只打开天然气灶,在1标准气压下把水刚加热到100℃时,发现天然气表的示数为 , 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③查阅资料知:水的比热容为 , 天然气的密度为 , 天然气的热值为。求:
(1)、将2kg水烧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2)、将2kg水烧开时,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3)、小明使用天然气给水加热的效率为多少? -
19、大量事实证明,超过10mA的电流经过人体,就会有生命危险。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在皮肤干燥的情况下某人双手之间的电阻为5000 , 若他在家庭电路中触电,请通过计算判断他是否安全?
-
20、如图是一个可调亮度的台灯,台灯的面板上有一个按动开关,负责电路的通断;还有一个可调旋钮(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旋动旋钮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请你在答题卡上画出台灯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