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在实验室做以下两个热学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两个瓶子里分别充满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用来演示气体的扩散现象,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选填“A”或“B”)瓶,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乙,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在瓶塞蹦出来的瞬间,可以观察到瓶口冒白气,这是由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降低,发生(填物体变化名称)现象,冲起软木塞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与汽油机的冲程能量转化情况相似。
  • 2、请在图中选填“电源”和“电流表”的电路符号,满足开关闭合两灯都能工作。

       

  • 3、如图所示,请按照左边的电路图连接右边的实物图。

  • 4、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基本电路中的;如图所示是某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一排充电桩,这些充电桩是(选填“串联”或“并联”)的。家用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μA。

  • 5、某同学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连接的电路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灯L1 , (选填“亮”或“不亮”),电流表示数(选填“有”或“没有”)。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灯(选填“L1”或“L2”)的电流。

  • 6、如图所示是飞轮转速为1800r/min的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知它正处于冲程,此内燃机每秒对外做功次,除做功冲程以外的其他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来完成的。

  • 7、城市中的路灯是联在一起的;家庭中的用电器都是联在一起的;圣诞树上使用的“满天星”小彩灯一个不亮了其余都不亮了,它们是联的。
  • 8、距离木香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味,这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将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
  • 9、下列生活用具在应用中均涉及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其中主要应用化学能进行转化的是(  )
    A、微波炉加热食物 B、电热器供暖 C、太阳能热水器 D、天然气热水器
  • 10、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家庭节能灯电流约10A 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C、人体安全电压是220V D、水分子的直径约为10cm
  • 11、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懈地追寻构成整个世界的最小粒子。下列选项中带负电的微粒是(  )
    A、电子 B、分子 C、原子 D、原子核
  •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均为定值电阻,R1=20Ω、R2=10Ω,R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V1的量程为0-15V,V2的量程为0-3V。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置于某一位置A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14 V,V2的示数为2 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移动R的滑片,两电表均能达到满偏。

    (1)、求滑片置于A时,通过R2的电流;
    (2)、求电源电压;
    (3)、用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0替换电阻R1 , 不改变其他元件的连接。闭合开关,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最大,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调节R和R0接入电路的阻值,其中R仅可以在替换前的范围内变化,求:R0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 13、某学习小组同学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0.1kg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30℃消耗了 2.1g 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2.1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该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 1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器材有:电源(两节新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5Ω、10Ω、20Ω)、滑动变阻器(10Ω 2A)。小明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第5次的电压表示数如图乙,示数为V;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电压U/V

    1.0

    1.3

    1.6

    2.0


    电流 I/A

    0.20

    0.24

    0.32

    0.4

    0.48

    (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初步得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小明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记录电流表示数;随后打算分别用10 Ω、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5Ω电阻接入电路,重复实验。你认为他能否顺利完成实验? , 并说明理由:
  • 15、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如图所示,在M、N两点之间分别接入不同的电阻丝,其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1)、实验中应通过观察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2)、选用编号为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3)、某小组同学更换电阻丝后认为小灯泡亮度变化不明显,为便于判断电阻大小,还可以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来完成实验。
  • 16、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华按图甲连接好实物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比L2更亮,他作出猜想:由于用电器阻碍,电流流过用电器会减小;

    (1)、在闭合开关前,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如乙图所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
    (2)、解决图乙中的问题后,小华用电流表测A点电流,示数如图丙所示,则IA=A。再测出 B、C点电流,得到A、B、C三点电流相等;
    (3)、小华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实验,都得到相同结论。由此判断猜想是的。
  • 17、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

    (1)、实验中应选取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图丙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丙可知,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更多。
  • 18、实验小组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先注入半管水后,再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将玻璃管颠倒几次。静置后观察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竖直向上提升玻璃板,在玻璃板将要离开水面时,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能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
  • 19、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3 Ω。只闭合开关S1 , 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移动,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图乙是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R2接入阻值关系的图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A,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V;接下来,保持滑片位置不动,断开S1闭合S2再将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

  • 20、有两只不同材料制成的电阻RA和RB各自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图像分别为图中的A、B。由图可知,RB的电阻是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则此时干路中的电流为A。

上一页 902 903 904 905 9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