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不同试剂中颜色变化如下表所示,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

    NaCl溶液

    盐酸

     NaHCO3溶液

     NH4Cl溶液

    NaOH溶液

    颜色

    (1)、NH4Cl溶液呈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
    (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填离子符号)
    (2)、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等配成的杀菌剂。喷洒波尔多液后,果蔬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4)、下列试剂中,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填字母)
    A、稀硫酸 B、酚酞试液 C、碳酸钠溶液
  •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的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②中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的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钙

    产生气泡

    B.

    浓硫酸

    氧化铁

    产生气泡

    C.

    氯化钡溶液

    硫酸钾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A B、B C、C D、D
  • 4、下列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 B、灼烧羊毛,闻到一股毛发烧糊的味道 C、向稀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 5、将2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 B、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皮肤上不慎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6、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稀盐酸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 C、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许多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 7、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 8、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
    A、浓盐酸 B、生石灰 C、铁钉 D、浓硫酸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所有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 10、盐酸走迷宫(如图所示),请你帮它选择合适的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A、A B、B C、C D、D
  • 11、下列化学式对应的俗名正确的是(    )
    A、Ag:水银 B、CaO:消石灰 C、Na2CO3:纯碱 D、NaCl:苛性钠
  • 12、下列物质中,能除铁锈的是(   )
    A、NaOH溶液 B、植物油 C、盐酸 D、食盐水
  • 13、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蚕丝富含 (   )
    A、无机盐 B、维生素 C、糖类 D、蛋白质
  • 14、  人们都说: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
    (1)、你是否赞同以上说法?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
    (2)、为了防止在开盖时被水蒸气烫伤,你认为下列开盖方法最安全的是

    (3)、某资料中提到用多层蒸笼蒸馒头时,上层馒头先熟。小明采访了某位馒头铺师傅,  得到的答案是最下层的馒头先熟。两种说法,你支持哪种或者都不支持?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15、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铸造工艺,其做法如图:

    先用蜡做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冷却后便铸成器物。

    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温度达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答:
    (2)、该材料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分钟。
    (3)、为制造某工件,用密度为0.9g/cm3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3.6kg。请计算:

    ①该蜡模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②若用密度为 2.7×103kg/m3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 1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它适合在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生长。
    (1)、下列模型表示的各类土壤中,比较适宜种植水稻的是(填字母)。

    (2)、如图1是用水稻苗来验证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实验。根据图A到图B的水稻苗长势判断, 甲试管中盛的是(填“土壤浸出液”或“蒸馏水”)。

    (3)、海水稻是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一种水稻品种,如图2为海水稻根尖结构示意图。耐盐碱是海水稻的特点之一。海水稻通过图2所示的(填写序号和结构名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吸水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
  • 17、  氟(F)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元素。
    (1)、全氟辛酸是稳定的含氟化合物,耐热性好,广泛用于冷却剂等领域。其结构模型如图,化学式为

    (2)、牙膏中的氟对预防龋齿有重要作用。某品牌牙膏净含量为190克,要求含氟0.1%,若牙膏中的氟仅有氟化钠(NaF)提供,则需添加氟化钠多少克?
  • 18、  人们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材料一:19世纪初,有科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 1961年, 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这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3)、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自然界氯元素仅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原子。根据材料三可以推出,氯元素中,35Cl和37Cl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19、妈妈制作了一杯奶茶,小明想知道奶茶的密度,他将奶茶带到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1)、调节天平时,指针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要使天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奶茶的总质量
    B. 将待测奶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奶茶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奶茶部分倒入量筒,测量这部分奶茶的体积
    (3)、由图乙数据可知奶茶的密度为千克/米3
  • 20、  实验室里,同学们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大烧杯中盛水,将温度计浸没在水中,如图甲,并将烧杯置于石棉网上慢慢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温度计和烧杯,应先调整(填“温度计”或“烧杯”)的位置。
    (2)、同学们观察到烧杯中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中(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4)、第一小组的同学描绘的曲线是丙图中的a,旁边第二小组的同学用初温相同的水做这个实验,描绘的图像为丙图中的b。两组同学的图像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