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 为探究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小科设计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木板左端用细线与电动机(可调速)相连,物块右端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相连。启动电动机电动机拉动木板,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请回答:(1)、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2)、实验中观察到物块的两种状态见下表,要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应在状态。(填“1”或“2”)时读取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块状态
物块相对木板
物块相对桌面
状态1
静止
运动
状态2
运动
静止
(3)、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条件不变,分别改变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和木板的速度大小,进行实验测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列于下表。分析下表,可得结论:。实验序号
物块上钩码个数(钩码质量均相同)
摩擦力/N
木板运动较慢
木板运动较快
1
0
0.5
0.5
2
2
0.8
0.8
3
4
1.1
1.1
(4)、继续探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在(填“木板上表面”或“水平桌面上”)铺上棉布等不同材料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
2、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速度为负值,意味着运动方向相反),图中oa段和dc段为直线,则据此图可知,小孩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的时间段为;小孩上升过程的时间段为;整个过程中小孩和蹦床接触的时间段为。
-
3、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2018年12月8日凌晨,嫦娥四号是用我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图甲所示)(1)、火箭上升的作用力来自(选填“燃气”或“空气”)(2)、不久的将来,若我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选填“竖直向下”、“火箭运动的反方向”、“水平向左”)
-
4、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图丙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到A点后下落(如图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力F到小球运动到点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一直做加速运动 B、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C、小球在A点处于静止状态 D、小球离开弹簧前,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
5、如图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20N,乙重10N.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沿着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大小为5N时,物体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为2.5N B、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为20N C、甲乙两物体的物重不同,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 D、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15N
-
6、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1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 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 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东 B、南 C、西 D、北
-
7、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A、橡皮受平衡力作用 B、橡皮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橡皮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力是惯性 D、如果橡皮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
8、企鹅静止站在水平冰面上沐浴阳光(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鹅受到的重力与企鹅对冰面的压力方向相反 B、企鹅受到的重力与冰面对企鹅的支持力方向相同 C、企鹅受到的重力与冰面对企鹅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D、企鹅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企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km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km到160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都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km的地方,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材料二】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沿直线传播,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往温度低的地方传播,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材料三】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骆驼队白天在沙漠中行走时,队伍后面的喊声,队伍前面往往听不到等。
【材料四】某测量员在空气温度是15℃的环境中利用回声测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米/秒。
(1)、材料一中,人在50km处比100km听到的爆炸声的响度要一些(填“大”或“小”)。(2)、生活在离火车道较近的地方的人们发现,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听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这主要是由于早、晚比白天的地表温度 , 声音向地表附近传播。(3)、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沿直线传播,光与声音有类似性质: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传播。
(4)、根据材料四,计算出两峭壁间的距离多少米?(写出计算过程) -
10、小正同学按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就能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正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 振动;(2)、小正同学分辨出A、B、C、D四个瓶子中发出的声音分别对应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调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填瓶子序号);(4)、小正同学利用同一个声音传感器将实验过程中三次敲打瓶子产生的波形图拍了下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三次实验小正是用不同大小的力度敲击了同一个瓶子 B、三次实验小正是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了不同的瓶子 C、甲、乙两图对应的实验中,瓶子振动的快慢相同 D、三次实验,小正敲击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色相同
-
11、小科想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他综合使用AI工具“Deep Seek”和“腾讯元宝”进行信息检索,得到下列信息:
中国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出现原始青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以1200℃高温烧制出成熟青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越窑青瓷类玉、邢窑白瓷如雪。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将瓷器工艺推向巅峰,刻花与釉色美学登峰造极,瓷器经海上丝路远销海外。元代景德镇创烧青花瓷,以进口钴料绘纹,开启釉下彩新纪元。明清彩瓷大放异彩,斗彩、砝琅彩等工艺融合中西,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世界符号,深刻影响全球艺术与贸易史。
(1)、下列古法制瓷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2)、小科想采用压片成型的方式制作一个带把手的陶艺杯子,如图为杯子制坯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正确的步骤排序应是:材料准备→揉制陶泥→擀制泥片→ →坯体成型(填写步骤序号)。(3)、现需要制定一份作品的验收标准,请你完善以下评价量表中▲的内容。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稳适兼备
杯子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且可稳固站立
尺寸偏差
实物各尺寸与草图各尺寸偏差均在1cm以内
泥料湿度
泥料湿度适中,不存在太湿不成型、太干开裂现象
厚薄协调
杯体、杯底及把手各部位厚薄均匀,协调统一
牢固程度
▲
(4)、近年来,人们制造了更精密的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与汽车工业、微电子与电气工业、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如图是医院常用的陶瓷关节,请分析其主要利用了陶瓷材料的哪些优点____ 。A、耐高温性 B、耐腐蚀性 C、生物相容性 D、高耐磨性 -
12、 质量为100g、容积为100cm3的容器中装满冰(忽略冰之间的空隙),待冰全部熔化后,将一空心合金球放入瓶中,发现球浸没后水面恰好与容器口齐平,测得此时容器的总质量为230g。求:(ρ水=1g/cm3 , ρ冰=0.9g/cm3 , ρ合金=8g/cm3)(1)、冰全部熔化后水的体积为cm3。(2)、合金球的质量为g。(3)、求合金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写出计算过程)
-
13、某物质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为NaNOx;已知该化合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4,请计算:(1)、NaNOx由种元素组成。(2)、x=。(3)、求该物质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光屏和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处时,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光源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4)、如图所示的成像规律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
15、小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徐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的关系。(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纸),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小徐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小宁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中选用表面粗糙的白色硬纸板,使光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便于观察光的传播路线。(2)、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路径,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80°
①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是为了。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
17、(1)、作出图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的位置。(2)、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
1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当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选填“上升”或“下降”)。
-
19、小科在探究熔化规律的实验,如图为A、B两种物质在熔化前后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1)、属于晶体的是(选填“A”或“B”)物质;(2)、小科想进一步探究不同金属块的放热本领。将质量、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实心圆柱体金属块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放到表面平整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冰块停止熔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金属块与冰块温度相同。
①甲、乙金属块的密度大小:ρ甲ρ乙(选填“>”、“<”或“=”);
②甲、乙金属块中放出热量较多的是。
-
20、杨梅(如图甲)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如图乙);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1)、小科同学吃完杨梅,拿着吐出杨梅核断定: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颗胚珠,他的理由是。(2)、有时在杨梅果实上会看见白色的小虫子,这是果蝇幼虫,其生长周期与蚕类似,右图能表示果蝇发育过程的是:D→(用字母和箭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