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两灯都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   )

    A、电流表一定被烧坏 B、两灯仍然发光 C、灯 L1 熄灭,灯 L2发光 D、灯L1 发光,灯L2熄灭
  • 2、有三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大小关系为 R<R<R,将它们按下列连接方式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的a、b之间,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最小的是    (   )

    A、甲、乙串联 B、乙、丙串联 C、甲、乙并联 D、乙、丙并联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5 V, L1L2发光时的电阻都约为6 Ω,则两电表应选择的量程分别为    (    )

    A、电流表(0~3A)、电压表(0~3V) 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 C、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D、电流表(0~3A)、电压表(0~15V)
  • 4、如图所示,研究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闭合开关,电流表A1 的示数为0.5 A,A2的示数为0.22 A。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灯 L1 和灯 L2 串联在电路中 B、电流表 A2测干路中的电流 C、通过灯L1 的电流为0.5 A D、通过灯 L2的电流为0.22 A
  • 5、中国科技馆内进行“模拟避雷针”的实验展示。云层当参观者按下“有避雷针”按钮时,从高压发生器尖端涌出的白色闪电会径直劈向建筑物模型顶部的避雷针,模拟云层带正电,受到雷击的建筑物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场景,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的是    (    )

    A、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导体 B、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对流让云层带电的方式属于摩擦起电 C、衣物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其原理与雷电类似 D、图中闪电发生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避雷针
  • 6、某同学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动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不亮,接下来的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

    A、断开开关 S,更换灯泡重新实验 B、断开开关 S,增加电池的节数重新实验 C、观察电流表示数,然后再进一步处理 D、断开开关S,拆掉导线重新连接电路
  • 7、某些企业为了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设计出“无极耳”电池。所谓“极耳”,就是从电芯(电源装置)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取消“极耳”可以避免电能在“极耳”中的损耗。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极耳”电池就是没有正、负极的电池 B、电路中有电池就一定有电流 C、“无极耳”电池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D、用导线将“无极耳”电池两极直接相连可保护电池
  •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金属板M 与N 之间夹着一滴水银,当两块金属板互相靠近时,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 9、三个灯泡L1、L2、L3串联在电路中,灯L1最亮,灯L2最暗,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为    (   )
    A、L1 最大 B、L2 最大 C、L3最大 D、一样大
  • 10、如图所示,验电器原本不带电,当带电体靠近但还没有接触到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也会张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金属箔片带正电荷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负电荷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正电荷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 11、使用某款“盲人水杯防溢报警器”时可将其挂在杯壁上,其挂扣上有两个金属触点,当杯中水位到达金属触点时,报警器会发出蜂鸣声,提示水已盛满,金属触点的作用相当于防溢报警器电路中的(   )
    A、用电器 B、导线 C、电源 D、开关
  • 12、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需要“动力”的推动,产生这种“推力”的物理量是(   )
    A、电流 B、电压 C、电荷 D、电阻
  • 13、在做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变量Y 与加入锌粒质量的变化关系,则Y 不可能表示(   )

    A、溶液中水的质量 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 15、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老师演示了实验:在一定量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可以观察到液体上部呈蓝色、下部为无色,出现白色固体沉积(如图甲所示),试管壁发烫。经检测白色固体是无水硫酸铜。请回答:

    (1)、试管壁发烫的原因是浓硫酸与水混合(填“吸热”或“放热”)。
    (2)、图甲中,无色液体在下部的原因是
    (3)、进一步实验:

    ①取出白色固体置于烧杯 A 中,配制成饱和溶液,将A、B两个烧杯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烧杯 A 中出现蓝色晶体。

    ②取出烧杯 A 中的晶体,在该晶体中加入浓硫酸,又出现白色固体。

    根据以上实验推测,如果老师在图甲试管中继续加入浓硫酸,可以观察到的变化是

    (4)、老师提醒同学们,浓硫酸除以上实验中表现出的性质之外,还有腐蚀性,做实验时务必规范操作。写出一条在使用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
  • 16、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如图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填“实验一”或“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三滴入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滴入稀硝酸的试管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稀硝酸的这一性质是不是酸的通性?(填“是”或“不是”)。
  • 17、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有机酸,在柑橘属的水果中柠檬酸的含量较高。柠檬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来H+ , 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精细化工领域。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NaOH D、CO2
  • 18、下列关于酸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B、浓盐酸在实验室中作干燥剂 C、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D、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 19、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盐酸、稀硫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实验室常需要使用硫酸。
    (1)、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常需要密封保存。比如若长期敞口放置浓硫酸,则会因为其具有而导致浓度减小,而浓盐酸会因为具有也导致浓度减小。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一会儿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浓硫酸具有性,使纸中的纤维碳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性。
    (3)、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缓缓地注入盛有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原因是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要先用 , 然后用 , 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