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s;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cm;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m/s。
  • 2、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所示,若把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F,请在图中完成光路。

  • 3、在某个商店中,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容器,来量取自酿米酒和黄豆酱油出售,已知ρ米酒=0.9g/cm3 , ρ酱油=1.2g/cm3 , 若装满对应商品的质量都是250g,则用容器装米酒(选填“甲”或“乙”);甲容器与乙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 4、如图所示是渔民叉鱼的情景,他们看到水中的“鱼”是光从(选填“空气射向水”或“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所成的虚像,其虚像比实际鱼的位置要

  • 5、小芳面向平面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若她后退0.5m远离平面镜,镜中像的大小改变(选填“会”或“不会”)。
  • 6、我国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冻土区铁路两侧安装有许多热棒,如图甲所示。热棒是封闭的中空长棒,下端插在冻土中,里面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如图乙所示。液态氨从冻土中吸热成气态氨(填物态变化名称),气态氨在热棒的上端热变回液态氨,带走冻土层热量,使冻土层保持低温不会融化。

  • 7、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表,该表显示此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为m/s;若按此速度匀速行驶20km,则汽车行驶的时间是h。

  • 8、如图1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温度计。他将自制温度计先后放入冷、热水中,发现细管内水面高度不同,则自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如图2所示,用温度计测量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则(  )

    A、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0cm B、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 D、将蜡烛移至45.0cm刻度线上,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
  • 10、甲、乙两组同学用各自配制的盐水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是他们用各自的实验数据画出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从图像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小 B、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甲组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组盐水的密度 D、取等质量的两种盐水,甲组盐水的体积较大
  • 11、北方的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房间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形成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均是由水蒸气形成的 B、冰花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它们均出现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 12、当航天员在地面行走时,航天服很沉重;而当航天员在太空出舱行走时,却让人感觉航天服轻飘飘的。有关航天服质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质量较大 B、在太空中质量较小 C、在地球上质量较小 D、在地球上和在太空中质量相同
  • 1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自制了一个照相机,如图所示。为了使景物在薄膜上成缩小的像,应使薄膜和镜头间的距离为(  )

    A、等于2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大于10cm小于20cm
  • 14、如图所示,是眼球成像及视力矫正的示意图,其中属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丁 D、乙、丙
  • 15、雨后的夜晚,当人背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亮”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
  • 16、夏天,我们想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块冰,可以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这是因为冰(  )
    A、熔化吸热 B、熔化放热 C、液化放热 D、汽化吸热
  • 17、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播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根据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和强度
  • 18、曲笛是一种竹笛,它的音域和二胡的相近。当曲笛和二胡轮奏某乐曲时听众能分辨出曲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 19、下列关于一位中学生的物理量与实际相符的是(  )
    A、正常体温约为40℃ B、单臂的长度2m C、质量约为500kg D、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 20、小强同学在双休日郊游时,突然遭遇滂沱大雨,电闪雷鸣。此时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一下才听到雷声(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小强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
    (2)、小强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请计算小强距闪电处的距离。
上一页 432 433 434 435 4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