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 F1、F2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当 F1=10N,F2=2N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关于F1、F2和摩擦力这三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三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B、这三个力是平衡力 C、撤去 F1木块不能保持静止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 N
  • 2、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意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3、小科给菜刀的刀背加了一块塑料块,可在切较硬的食物时使手不易被磨破。塑料块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增大刀背与手的接触面积,从而(   )
    A、减小刀背对手的压强 B、增大刀背对手的压强 C、减小刀背对手的压力 D、增大刀背对手的压力
  • 4、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
    A、飞机在高空盘旋飞行 B、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C、雪花匀速竖直下落 D、正在出站的火车
  • 5、为保证安全,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的刹车闸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   )
    A、增大压力 B、减小速度 C、增大接触面积 D、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6、我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迅速,一部智能手机的重力约为    (   )
    A、0.15 N B、1.5 N C、15 N D、150牛
  • 7、在足球场上,运动员的脚踢在足球恰当的位置时,足球会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守门员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题目中“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
  • 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 的物体在光滑(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拉力 F 的作用,则(   )

    A、物体不可能运动 B、物体运动状态肯定变化 C、物体运动方向一定变化 D、物体有可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 9、飞船发射前,检验飞船舱体的气密性至关重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封闭容器代替飞船舱体置于真空室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模拟检验飞船舱体的气密性。若密闭容器不漏气,则密闭容器与真空室中的气压不发生变化;若密闭容器漏气,则密闭容器中的气压减小,真空室中的气压增大。密闭容器中的正常环境气压为 1.0×105Pa,电源电压U=12 V,定值电阻 R0=18Ω;R1和 R2是两个相同的力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气压的变化如表所示。

    环境气压 /×105Pa

    0

    0.2

    0.4

    0.6

    0.8

    1.0

    力敏电阻的阻值/Ω

    36

    22

    12

    6

    3

    2

    (1)、当开关S接a 时,若电压表的示数为 10.8V,请通过计算判断密闭容器是否漏气。
    (2)、若密闭容器漏气,开关S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此时真空室中的环境气压。
  • 10、甲、乙两个小组通过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 的关系”,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甲组的同学们正确操作完成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归纳出实验结论:

    电压U/V

    2

    4

    6

    8

    10

    12

    电流I/A

    0.2

    0.4

    0.6

    0.8

    1.0

    1.2

    (2)、乙组的同学们正确操作后也获得一组数据,根据甲、乙两组的数据绘制出了I-U图像,如图所示,甲组数据对应图线甲,乙组数据对应图线乙,但两图线倾斜程度不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 11、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电源(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分别为5 Ω、10 Ω、25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分别为“1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 R1和“20Ω 1.5 A”的滑动变阻器 R2 , 导线若干。

    实验次序

    1

    2

    3

    电阻R/Ω

    5

    10

    25

    电流I/A

    0.4

    0.2

    0.08

    (1)、实验中电压表示数保持V不变。
    (2)、断开开关,拆下5 Ω的电阻,改接10 Ω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几步: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阻值最大位置;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适当位置。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换用25Ω的电阻重复操作,要顺利完成本实验,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填“R1”或“R2”)。
    (4)、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12、如图甲所示,小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质量的装置,它能在电压表上直接读出秤盘上所放物体的质量大小。闭合开关,当秤盘上不放任何待测物体时,应调整弹簧悬挂高度,使电压表示数为零,相当于完成了装置称量前的调零。

    (1)、当秤盘上放140 g物体时,电压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读数为V。
    (2)、小科想将电压表刻度盘上的电压值直接改装成质量值,则图丙中C的数值应为g。
  • 13、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驾驶员踩下“油门”,电路中变阻器的阻值减小,电流变大而加快电动机的转速。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旋钮变阻器接入电路M、N处。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若要求驾驶员踩下“油门”,车速仪示数变大,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 B、 C、 D、
  • 14、实验室有3个未知阻值的电阻a、b、c,小明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来比较它们的阻值大小。

    (1)、如图甲所示为小明设计的测量电阻R 阻值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2)、若采用正确方法后,小明对这3个电阻分别进行了测量,并把结果标在图乙中,则其中电阻阻值最大的是(填字母)。
  • 15、如图甲所示,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同一带正电小球先后挂在A、B、C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受到带电体Q 的作用力大小。

    (1)、图甲中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通过显示出来的。
    (2)、根据图甲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3)、接着用另一个带电小球靠近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16、如图所示为一个能吹出冷风和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闭合开关电吹风吹出热风,闭合开关吹出冷风,在电路正常的情况下,此吹风机(填“会”或“不会”)出现电热丝发热而吹风机不送风的工作状态。

  • 17、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汽油,汽油易挥发,易燃易爆。运输中汽油与油罐摩擦会产生静电,油罐失去电子带上电荷,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极易出现放电观象,引起汽油燃烧爆炸。为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油罐车通常都在车架上加装铁链与大地接触,以中和油罐所带电荷,该过程铁链中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是从 (填“大地到油罐”或“油罐到大地”)。
  • 1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 V,更换 5 个定值电阻 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同学探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 0.5V 不变 C、实验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 D、这5个定值电阻对应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是1~5Ω
  • 19、某同学在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电阻”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他无法判断甲、乙两位置应用电压表还是电流表。你认为应当(   )

    A、甲用电压表,乙用电流表 B、甲、乙都用电流表 C、甲用电流表,乙用电压表 D、甲、乙都用电压表
  • 20、决定电脑处理速度的中央处理器 CPU,其制作材料之一为单晶硅。“超频”是提高 CPU 运算速度的一种方法,通过“跳线”来提高CPU 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为一跳线装置,该装置的电源电压为3 V,“超频”工作时通过CPU 的电流是3 m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芯片中的单晶硅是半导体材料 B、“超频”工作时应连接“1、2”两个接线柱 C、“超频”工作时CPU 的电阻是 100 Ω D、连接“2、3”时CPU 正常工作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