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2、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 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 P、Q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1)、实验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保持。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方向射到镜面上 O 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线 OF,如图甲。接着将纸板Q 绕ON 向后翻折,则纸板Q 上(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填“改变”或“不变”)。(2)、如图乙,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 P、Q整体倾斜,让光仍贴着纸板沿E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Q上(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
-
3、如图所示,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课本,是因为;生活中我们发现,夜晚站在暗处的人能看到在明处的人和物,而在明处的人却看不到在暗处的人和物,在明处的人看不到在暗处的人和物的原因是。
-
4、 如图所示,某房间水平地面上有一点光源S,地面上放有一边长为L且不透光的正方体物块,物块与点光源S 的水平距离为 L,并且正好挡住了房间内某同学的视线。该同学只好通过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平面镜来观察光源的像,则平面镜离地面的高度不得低于。
-
5、如图所示,画出代表新鞋的A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和女孩眼睛B点看到A'的光路图。
-
6、如图甲所示,魔术师将空箱的正面朝向观众,将一枚硬币投入箱子后,观众发现硬币凭空消失了。实质上,魔术箱的内部构造如图乙所示,正面是透明的,箱子底部贴有黑白相间的方格纸,镜子与底面成45度角放置,且反射面在前侧。则图甲中A、B两个黑方块的大小关系为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投进去的硬币(填“能”或“不能”)在镜子上成像。
-
7、如图,水平地面上竖立一平面镜MN,人直立在平面镜前观察自 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已知此时他看不见自己的脚在平面镜中的像。为了能观察到自己的脚在平面镜中的像,他应该 ( )
①将脚抬起一些 ②让自己蹲下一些 ③让自己后退一些 ④将平面镜向上移动一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8、HUD 抬头显示系统(如图甲)的作用是把时速、导航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产生重影,可增大挡风玻璃的厚度 B、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 C、夜间行车,为不影响驾驶,应该打开车内照明灯 D、为降低像的高度,可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远离挡风玻璃
-
9、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观察到的像是()A、
B、
C、
D、
-
10、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前,小明发现在左侧反光镜中看不到自己所开车的车身,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
11、小芳身高为1.65 m,站在竖立的穿衣镜前1m处,小芳到自己像的距离为;若小芳向靠近穿衣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0.5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
12、如图所示,一条盘山公路上,当汽车在AB 路段行驶时,司机看不到 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 BC 路段的情况,司机可以通过观察位于(填“A”“B”或“C”)处的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原理;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该面镜为(填“平面”“凸面”或“凹面”)镜。
-
13、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
14、在图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A'B'。
-
15、如图所示,小金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 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他再取一段与蜡烛A 完全相同且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蜡烛A 的像处,发现蜡烛 B 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3)、他用直线把蜡烛A 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得出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另一同学认为这个过程不合理,理由是。(4)、改进并完成实验后,对实验进行反思总结:为了使蜡烛A 的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如果有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
-
16、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 O 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 与入射点 O1 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A、① B、② C、③ D、④
-
17、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 和B。(1)、A是激光经水面(填“反射”或“折射”)后形成的红点;(2)、若保持入射点O 的位置不变,欲使A 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 MO 绕着点 O 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3)、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 点上移至 B',应使水面(填“上升”或“下降”)。
-
18、如图所示,是一束激光射向长方体玻璃砖后出现多束光线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光束b是入射光线 B、图中光束c是反射光线 C、若图中光束 a 顺时针转动,则d 也顺时针转动 D、若图中光束a顺时针转动,则b 也顺时针转动
-
19、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射出,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α1>γ1 B、 C、 D、
-
20、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使用如下器材:两支能发绿光的激光笔(带有固定吸盘)、有机玻璃球壳制成的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开有一孔)、牛奶、适量的水和圆形底座转盘,将器材组装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请回答问题:(1)、实验时将水注入容器中,再滴入牛奶并搅拌均匀,目的是使激光照射到液体中时能够呈现出。接着打开位于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的激光笔A 并使绿光垂直照射到O点,该束绿光充当法线,但此时无法看见液面上方的光束,为解决这一问题,你将采取的办法是。(2)、打开右侧的激光笔B,此时可以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过程中,光在两种介质的上发生折射。随后再沿透明容器的外表面顺时针移动右侧激光笔 B,可以观察到折射光逐渐远离法线,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慢慢转动底座转盘,直至观察到的现象时,即可说明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