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写道:“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其中“花气袭人”属于现象;知骤暖,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诗人根据浓郁的花香判断出天气暖和了,这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与有关。
  •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 , 小灯泡L1和L2均正常发光,两电表都有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大 B、电流表A2只测量灯L2的电流 C、灯L1短路时,L2正常发光 D、灯L1断路,电流表A1示数变小
  • 3、2024年11月1日起,电动车迎来新规,新规要求电动车上路时,骑行和搭乘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头盔,车主在选择头盔时一定要选择有3C认证的产品。如图为小明为共享电动车设计了智能戴头盔系统:骑行前,手机扫描车上二维码成功后开关S1闭合,指示灯L亮,但电机不工作;只有戴上头盔扣上卡扣后,头盔上的信号发射器才能发出信号,安全开关S2闭合,车才能正常启动。若只戴头盔不扫码则无法骑行,下列电路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 4、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所以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 C、由欧姆定律可得R=UI , 所以导体的电阻是由它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决定的 D、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 5、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弹的燃料燃烧得越充分,热值越大 B、导弹发射升空的过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导弹发射在大气层内飞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能量不守恒 D、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导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6、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刚没入水中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下潜,500s时悬在海中某一深度,并用声呐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 求:

    (1)、潜水器下潜500s的距离;(写出计算过程)
    (2)、此海域的深度;(写出计算过程)
    (3)、利用声呐能否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选填“能”或“不能”)
  • 7、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某次高速列车运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运行时间

    里程

    1

    北京南

    12:00

    12:00

    0

    0

    2

    天津南

    12:31

    12:33

    31分

    120km

    3

    济南西

    13:33

    13:35

    1小时33分

    406km

    4

    南京南

    15:33

    15:35

    3小时33分

    1023km

    5

    上海虹桥

    16:38

    16:38

    4小时38分

    1318km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请判断: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不必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A、北京南—天津南 B、天津南—济南西 C、济南西—南京南 D、南京南—上海虹桥
  • 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本实验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当水温接近90℃时,小强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图。(选填“甲”或“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然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此时,水的沸点是 , 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此时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

    (3)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交流评估:小南做此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她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5)拓展延伸: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 9、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在纸筒的A端蒙上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再将纸筒插入易拉罐中(易拉罐顶部已切去),如图所示。

    (1)小孔成像原理是;小孔观察仪最好放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观察;

    (2)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看见(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3)移动纸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在图中用画光线的方法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 11、当下时节的清晨,我们在校园里会看到路旁绿叶上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现象;上课间操时发现露珠不见了,这是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12、图中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的示数是多少?℃。

  • 13、我国有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据乐曲的音调高低来设计,假设某音乐公路规定的行驶速度是72km/h , 设定乐曲为《歌唱祖国》,第一个音符“sol”的频率为392Hz , 汽车发出这个音时,所对应的相邻凹槽之间的距离是m。(保留两位小数)

  • 14、“引吭高歌”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哪个特性?;当曲笛和二胡轮奏某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区分这两种乐器?。(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5、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同学们已经学习了长度的知识,请你估测你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倍;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其中“一日”等于秒。
  • 16、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日食 B、树荫 C、影子 D、小孔成像
  • 1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运动的路程均为100m B、乙的运动速度为5m/s C、03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 18、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有几项(  )

    ①该物质是晶体

    ②该物质在ab段之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③该物质在cd段处于沸腾状态

    ④该物质在bc段处于液态

    A、1 B、2 C、3 D、4
  • 19、如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 20、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对于以下估测你认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
    A、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空气温度约为25 B、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C、估测你现在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s D、观察你所在考场宽度约12m
上一页 335 336 337 338 3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