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阳光照射到西湖平静的水中时发生折射,从太阳升起到落山的过程中,折射角( )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 2、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②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 4、如图所示,一辆装载钢卷的卡车在3000N的水平牵引力F作用下,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的路面水平向左匀速行驶。已知该卡车受到路面的阻力大小为整车总重的0.2倍,求:

    (1)、车受到路面的摩擦阻力f的大小以及方向
    (2)、卡车和钢卷的总质量大小
  • 5、如图所示,一个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杯质量为100g,里面水的质量为500g,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求: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 6、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峭壁下面?  (保留1位小数)
  • 7、作图题
    (1)、 AB表示平面镜前面的物体,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质量为10kg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b)。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受到的重力。
  • 8、如图为科技小组“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组成员小宁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科技小组成员小明认为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指出错误操作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小宁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你认为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阻力为零,水平面足够长,小车将做 , 此处用到了(选填“控制变量”“科学推理”或“转换”)法。
    (4)、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力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B、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 9、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1)、甲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填字母)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
    (2)、图中乙、丙、丁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的情况,都可以从图中看出。比较图可知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图丙和丁可知:
    (3)、小宁继续用图戊装置比较了两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液体A,再向右侧加入液体B,直到橡皮膜刚好相平,隔板两侧液面高度如图戊所示,则液体A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B。
  • 10、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低,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处于
    (2)、此时从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并推算出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
    A、f<15cm B、15cm<f<20cm C、f>30cm
    (3)、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____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C、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D、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 11、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方向向左 
    B.方向向右 
    C.为零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米袋所受摩擦力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3)、输送带突然制动,米袋将向右减速运动,米袋所受的摩擦力
  • 12、如图所示,木块甲重4N,木块乙重5N,叠放在一起放在桌面上,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甲、乙的边长之比为

  • 13、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左手压气球,两球都变形,说明力的作用是
    (2)、如图乙,手指戳气球,气球凹陷,说明
    (3)、如图丙,向后喷气,气球前进,使气球向前运动的物体是(选填“气球内喷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
  • 14、如图甲、乙、丙是不同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 上所显示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可知,甲、乙、丙三者中的响度相同,的音调相同。

  • 15、在中考期间,考场周边有“禁鸣喇叭、缓行,谢谢合作!”的提示牌。噪声是由发声物体的产生的,“禁鸣喇叭”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 16、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t=1.5s时,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1N B、2s~4s内,物体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 C、4s~6s, 物体运动的路程为8m D、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光屏仍可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再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像,且像会变小些
  • 18、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 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p 不变, f 变大 B、F、f 不变, p 变大 C、F变小, p、f 变大 D、F、f 不变, p 变小
  • 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分别是 FF ,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用p、pz表示,则

    A、F=Fp=p B、F=F,p>p C、F>F ,  p=p D、F>Fp>p
  • 20、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力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