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诗词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2、音乐社团的同学们用钢琴、古筝和二胡合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乐声悠扬和谐,各具特色。我们能够分辨出这些乐器的声音,是通过声音的
    A、声速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 3、2025年4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后续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和图像等信息能及时传回地面利用的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电磁波 D、超声波
  • 4、“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使用四根电阻丝,其中A是锰铜合金丝,B、C和D是镍铬合金丝,A、B电阻丝横截面积一样且比C粗,C、D电阻丝横截面积一样。

    (1)、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
    (2)、将编号为A、B的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B电阻丝时,灯泡明显变暗,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有关。
    (3)、将编号为的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4)、分别将编号为C、D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其得到的实验结论被应用到了的工作原理中(填电学元件名称)。
    (5)、实验过程中某小组同学更换电阻丝后发现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可通过串联接入完成实验。
  • 5、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UAB/V

    UBC/V

    UAC/V

    1.5

    1.5

    3.0

    (1)、小红利用两节新干电池串联按上述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1和L2均不亮,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泡L1或L2上,则故障是 ,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V。
    (2)、排除故障后,小红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且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小青认为小红的做法是错误的,请你帮助小红找出她的不足之处:
  • 6、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相同的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分析可知:图中(选填“a”或“b”)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2)、通过图甲,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J/(kg·℃)。另一个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发现AB段与OC段相互平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mam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7、遥遥领先,华为麒麟9000S系列5G芯片惊艳全球!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于2023年9月上市。据了解,使用该手机的用户,也可以拨打、接听卫星电话,该芯片主要用到材料。所连接的天通系列地球同步卫星被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陆续发射到太空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加速上升时,火箭的机械能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火箭外壳的温度会升高。火箭工作时,依次开启助推发动机、一级发动机、二级发动机和三级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均依靠电子点火器点火,则这些电子点火器一定是(填“串联”或“并联”)的。

  • 8、若将一杯500mL的水倒掉一半,杯中剩余水的比热容(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标准大气压下,若将这杯500mL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则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 , 沸腾后继续加热,杯中水的内能(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 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移至最右端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7.5Ω

    ②电源电压为5V

    ③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15Ω

    ④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0、如图甲是小灯泡L 和电阻 R 的I-U图像,将小灯泡和电阻R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 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若再闭合开关S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B、电流表的示数变化0.5A C、若将L和R并联在4V的电源上,电流表的示数是0.6A D、若将L和R串联在5V的电源上,电流表的示数是0.2A
  • 11、如图所示,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橙子、番茄、火龙果中,用导线连接,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果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在该电路中,经过开关S的电流大于经过发光二极管电流 C、将二极管正负极对调,二极管仍然发光,只是亮度会变暗 D、二极管发光时,电子从二极管的负极流入,正极流出
  •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两端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Ω,电阻R2的阻值为6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5V。求:

    (1)、电路中的电流I
    (2)、电源两端的电压U
    (3)、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P。
  • 13、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压强计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来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的。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进行实验,小明只将图乙(a)中探头向右旋转一下方向,则此时图乙(a)中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比较图乙中(a)(b)两图的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
    (3)、小华设计了创新实验器材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如图丙中A所示)。将塑料瓶压入水中(如图丙中B所示),随着塑料瓶逐渐没入,橡皮膜向瓶内凸起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4)、小颖也利用实验器材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她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入水,底端橡皮膜向下微微凸起,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h1(如图丙中C所示)。然后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高度h2(如图丙中D所示,忽略玻璃管底端橡皮膜恢复原状后导致管中液面的变化)。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1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图乙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选填“能”或者“否”)再次成清晰地像,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选填“下”或“上”)移动;
    (4)、把图丙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 1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硬纸片的重力忽略不计)。

    (1)、甲方案中,小刚在左端放上2N的重物,右端放上1.9N的重物时,木块静止,此时木块受到的(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
    (2)、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上,物体才能平衡。
    (3)、小红同学也用硬纸板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她在组装支架上装配的两个滑轮不在同一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选填“能”或“不能”)用小红的装置进行试验。
  • 16、
    (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以及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所示,一辆小车上固定一个铁杆,铁杆顶端焊接一个铁球,当整体匀速向右运动时,请对铁球进行受力分析。

  • 17、如图所示是一款电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图。R1R2为阻值相同的加热电阻,开关S2可分别与触点a、b接触,电热水器有低、中、高三个挡位的加热功率。已知低温挡的功率为1000W , 电阻R1的阻值为Ω , 高温挡时的功率为W;若热水器高温挡加热时的效率为84%,使用高温挡时每分钟流出2kg的水,加热1分钟能使水温升高℃。

  • 18、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在篮球比赛中,斜向上投篮时,若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则篮球会保持(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借助撑杆起跳时,撑杆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9、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选取了天平、量筒、带盖子的空瓶子。测量了液体和带盖子的瓶子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 ,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带盖子的空瓶子质量为g , 该液体密度为kg/m3

  • 20、衡阳市梅花乐园里的冰雪世界有人工降雪,造雪机将水注入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水滴成冰晶落到地面;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上一页 224 225 226 227 2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