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表中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31.6

    45.8

    63.9

    85.5

    110

    (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该温度范围是 , x的取值范围是
  •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将 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仍是饱和溶液 D、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各34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两种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 3、20℃时,将一种可溶性盐与一种不溶性物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30g,投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剩余固体15.6g,此15.6g固体加入4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还剩余5g 固体,则该可溶性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
    A、26.5g B、31.25g C、36.0g D、无法计算
  • 4、某初中物理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一把刻度尺、装有适量水的水槽和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平底玻璃容器A 和 B(容器厚度忽略不计),容器的底面积为 S;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向容器A 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将容器A 缓慢放入水槽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测出容器A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

    ②如图乙所示,从容器A 中取出一部分液体,放入另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容器B 中,测出容器B 内液体深度为h0

    ③将装有剩余液体的容器A 再次缓慢放入水槽中,如图丙所示,容器再次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测出此时容器A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2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写出:

    (1)、甲图和丙图中容器A 所受的浮力 F1 和 F2的表达式分别为 、(用h1、h2、S、ρ、g表示)。
    (2)、乙图中容器B 内液体的重力的表达式为G=(用h1、h2、S、ρ、g表示)。
    (3)、液体密度ρ液的表达式为 ρ= (用h1、h2、h0、ρ表示)。
  • 5、小明利用鸭蛋、刻度尺、塑料小碗、底面积为S 的柱形容器做了如下实验。他先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再放入塑料小碗使其漂浮,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容器底的竖直高度h1;将鸭蛋放入小碗中,小碗仍漂浮,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容器底的竖直高度 h2;将鸭蛋从小碗中取出放入水中,鸭蛋沉底,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容器底的竖直高度h3。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丙两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差是ρ gS· 31 B、丙图中容器底对鸭蛋的支持力是 ρg31S C、乙、丙两图中水对塑料小碗压力的变化量是 ρg21S D、此鸭蛋的密度表达式为 ρ=3121ρ
  • 6、小华在喝完口服液后,想通过实验测出空瓶材质的密度,但是他只找到了量筒,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如图甲,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的示数 V1=70mL;

    如图乙,将空瓶放入水中,空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的示数 V2=80 mL;

    如图丙,将空瓶压至水下,空瓶被量筒中的水注满后沉底,读出量筒的示数V3

    (1)、空瓶漂浮时浮力重力,沉底后浮力重力。(均填“>”“<”或“=”)
    (2)、V3=mL , 空瓶材质所占的体积为mL。
    (3)、空瓶材质的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 ρ=1.0×103kg/m3)
  • 7、在某次参观学习中,小致发现了一种叫作浮力秤的工具,利用它就可以测出矿石的密度。浮力秤的结构如图甲所示,秤的上端是托盘,内部是一密封的空心圆筒。圆筒上方用硬杆和托盘固定,圆筒下挂着不锈钢小篮。因为圆筒是空心的,下面挂的小篮较重,所以浮力秤放在水中能保持竖直漂浮状态。现需测一矿石的密度,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g取10 N/ kg)

    (1)、先将浮力秤放在水中,在托盘内加砝码,使浮力秤下沉到圆筒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记下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是g。拿掉盘内全部砝码,盘内改放待测矿石,添加砝码后,仍使浮力秤下沉到圆筒刚好浸没,如图丙所示,计算出矿石的质量是g。
    (2)、拿掉盘内全部砝码,将待测矿石放于小篮内,再向盘内放砝码,仍使浮力秤下沉到圆筒刚好浸没,如图丁所示,记下盘内砝码总质量为60g,则矿石的体积是cm3。根据以上信息,计算出矿石的密度为
  • 8、小华查阅资料并深入思考后,想到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去皮键后,示数显示为零)。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及侧壁),液体未溢出,如图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1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及侧壁),水未溢出,如图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2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9、小明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想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铁块制作一个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甲所示。g 取 10 N/kg,铁的密度 ρ=7.9×103kg/m3

    (1)、首先,他测得此铁块重为G=7.9 N,铁块的体积 V=1×104m3;然后,将铁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则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相关物理量用题目中的字母符号表示)。小明依据此规律,制作了一支密度计。
    (2)、当利用该密度计测某液体密度时,指针指在6.9 N的位置,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3)、图乙中能正确反映液体的密度ρ与测力计示数F之间的关系的是

  • 10、如图,小华利用弹簧测力计、石块、适量水测量石块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细线系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石块的重力为 G0(如图甲)。

    ②向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石块,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乙)。

    ③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小石块的体积为 , 小石块的密度ρ=。(用已知字母表示)

  • 11、如图,A为水中的鹅卵石,A'为观察者在B 处看到的鹅卵石的虚像,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 12、如图甲所示,潜水员在潜水时,抬头看到水面上有一只飞翔的小鸟。A 点为小鸟实际的位置,B点为潜水员眼睛的位置,请在图乙中画出反映这一过程的光路图,并画出潜水员所看到的“小鸟”的大致位置。

  • 13、图甲是夜间驾驶小轿车的情景,司机需要通过两侧的车窗观察后视镜,若此时副驾驶乘客使用手机,会影响司机。图乙是上述情景的简化图,图中司机的眼睛、副驾驶的手机均用黑点代表。请在图乙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司机眼睛通过右侧车窗观察到副驾驶手机的像的光路图。

  • 14、如图所示,平面镜后面有一木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 15、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家里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 16、如图,两平面镜 MP、PN 的夹角为60°,一束入射光线 AO 斜射到 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最后的射出光线与入射光线AO重合,请画出光路图。

  • 17、如图甲所示,在小宁与平面镜之间有一个杯子,为何杯子和杯子的像在小宁眼球视网膜上成的像大小不同?根据“平面镜成像”“视觉的形成”等有关知识,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上述现象。图乙为杯子的像CD 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杯子AB 在视网膜上成的像A'B'(要求: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AB,再用图乙的方法画出A'B')。

  • 18、图中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向竖直放置的凸透镜,请画出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 1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有保护视力的意识。如图是李老师戴眼镜矫正视力的部分光路,此时像成在视网膜上,请在方框内画出矫正视力的透镜,并画出两条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的光线。

  • 20、剧烈运动时,脚掌会在鞋内滑动,易造成损伤。为选择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小明用不同的鞋垫织物面料进行实验,鞋垫织物面料编织疏密度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木板上平铺固定鞋垫织物面料,并取一只鞋模,套上运动袜;

    ②按图乙连接装置,水平拉动木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换用不同的织物面料,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下表。

    组别

    织物面料

    编织疏密度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锦纶

    4.4

    2

    锦纶

    3.6

    3

    腈纶

    3.5

    4

    腈纶

    3.2

    (1)、该实验要探究的科学问题为
    (2)、图乙中水平向右拉动木板的过程中,鞋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
    (3)、图丙中,利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鞋模,也能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对比图乙分析,你认为(填“图乙”或“图丙”)方法更好,理由是

    (4)、市面上鞋垫面料有很多种,本实验只选取了其中两种。结合本实验结果,若要去超市选购一款防滑性能良好的鞋垫,你的建议是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跳转