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二模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西片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5-2016学年物理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沿江区域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兴化、泰兴三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四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如图所示,若闭合开关S2 , 断开开关S1、S3则灯能发光;若需要灯L1、L2串联,只需闭合开关。
-
2、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只要将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但不会行驶,车钥匙相当于电路中的;在电动车通电的情况下,再转动调速手把,电动机会将电能转化为能,驱动电动车行驶起来。
-
3、如图是红外线测温仪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不变,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 B、所测温度降低时,通过R0的电流变大 C、所测温度升高时,R两端的电压变大 D、减小R0的阻值,可增大测温仪的最大测量值
-
4、以下为小明同学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时,先闭合了开关 B、在无法估测被测电压和电流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均选择大量程进行试触 C、滑动变阻器接好后,先将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D、计算电阻时,先计算电压平均值与电流平均值
-
5、如图所示,ab为一根铅笔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当夹子向右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与铅笔芯是并联的 B、接入电路的铅笔芯变长,灯泡变亮 C、接入电路的铅笔芯变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D、将铅笔芯换成塑料管,灯泡仍会亮
-
6、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只小灯泡并联 B、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 C、若L1不发光,一定是L1断路 D、若L2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一定为0
-
7、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其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水果电池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3V D、取不同种水果制成的水果电池,其电压一定是相同的
-
8、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轻握细丝,从上向下摩擦几次后,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A、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间的斥力 D、塑料丝的弹力
-
9、如图是一种太阳能背包。它的前面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里面还有一个蓄电池,可以给手机、小风扇或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供电。下列与之相关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给蓄电池充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蓄电池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小风扇工作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
10、在某段区间测速路段,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 0.8s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6s。若两次发出信号的 间隔是1.1s,求:(1)、汽车反射第一次信号时距离测速仪多远?(2)、汽车从反射第一次信号到反射第二次信号间行驶的路程;(3)、汽车行驶的速度。
-
1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过程如图甲所示,此时试管中冰的温度为 ℃;(3)、小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是(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加热至第4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态。
-
12、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的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2)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3)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②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 , 由图象并可知m1m2(选填“>”、“<”或“=”).
-
13、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时:(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可以传声;(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得出:。
-
14、某物理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中,所用秒表每格为1s,小车车身长5cm。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2)、在实验中,斜面倾斜的角度应较小,目的是;(3)、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v= m/s。
-
15、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着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由图片可知:(1)、蜻蜓飞行的方向沿着y轴向。(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m/s。(3)、若蜻蜓点水的图片如乙图,蜻蜓每隔1s点一次水,则蜻蜓的飞行方向、速度及水波速度又为 。A、向左、3m/s、2m/s B、向右、3m/s、1m/s C、向左、2.5m/s、1m/s D、向右、2.5m/s、1.5m/s
-
16、超声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利用声呐测量海底深度时,若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4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
-
1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cm。秒表的读数是s。
-
18、如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洋及江河湖泊中的水蒸发吸热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 C、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雨 D、因为自然界水是循环的,所以人类不必担心水资源枯竭的问题
-
19、甲、乙两同学在一段平直道路上学自行车,他们从同一地点O同向出发,两位同学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0~8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晚20s出发,且甲运动的速度为3m/s C、当t=40s时,甲、乙第一次相遇,相遇时距离O点120m D、0~60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6m/s
-
20、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天,小明起床后发现窗户的玻璃上结上了美丽的冰花。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的形成需要吸热 C、冰花在玻璃窗的室外一侧 D、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