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吉林省素有“黑土地之乡”的称号,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收割机已成为我省玉米收割的重要工具。
    (1)、收割时空气中弥漫着玉米香,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2)、收割机的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
    (3)、当柴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将(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一台四冲程柴油机工作时曲轴转速是 1800r/min ,此柴油机每秒钟完成个做功冲程。
  • 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 3、如图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应该选择两个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闭合开关,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选填“灯L1断路”或“灯L1短路”)。

  • 4、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通过分析图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过了一会儿才停止计时,其他操作无误,则平均速度的测量值偏 (选填“大”或“小”)。

  • 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我们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进入上瓶,下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①此现象表明:

    ②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建议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装有空气的瓶子的上面也可以完成此实验。你认为他的建议(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纳,因为

  • 6、认真观察图甲,分析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当只闭合S3时,若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则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2)、当只闭合S1、S2时,此时电流表A2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则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 7、国庆节期间,去湄洲岛黄金沙滩游玩,为什么游客觉得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的?
  • 8、如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要求:小灯泡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

  • 9、如图a所示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S1闭合时,两灯均发光,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灯L1的电流为A。保持S闭合,当S1由闭合到断开,L2亮度(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汽油机是燃油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示意图,将转化为。与此能量转化相反的是冲程。某汽车以35kW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9.2km,消耗汽油1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恒为2000N,则汽车的行驶速度为m/s,汽车的热机效率为。(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 11、如图所示的是某一内陆城市与某一沿海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B所表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选填“大”或“小”)的特点可知,曲线B表示的是(选填“内陆”或“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 12、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最早发现于神农氏,繁盛于唐宋时期。
    (1)、倒入热水后茶杯变热,是通过 的方式使茶杯内能增大。摩擦生热是通过方式改变内能的。
    (2)、茶壶与船闸都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3)、甩一甩杯盖,能把杯盖上的水珠甩出,这是因为水珠具有
  • 13、小东家楼栋单元门设有门禁系统,他回家时需在门禁处进行人脸识别成功或输入密码正确后,该单元门(电动机)自动打开。若人脸识别成功相当于闭合开关S1 , 输入密码正确相当于闭合开关S2 , 则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14、下列对相关现象的微观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天落叶纷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 1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内能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D、温度相同的水,内能可能不同
  • 1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燃气灶把质量5kg、初温20℃的水加热到沸腾,共燃烧掉0.08m3的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kg , 天然气的热值是8.4×1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0.04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燃气灶的效率。
  • 17、如图中是某太阳能热水器,向其中注入50kg的水,阳光照射﹣段时间后,水温从10℃升高到50℃.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

    (1)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如果水吸收的热量用天然气来提供,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   ,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给水吸收)

  • 18、如图,甲、乙、丙三图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和初温都相同。

    (1)、为了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应该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要用相同的热源对它们加热,通过比较来判断它们吸热的多少。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丁),由图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实验表明,(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3)、为了比较酒精和煤油的热值,应该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完全燃烧等质量的燃料后,通过比较(选填序号A:“液体升高的温度”或B:“加热时间”)来判断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放出的热量越多,说明此燃料的热值越
  • 19、在探究液体吸热本领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两者密度不同,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和两支温度计分别浸没在液体中的适当位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种类

    初温/℃

    末温/℃

    温度变化/℃

    加热时间/s

    20

    70

    50

    160

    某液体

    20

    70

    50

    80

    (1)、实验时,一定要保证水和该液体的(选填“体积”或“质量”)相等。
    (2)、实验中由于两个电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相等,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不计热量损失)
    (4)、该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下列选项中的(  )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科学推理法 D、类比法
  • 20、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若干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散开;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a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里的液体;
    (2)、图b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3)、图c实验表明,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