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图,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边设置隔离墙,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丙图,烛焰在发声的扬声器旁边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用相同的力度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未来能源新曙光

    如图所示,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能源设施,它在卫星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先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把电能转化为微波束发回地面,最后在地面重新将微波束转化成电能。相比地面太阳能发电,太空太阳能发电有许多优势,如太空中太阳光强度是地球表面的3~13倍;可实现24小时持续发电,不受昼夜交替和天气影响;不占用宝贵陆地资源等等。我国太空太阳能发电站预计2036~2050年实现电站商业运营。该项目预计发电功率能达到1010W , 能供29.4万个家庭使用。

    (1)、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太阳能属于(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2)、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能,太空发电站与地球建立联系的微波属于(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3)、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是未来能源新曙光,原因是(写1条即可)。
    (4)、若地面太阳能发电站平均每天发电5小时,单位面积电池板接收到太阳能的功率为1000W/m2 , 能量转换效率为18% , 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功率为1010W , 若传输到地面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36% , 要产生与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相同的日供电量,地面太阳能发电站的电池板面积为m2
  • 3、小明利用DeepSeek搜索到往水中加糖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受此启发,小明想探究糖水的沸点与糖水浓度的关系。
    (1)、利用电子秤、水、白砂糖,调配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A、B、C、D、E五杯不同浓度的糖水,如题1图所示,其中含糖量最多的是
    (2)、分别将各杯糖水加热至沸腾,利用探针式液晶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沸点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糖水的浓度越高,沸点越;实验时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浓度(%)

    5

    10

    15

    20

    25

    沸点/

    99.8

    100.6

    101.4

    102.2

    103.0

    (3)、将质量、初温均相同的水和糖水用相同的装置加热至沸腾,其温度变化如题2图所示,图线(选填“a”或“b”)是糖水温度的变化情况,糖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假设加热效率保持不变,忽略加热过程中液体的汽化,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糖水的比热容为(用ct0t1t2表示)。

  • 4、房车出行成为旅游新选择,如图所示。小明一家驾驶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和人总重的0.1倍.已知车和人总质量为4×103kg , 车轮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2m2g=10N/kg。求:

    (1)、车和人所受的总重力;
    (2)、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匀速行驶10s牵引力做的功。
  • 5、如题1图所示,小明进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ρ >ρ

    (1)、实验前,小明用手指按压压强计的橡皮膜,若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表明其气密性好。
    (2)、根据步骤(选填“A”“B”或“C”)可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由此实验现象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
    (3)、为了便于操作,小明安装了一条带有三叉形接口的胶管,如图乙所示,打开夹子后,胶管内部可以与大气连通,U形管两边液柱相平后,封口夹应(选填“打开”或“卡住”);若将调节好的压强计移到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地带进行实验,(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对仪器进行重新调节。
    (4)、进一步学习液体压强相关知识后,小明利用如题2图所示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把探头浸入水中后在U形管上做标记A,用刻度尺测出探头在水中深度为h1;取出探头浸入盐水中,观察U形管液面达到A处时,测出探头在盐水中深度为h2 , 盐水的密度ρ=(用ρh2h1表示)。

  • 6、按要求填空;
    (1)、如题1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

    (2)、小明用已调平的天平测量一块质量为56.6g的金属,该天平配套的砝码如题2图甲所示.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平衡时,图乙中标尺上的游码应该调到了g的位置。
    (3)、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0.0cm

    ①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②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如题3图所示;这种成像特点与(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工作原理匹配。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如题4图所示,小明在探究电磁感应实验中,当导体ab向左运动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此时电路中(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产生。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小明接下来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7、按要求作图;

    (1)、如题1图所示,一个实心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O点画出小球所受重力G和浮力F 的示意图。
    (2)、如题2图所示,眼睛看到水中硬币的像,请用箭头标出折射光线OB的传播方向,并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3)、如题3图所示,在符合安全用电原则下,将灯泡接入电路,要求开关控制灯泡。
  • 8、如图所示,汽油机此时处于冲程。当汽油燃烧不充分时会排放“黑烟”,此时汽油的热值 , 汽油机的效率会。(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如图所示,某款磁悬浮蓝牙音箱的悬浮功能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原理,通电时音箱发出声音,音箱内部扬声器工作原理与(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工作原理相似。

  • 10、“拔丝地瓜”是一道中国传统美食,如图所示。制作“拔丝”用的糖浆,需要不断加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糖浆的内能;刚出锅的“拔丝地瓜”香气四溢,这是现象;夹起其中一块时经常会带起另外一块,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力。

  • 11、【科技改善生活】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发展,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智能化、自动化的产品,为人们带来便利。根据情境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所示,无人机向下方推动气流获得向上的力后可以向上加速飞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无人机匀速升空时,其重力势能、机械能(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防疫机器人能探测到人的体温,是因为人随体温不同辐射出不同强度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机器人在阳光下洒酒精,从某个角度可以看到彩虹,这是光的现象;机器人紧急制动后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是由于机器人具有

    (3)、如图所示,无人驾驶汽车的雷达发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距离;汽车的流线型外形与飞机的机翼类似,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其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汽车轮胎采用特殊橡胶材料制作,主要是利用橡胶有良好的(选填“弹性”或“导电性”)。

  • 12、【从生活走向物理】佛山市举行50公里徒步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根据相应情境,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人员用扩音器指挥人群,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徒步者从多个角度都能看到不发光的宣传标语,是因为光在宣传标语表面发生了(     )
    A、漫反射 B、镜面反射 C、直线传播 D、折射
    (3)、徒步者经过一处小吃摊,摊主将白糖放入锅中加热来制作糖葫芦,白糖由固态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属于(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液化
    (4)、如图所示,徒步者所带500mL矿泉水瓶的高度最接近(     )

    A、25mm B、25cm C、25dm D、25m
    (5)、徒步者看见一位妈妈在水平草地上用力推小车,使小车匀速前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地对小车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草地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妈妈对小车的推力等于小车对妈妈的推力 D、小车对草地的压力大于草地对小车的支持力
    (6)、徒步者用手机拍摄沿途美景,手机里芯片处理器的核心材料是(     )
    A、导体 B、超导体 C、半导体 D、绝缘体
    (7)、小明徒步过程中坐在休息点休息了5min,下列能表示他在5min内运动状态的图像是(     )
    A、 B、 C、 D、
  • 13、三峡大坝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其船闸的设计利用了的原理;两艘轮船在长江上不能近距离并排行驶,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溜早冰

    开展溜早冰逃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许多物理知识,进行这项这动需要有双早冰鞋,有条件的可以到专门的早冰场上进行、没有条伴的在较光滑的水泥地面也可以进行,但不能在车辆来往的道路上开展这项活动。在一般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时鞋底与路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人与地面摩擦较大。人穿早冰鞋后将人与地面的滑动通过早冰鞋变为浓动,早冰鞋下安装了浓动轴承、轴承上套上了可滚动的轮子,这样使人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小。如图所示。人在起动时成加速时。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在前的一只脚脚尖指向运动方向。在后的一只脚与这动方向垂直,这样是为了将浪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理就可增大地面对人向前的推力,以达到起动和加速的目的。

    (1)、在同样的条件下,要比小得多:
    (2)、早冰鞋是通过的方法减小滑行时地面对鞋的摩擦力:
    (3)、溜冰时脚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这是因为
    (4)、正在滑行时,要想很快停下来,应让放在后面的脚与运动方向垂直,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来,这种做法是通过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 15、小西和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和足量的水等实验器材,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由两图得出物块所受浮力F=1N,再由另外两图得出物块排开液体所受重力G=1N,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实验时,若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则会导致测出的G
    (3)、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接下来的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选填字母):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将物块换成小石块,用原来的方案再次进行实验
    (4)、小组同学经过交流、评估和反思后,得出实验步骤的最佳顺序是
    (5)、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计算出物块的密度ρ=kg/m3(g取10N/kg).
  • 16、某同学用气压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压强计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反映的;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比较两图,可以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有关:
    (3)、该同学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又设计了图丁所示的装置,也可以用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在隔板两侧分别加入相同深度的液体A、B、根据橡皮膜的凹凸情况,得出:ρAρB。(选填“>"=-"或“<")
  • 17、如图所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1

    4

    0.1

    2.0

    0.3

    66.7%

    2

    5

    0.1

    0.3

    69.4%

    3

    6

    0.1

    2.6

    0.3

    (1)、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
    (3)、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选填序号)。
    A、60% B、70% C、80%
  • 18、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未挂钩码时杠杆静止在图甲位置,实验前需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调节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上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个相同的钩码:杠杆水平平衡后,又将A、B点所挂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O的方向移动一格,杠杆的(选填“左”或“右”)侧下沉。
  • 19、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只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0.5m,最短的木板长0.2m,桶底面积0.05m2 , 空桶重40N(忽略圆桶外壁的厚度,桶底面平整),求:

    (1)、空桶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 20、
    (1)、车和泥土总重力为多少N?
    (2)、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动力为F,F大小至少为多少N?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