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一束光沿玻璃砖AO方向射向镜面,光线沿OB方向射出,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测量ir , 并记录到表格中;

    ②改变入射光线方向五次,测量ir , 并记录到表格中。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实验结论:光发生反射时,

    i/°

    30

    35

    40

    45

    50

    55

    r/°

    30

    35

    40

    45

    50

    55

    (3)本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 2、图所示是一种卫浴间用于烘干双手的电器,它能吹出暖风使手上的水快速变干。小力想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是否有关,他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滴管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水的表面积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②打开吹风机加热挡对其中一滴水吹风,比较两滴水变干的快慢。

    (1)、该探究过程存在的错误是
    (2)、请写出改进措施
  • 3、某同学要测量一枚石头印章的密度,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端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头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头印章的质量是g;
    (3)、向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此时体积为40cm3 , 放入石头印章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头印章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得出石头印章的密度是g/cm3
  • 4、用图所示鼓、鼓槌、碎纸屑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是否有关。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改变自变量的方式是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 观测方式是
    (3)、实验过程中碎纸屑的作用是
  • 5、用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过程中能够判断水沸腾的现象是:
    (2)、待水温达到91时,开始每间隔0.5min记录水的温度和是否沸腾,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温度/℃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是否沸腾

  • 6、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2)、根据图乙中给出的入射光线ab和其折射光线a'b' , 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 7、如图所示,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同时开始计时,经过斜面上B点运动至斜面底端C点,测量AB、AC间距离和小车从A到B、C的时间,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AC

    路程s/cm

    40

    80

    时间t/s

    3.6

    5.1

    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坡度较大 B、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C、测量小车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如果整个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量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测量小车AC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可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量出它运动到C点的时间,计算出vBC
  • 8、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非常关注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B、乙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C、甲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D、乙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示意图,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 9、下表为几种晶体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10

    -218

    -117

    -39

    液态氮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196

    -183

    78

    357

    A、200时氧是液态 B、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固态水银熔化过程中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D、200的氮和氧放在同温度的环境中,持续升高环境温度,氮气会先分离出来
  • 10、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屏上,屏上呈现由7种色光组成的光带,图为此现象的光路示意图。对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现象是由于各种色光在棱镜中的反射角不同 B、此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此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雨后彩虹和此现象原理相同
  • 11、小力学习了热现象后对知识进行了整理,画出知识结构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处应填气态,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B、②处应填吸热,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C、从①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变化过程中放热 D、雾和露的形成是从①变成液态的物态变化
  • 12、该图是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5~15s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0s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在0~5s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 D、乙车在0~10s的平均速度比15~20s的平均速度大
  • 13、如图所示是一个用光电屏显示液面高度的仪器。它工作时,激光器和光电屏保持不动,通过反射光束照射在光电屏上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液面的高低。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液面上升时,入射角变小 B、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位置不变 C、当液面上升时,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变小 D、当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将向左移动
  • 14、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如图所示的钢管搭设而成,这些钢管规格相同,每根钢管的外径为d1 , 内径为d2 , 长为l , 钢的密度为ρ , 则一根钢管的质量为(  )

    A、m=ρlπd122πd222 B、m=ρlπd122 C、m=ρlπd222 D、m=ρl
  • 15、公路旁经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60km/h”的标志牌,若一辆汽车在该路段行驶,速度为18m/s , 下列换算及判断是否超速正确的是(  )

    A、18m/s=18m1s=18×103km3600h=5km/h , 没有超速 B、18m/s=18m1s=18×103km1×13600h=64.8km/h , 超速了 C、18m/s=18m1s=18km1h=18km/h , 没有超速 D、18m/s=18m1s=18×103km60h=3×104km/h , 没有超速
  • 16、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现象与其解释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 17、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 一部分光发生折射后从玻璃砖射出,图中能正确反映折射光路的是(  )
    A、 B、 C、 D、
  • 18、将一束激光射入到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曲线,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盐水后,再次将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盐水密度均匀 B、图乙中的盐水密度均匀 C、图甲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图乙盐水中的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 19、正确写字姿势的“三个一”是: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其中对“一尺”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3cm B、30cm C、300cm D、3000cm
  • 2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在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D、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