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用水煮鸡蛋时,猜想:在水中加些盐可以将鸡蛋更快地煮熟。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了水和盐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安装图甲所示装置时,应该先确定铁圈(选填 “A” 或 “B”)的位置。使用硬纸板的目的是
    (2)、根据水沸腾前后的气泡特点知,图乙中(选填“①”或“②”)所示的现象表示水正在沸腾,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丙所示。
    (3)、换用等质量的盐水重复刚才的实验,记录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地的大气压强(选填“>”、"="或“<")标准大气压强。对比图中两条图线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小明认为他的猜想(选填“正确”或“错误”)。
    (4)、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有点少,于是小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以下能说明其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填字母)。

  • 2、小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先用加湿器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将一小块平面镜放在一个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用固定放置的红色激光笔发出一束垂直射向平面镜的光ON,然后用另一个绿色激光笔向O点发出一束光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方向射出。

    (1)、实验中,用加湿器使整个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
    (2)、利用红色激光笔发出的光束ON相当于
    (3)、将绿色激光笔固定在玻璃罩上后,缓慢转动圆台,可以看到三束光重合,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
    (4)、在上述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小天在玻璃罩内装入量角器,多次改变A0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AO与ON的夹角、OB与ON的夹角,这是为了探究:光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大小与的关系:
    (5)、用激光笔沿B0方向入射,反射光线将会从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
  • 3、小明和小红学习了平均速度后,想测量一下玩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小明找来长木板、木块、刻度尺、硬纸板(阻挡物),组装成图示装置。

    (1)、小红发现还缺一个仪器,是
    (2)、小红和小明在实验时,发现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太快,不方便测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聪明的你,请提出改进的方案:
    (3)、小明改进装置后,将小车从坡项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测出小车从人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 , 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 , AB=BC=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用题中给定的物理量符表示)
  • 4、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记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术。

    ①如图甲所示,人们晒打豆株时要尽量将豆株铺开,这是通过方法,从而加快水分的(填物态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铁水在凝固成铁块的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太空中的神舟飞船向空间站靠近的过程中,空间站应用(选“超声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理由是
  • 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停表的时间示数为s,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 6、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敦煌,电站内的1.2万多太阳光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这些定日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吸热塔,其中某束光的传播路径如图,在图中画出定日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7、小刚一家外出游玩,小刚坐在开天窗的轿车里,通过天窗能看到天空的景色,如图所示,请在图乙的简化图中画出小刚看到天窗外天空范围的光路图,A点表示小刚的眼睛。

  • 8、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标准大气压
    物质熔点/℃
    固态酒精-117
    水银-39
    1535
    660
    A、-39℃的水银一定是固态 B、酒精的凝固点低于 -117℃ C、用铝锅可以将铁块熔化成铁水 D、气温达到-50℃时,可以用酒精湿度计测量
  • 9、对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起舞弄消影,何似在人间”中“影”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明月”是光源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10、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的音色相同 B、甲、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丙、丁的音色相同 D、甲、丙、丁的廟度相同
  • 11、如图所示是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将耳机贴在额骨附近,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又可以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提高户外使用时的安全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骨传导耳机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有损听力 C、人戴着耳机听音乐能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不同的乐器 D、蓝牙耳机提示配对成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12、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经过4s,甲、乙相距4m C、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 13、巴黎奥运会举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中国队以3分27秒46的成绩夺得金牌!如图为中国选手冲刺的图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赛中,观众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谁游泳快 B、比赛中,裁判员根据相同时间比路程来判断谁游泳快 C、中国接力队获胜,说明他们游的路程最远 D、以看台上的座椅为参照物,比赛中的运动员是运动的
  • 14、“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同学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A、淋浴用热水的温度大约是70℃ B、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大约0.Imin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8km/h
  • 15、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的,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甲图是热敏电阳的实物图,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做热敏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象如乙图所示,丙图是用R做测温探头的某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可在0.6V~I.2V之间调节,R是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保持通过R的电流不变时,R两端电压随着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此时就可以把电压表的刻度盘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可以直接从电压表V表盘上读出温度值,测温时,将R放入待测温度处,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电流表A的示数保持在0.002A不变,再从电压表V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t.

    (1)、热敏电阻R是用____材料制成的:
    A、超导体 B、合金 C、半导体 D、绝缘体
    (2)、热敏电阻R(选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放入林水混合物中,R的阻值为Ω
    (3)、测温式保持电流表A的示数保持在0.002A不变,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为V。R两端的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某次测温过程中,电压表V显示的温度是30℃,此时电源电压是V:
    (5)、按照现有的电压调节范围,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为
  • 16、如图所示,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水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质量m/kg

    初温t1/℃

    末温t2/℃

    加热时间/min

    1

    0.1

    20

    30

    2

    2

    0.2

    20

    30

    4

    3

    0.3

    20

    30

    6

    4

    0.3

    20

    40

    12

    5

    0.3

    20

    50

    18

    (1)、该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利用加热时间表示.
    (2)、上表中(填序号)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为了进一步探究,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和乙,你认为正确的是(选填“甲”或“乙"):根据图像求出C= [已知:c =4.2×103/(kg℃]

    (4)、生活中人们利用水来取暖或制冷,就是利用了水的吸放热能力(选填“强”或“弱”)的特点。
    (5)、在实验过程中,若冰和水的质量均为1kg,则:5--7分钟吸收热量J,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为J.
  • 17、 小明利用 “伏安法” 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电源电压约为 3V,Rx 的阻值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一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7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则未知电阻 Rx=Ω
    (3)、若把电阻R1换成小灯泡进行实验,并绘制出电阻RX与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表示小灯泡的是图像(选填“a” 或 “b"):分析图像中A、B、C三点电阻RA、RB、RC , 则电阻最大的是点(选填 “A"、“B" 或 “C"),
    (4)、小华认为:利用电源(电压未知)、电阻箱和电流表等器材,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的电路如图丁,步骤如下:

    ①正确连接电路,断开S1、S2 , 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S1 , 断开S2 , 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闭合S2 , 断开S1 , 调节电阻箱阻值,直至读出此时电阻箱阻值为R0

    ④未知电阻的阻值RX(用字母表示)

  • 18、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12V 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3V.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R2两端的电压;
    (3)、 电阻R2的阻值.
  • 19、小文为航天员设计了一款航天服,既能保温又能照明。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24V,电阻R的阻值未知,小灯泡的电阻为48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1和S2 , 电流表示数为1.1A,求:

    (1)、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
    (2)、通过电阻R的电流:
    (3)、电阻R 的阻值.
  • 20、小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4.5V且恒定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20Ω1.5A)、50Ω、10Ω、15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如图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端:
    (2)、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其原因可能是____(选填字母):
    A、定值电阻 R短路 B、定值电阻 R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3)、实验中,小亮先将5Ω的电阻接入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当电流示数如图乙所示时,此时记下的电压示数应为V:
    (4)、断开开关,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再闭合开关,为使R两端的电压(填“改变” 或 “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填 “左” 或“右”)端滑动:
    (5)、实验时,将电阻更换为20Ω的定值电阻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完成该实验,小亮要想完成本次实验可行的措施是____(选填字母).
    A、调高电源电压 B、更换一个最大阻值为25Ω的滑动变阻器;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