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一个固体压强计(如U形管图所示),探头盒为无盖塑料饭盒改造而成,顶部覆盖弹性硅胶膜,侧面掏孔后与橡皮管相通,橡皮管的另一头连接U形管。

    (1)、此固体压强计与实验室用的金属盒压强计的工作原理相同,探头盒的顶部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
    (2)、将探头盒放置在水平桌面或斜面上,以长方体形状的盒装牛奶作重物,改变放在探头盒上的盒装牛奶的数量、放置方式,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放置方式

    牛奶数量/盒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格

    探头盒

    牛奶盒

    1

    水平桌面

    平放

    1

    6

    2

    水平桌面

    平放

    叠加2盒

    12

    3

    水平桌面

    侧放

    1

    8

    4

    水平桌面

    竖放

    1

    10

    5

    斜面上

    _____

    1

    8

    ①实验组(填序号)的现象说明: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②小科完成的第5组实验,证明了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固体受到的重力无关,与其产生的压力有关。请将记录单中的第5组牛奶盒的放置方式补充完整:

  • 2、如图所示为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把轻质小车放在(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左右两盘砝码的质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转动一个小角度,此时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 , 松手后小车的运动状态(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 EF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硬纸板能沿ON 翻折,ON 垂直于平面镜。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让入射光线贴着硬纸板EF 沿AO 射向平面镜上的O 点,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 和反射角r 的大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比较r和i,可以得出结论: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填“>”“<”或“=”)入射角。
    (2)、硬纸板 EF 的右侧没有沿ON 翻折时,能观察到反射光,将纸板翻折后,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3)、将一束光贴着硬纸板EF 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 方向射出。说明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的。
  • 4、如图所示为一位渔民手握鱼叉立于船头准备捕鱼,他手上鱼叉的尖端O点到水面的距离为1m。

    (1)、鱼叉的尖端O点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m。
    (2)、渔民看到鱼的位置如图所示,现有OA、OB、OC 三条刺鱼路线,渔民应选择(填字母)路线才有机会刺中水中的鱼。
  • 5、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 , 便于注射;小明用吸管模拟注射器吸水过程,如图所示的杯子里装有一些水,小明用吸管吸水时,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那么每吸一口,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p水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每吸一口,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p水将

  • 6、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看见”声音。他轻轻地用手拨动音箱上的气球薄膜,光屏上的光斑随之“晃动”。用手机连接蓝牙音箱,当音箱没有播放音乐时,光斑是静止的;当音箱播放音乐时,光斑“晃动”起来。随着音量的变化,光屏上出现了变化的图案,减小音量,图案随之变小,当音量减小至零时,光斑再次静止(如图乙所示)。

    (1)、光斑的“晃动”直观地展示出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随音量变化的图案,可以作为探究“响度与的关系”的证据。
  • 7、如图甲所示为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 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 OA 的方向(填“变化”或“不变”)。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重力的方向是的。

  • 8、小红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个鼓时,鼓发出声音的(填“音色”“响度”或“音调”,下同)会改变;小红有时弹钢琴,有时又拉小提琴,可以依据的不同来辨别不同的琴声。
  • 9、某公司推出了一款“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使用时眼睛盯着眼前12 mm处的镜片屏幕,即可实现阅读电子书、观看视频等,它的发明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由于靠眼睛太近,长期使用这款“眼镜”易导致(填“近视”或“远视”),患这种眼病的人需要配戴(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 10、如图所示为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的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饱满的谷物由于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 11、如图所示,一块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 点。下列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 A 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 12、如图所示为某一束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动,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 P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向右平移 B、平面镜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C、调整后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大 D、调整后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不再相等
  • 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0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C、当u=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 14、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头盔外壳坚硬,可减小惯性,减小撞击受到的力 B、头盔内衬松软,可增大与头部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 C、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汽车突然启动时,由于惯性导致受伤 D、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人体的惯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 15、如图所示为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
    A、 B、 C、 D、
  • 16、下列有关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的叙述,误的是    (   )

    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可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 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并减小音量,可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 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 D、上呼吸道感染后应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 17、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的是    (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8、在海上或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
    A、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 B、光在云层上发生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在海面上或沙漠里发生反射
  • 19、某日上午,某地区上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日晕又叫圆虹,是指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大圆环,非常漂亮,人们纷纷拍照留影。彩色圆环的形成原理是    (   )
    A、小孔成像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 20、从科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
    A、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B、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快 C、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D、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