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 ,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放入底面积为 200cm2 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6×10-4m3 , 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 4N 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木块的密度为kg/m3 , 铝块放上去到木块静止过程中,木块克服重力做的功为J。

  • 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A、圆柱体B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正方体A的体积为1000cm3、重力为6N,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B放在A上。打开阀门K放出液体,容器中液体深度h与细线上拉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圆柱体B的高度为cm。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剪断细线,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B静止后,与剪线前相比,克服A的重力做功J。

  • 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ν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3~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6~9秒,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J;
    (2)、6~9秒,拉力F的功率是W,3~9秒,拉力F的平均功率是W。
  • 4、质量为1.5t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5min,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牵引力为 N,这段时间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W,重力做的功为 J。(取g=10N/kg)
  • 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1 , 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2 , 则t1、t2的关系为(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 6、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则能反映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Ev、重力势能EP、橡皮筋所受的拉力F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EK随运动距离s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A、 B、 C、 D、
  • 7、如图,一辆电动车在月球表面(月球面附近无大气层)沿着平直轨道行驶,物体M相对于车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车动能一定增加 B、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右 C、此时小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电动车急刹车,M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 8、汽车以速度v0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在t1时刻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调大为另一个恒定值,设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汽车运动的路程s,发动机做功W,汽车的运动速度v,汽车的牵引力F,从t=0时刻开始,下列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9、甲、乙两人质量之比为5:4 , 他们沿静止的自动扶梯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为3:2 , 甲跑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1。当甲站在自动扶梯上不动,开动自动扶梯把甲送上楼所用的时间是t2。那么,当乙用原来的速度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跑上楼时,所用的时间为(  )
    A、6t1t26t1+5t2 B、t1t2t1+t2 C、5t1t23t1+4t2 D、2t23
  • 10、如图所示木块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途经A、B、C三点。已知AB和BC的长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C点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木块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都对木块做功 C、AB和BC段重力对木块做功的多少相同 D、AB和BC段重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相同
  • 11、如图甲,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自由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6cm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容器重力为10N;底面积5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B通过一轻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细线拉力为12N,A与B相距7cm,现往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体深度为15cm时,细线拉力变为10N,如图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B、从甲图到乙图,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42J C、从甲图到乙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34N D、若轻轻剪断乙图中细线,待AB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350Pa
  • 12、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  )
    A、使用杠杆时最多 B、使用斜面时最多 C、使用滑轮组时最多 D、一样多
  • 13、如图甲是小何设计的力学装置,他将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固定在竖直细杆B的上端,竖直细杆B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器在柱形容器底部,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B的下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不计细杆B及连接处的质量和体积。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14 cm时正方体A刚好浸没。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F随水深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正方体A受到的重力。
    (2)、正方体A刚好浸没时,A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当力传感器显示为2 N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14、如图所示,质量为500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cm2 , 内装1.5L的水,已知g取10N/kg,ρ=1.0×103kg/m3 , 求:

    (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 15、静静想通过实验测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上,并将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
    (3)、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cm3 , 密度为kg/m3
    (4)、若该矿石吸水,按以上步骤测量出矿石的密度将偏(填“大”或“小”);
    (5)、静静利用干燥、不吸水的矿石还可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入待测液体,如图甲所示,将平底烧杯放入待测液体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1

    ②将矿石放入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 , 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H2

    ③将矿石拴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烧杯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2

    已知矿石的密度为ρ , 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烧杯底面积的3倍,则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用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烧杯视为粗细上下均匀的容器)

  • 16、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

    (1)、如图所示,当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N;
    (2)、该同学将物块从图甲下降至图乙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减小的同时,还观察到。由此初步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该物体的密度为kg/m3
    (4)、为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又把物块浸没到事先配制好的盐水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控制相同。
  • 17、    
    (1)、请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所示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A、B是由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作出发光点S和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

  • 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小球(AO=BO),小球从0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速度(选填“不断减小”或“不断增大”).

  • 1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小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A球沉底,B球漂浮,h1<h2 ,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

    ①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GA>GB        ②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FA<FB

    ③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            ④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p

    ⑤各自取出A、B球后,两种液体对底部的压强:p<p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 20、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浸没在甲、乙容器中(液体不溢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分别为ΔFΔF , 压强为pp , 则(  )

    A、ΔF<ΔF B、ΔF=ΔF C、p<p D、p=p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